• 41

豐田Altis底盤照片

ya1713 wrote:
基本上會買T牌的人,對車沒什麼訴求,車能動即可。需求反應在商品上
但說真的,買車會比較的人應該是不會選擇T牌才是
......(恕刪)


, +100 , 中肯 !!

朱八屆 wrote:
http://www.autohome.com.cn/tech/201306/542822-all.html?pvareaid=101380#p2
如果真不想買Altis,那可考慮Nissan Teana它底盤不錯。追求操控車主應該直上2014年式的Ford Mondeo它底盤前後懸吊一堆鋁合金件(同年式Mazda 6後懸吊僅用鋼製件)...(恕刪)

Teana底盤是為了舒適而生, 用了很多鋁合金連桿, 但操控其實不好
但下一代則有強化操控性了, 加入被動式後輪轉向結構, 但是卻改回鋼製品
你說這算改爛還是改好呢?
其實鋁合金根本不是重點, 如果你追求的是舒適性, 那鋁合金降低簧下質量, 的確有增加舒適性的功能
但追求操控就不一定要用鋁合金件, 適當的強度更能提升操控性
Focus 3代就是前鋁合金下擺臂, 但Focus ST則是鋼製品
我不是學車的,不懂結構!

但是..光看到這個地方,就好像高中生的工藝課作品





而且還是未完成的! ><


meridian wrote:

但追求操控就不一定要用鋁合金件, 適當的強度更能提升操控性

...(恕刪)


聽你在吹大話,
君不見重視操控性能的德系豪華車廠BBA及日系性能車廠如Subaru Impreza STI、Mitsubishi Lancer EVO、Nissan GTR等車款底盤都大量使用鋁合金件,
難道它們都是傻的?

況且你到底知不知道同樣的底盤料件鋁合金製品光成本就比鐵件貴上一倍啊?!

扭力樑種類有分的:
U型(最差)
V型
雙層鐵皮U型且內藏防傾桿
變截面型(強度高)
非常乾淨且空間頗多的底盤,有夠簡單,難怪成本利潤可以那麼高!
買到的人只能給予祝福了!!
真的是腳踏車撞到都會大凹的車!!省油也不是沒道理
將兩台的拖曳一家連桿拿去秤重看哪一隻比較重
meridian wrote:
Fiesta後懸吊請...(恕刪)

賽武當。戈來 wrote:
將兩台的拖曳一家連桿...(恕刪)

懸吊應該是越輕越好, 而不是越重越好
懸吊越重代表簧下質量越重, 對操控與舒適性並不是好事

所以我相信Fiesta懸吊也不會重到哪去
何況扭力樑那根橫樑並不是剛性越高越好
如果它硬到完全沒有任何變型的話
那這台車就慘了, 會有逢彎必甩的現象
meridian wrote:
Teana底盤是為了...(恕刪)


鋁合金大多是為了輕量化

跟操控沒有直接關係!

相同的強度但是重量可以更輕

並不是多連桿就一定是操控比較好

重點是底盤的整體設計...

但是設計得再好!如果底盤強度不夠...也是枉然

所以設計與結構和強度都很重要

如果設計很完美,但是結構受力就過度變形,你覺得車體在行徑間會穩定嗎?

不過當然不能太硬可是也不能太軟就是了
黃金獵獵犬 wrote:
鋁合金大多是為了輕量化
跟操控沒有直接關係!
相同的強度但是重量可以更輕...(恕刪)

強度跟剛性不要搞混了,懸臂要的是剛性(但滿足剛性的狀況下強度都會滿足)
鋁的比重比較輕,只有鋼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其彈性係數也幾乎只有鋼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當做到差不多的剛性時,鋁合金跟鋼其實差不多重
此時鋁的用量會是鋼的三倍......再乘上鋼跟鋁每噸的差價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不過Focus ST的下臂用鋼製還真的是出乎意料,是因為空間不足嗎??
GT-R有1.7噸重也都已經是鋁製下臂了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