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被動安全性之toyota各國國產車比較:台灣toyota=非洲toyota

我是TOYOTA的WISH使用者,前一輛車也是TOYOTA的TERCEL。

其實我覺得樓主寫得不錯,TOYOTA車的安全配備,在台灣的確不夠全面所以不安全,
但是,如果主被動配備都加上了,售價會是多少?

還有其他大概差不多等級及售價的車子,為什麼品質就不能像TOYOTA這樣受到認同?
我買的這兩部車,前後開了至少12年多了,零件真的都沒出過問題耶,
所以品質上真的很不錯,其他廠牌呢?我不清楚。

如果能力可以,我也不會再選TOYOTA,可是我希望其他廠牌真的要加油,
尤其是號稱國人智慧結晶...真的品質好嗎?
加了一堆電子設備,我是要開車耶...
又不是要玩電腦!!!

一句話:第一名的,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後面的,請多加反省!
不重視安全配備,不只牛頭而已,
整個台製的國產車都差不多...有些好一點,但也偷一點..
所以,這是整體問題...原因應該不只是廠商黑的問題..
說台灣人買車不理性應該不為過...大家都說甚麼車好就是好,
車大台好,車豪華好...
沒錢又愛裝闊...才是台灣車市詭異之處,相對觀念進步也慢...不只車市如此
有誰知道可以說說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以下簡稱車輛中心,ARTC)所採用的測試標準是什麼嗎
是採用歐洲的,美國的,還是中國的撞擊測試標準如果採用前述任一種標準,相信車測中心的撞擊設備都應該通過前述撞擊機構的認證,設置人員都需取得某種訓練認證資格才可

或是ARTC自己發明一套撞擊測試標準
例如:甲級=五顆星
乙級=四顆星
丙級=三顆星
丁級=二顆星
戊級=一顆星
前面某位大大說台灣法規規定車輛上市前都要經過ARTC撞擊測試
但測試結果好像是沒有公佈,
是有撞就好,撞個稀巴爛也沒關係(沒有指任何廠牌型號),有送撞就可上市,0或1顆星也沒關係

我想ARTC對各型車輛撞擊結果安全等級應該很清楚,只是要立委和政府立法學習先進國家的制度規定,,制定各項車輛安全配備標準,也公佈撞擊成績,我想這會影響很多人(廠商,財團)的利益,在一般人普遍還不是重視車輛安全之際,反正高官有錢人都可以有能力買到安全性高的車,那些東西就不要去碰了

以上純粹討論政府在台灣車輛安全系統制度的建立做了哪些

我也希望像日本人,歐洲人,美國人可以以一般價格就可以買到較安全的車子

不要像在台灣要開安全一點的車子,就要比其他國家人民多付出代價
TOYOTA安全係數如此差,卻還是穩坐龍頭好幾年,那該檢討的是....

1.無知的人民? (台灣TOYOTA那麼差,選它的人不是無知嗎?)

2.無能的政府? (政府對於車廠沒有強制要求安全配備,還讓安全係數最差的TOYOTA賣最好~無能)

3.不如非洲TOYOTA的其他車廠? (台灣TOYOTA那麼差,還賣輸它,怪我囉?)


你選哪個?













































































我選:

4.版主鬼扯的功力不錯

樓主很認真~~真的沒話說~~~給個讚也不為過~~我也認為車子安全~操控佳是車子的主要靈魂~

影音旗艦版還是一堆沒必要的墊子配備之後再裝就好~~~

不過~~我敢說買TOYOTA的阿公阿罵都沒來01看~~所以樓主還是白搭~~~TOYOTA照樣還是大賣~~
艾力 wrote:
假如覺得這篇介紹被動...(恕刪)


覺得版主說得很有道理,之前就覺得TOYOTA的牌子沒有人家說的那麼好.

版主5分奉上,感謝你!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按這裡檢視討論區規則

艾力 wrote:
假如覺得這篇介紹被動...(恕刪)

滿分奉上

艾力 wrote:
* 文章編號: 28002041
* 文章積分: 327
* 文章人氣: 26,269
* 個人積分: 558

* 回覆文章
* 私人訊息
* 引用連結
* 載入圖片
* 引言
* 收藏
* 評分
* 回報

假如覺得這篇介紹被動安全配備還算清楚的話,請打賞小弟積分吧,感謝

延伸前篇toyota國產車安全性

這篇的重點是介紹被動安全配備,介紹被動安全配備的文章很多

但很難得有文章介紹的清楚又有系統(圖文並茂)

所以這篇我以中國toyota製作的豐田GOA汽車安全研究所的網站為例

按這裡檢視圖片

詳細介紹汽車的被動安全配備,歡迎所有網友轉貼請註明作者和出處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汽車安全的重要性

為什麼以中國toyota製作的豐田GOA汽車安全研究所的網站為例呢?

幾個原因:
1. 他們的網站大部分的台灣人都看得懂,比較不會有各說各話或一堆護衛隊出來模糊焦點
2. 中國toyota販售車種大部分台灣也都有賣(vios,yaris,altis,camry),容易比較,且中國toyota販賣的是經過C-CNAP透明的撞擊測試得到安全五顆星的成績,對照台灣toyota車系的安全性,更有意義
3. 以中國toyota 來講台灣toyota,比較不會被人抹黑成惡意攻擊,除非這些人認為台灣toyota的設計和安全獨樹一格,不等同於中國toyota,那我可以再舉歐洲、美國或日本為例做比較(但可能結果更難看)

對了,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質疑C-NCAP有什麼公信力,我的回答是只要肯公開撞擊結果和成績的都有一定公信力,像.歐洲的EURO NCAP,美國的 NHTSA….等機構我都認同

假如又有人出來說我亂講,好吧,那中國toyota總不會亂講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中國toyota說C-CNAP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 實施,它參考汽車法規,道路交通情況及車型特點,並在與國內外展開技術交流的基礎上制訂了國際水準的測試與得分規則。
上面這一段是引用全球最大車廠toyota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所做的網站中所說的,台灣toyota認不認同我不知道,但我個人滿認同的,當然我更認為台灣的ARTC假如也能比照辦理做公正公開的測試且公布成績當然更好。



C-NCAP的測試方法大致如下圖,有機會我會再仔細介紹C-NCAP

按這裡檢視圖片

經過C-NCAP兩個正面撞擊測試和側面撞擊測試之後,C-NCAP就會公布撞擊後的照片和成績
下圖是Yaris的C-NCAP五顆星成績,特別注意這是有側面氣囊和側面氣簾的成績(台灣Yaris沒有喔)

按這裡檢視圖片

大家質疑的吉利熊貓也是五顆星(真是被中國X打臉)X的部分自己填,台灣人的臉要往哪擱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有空再慢慢分享,先回到本篇的正題:被動安全配備


下圖講的是toyota的安全技術:減輕發生事故時的傷害
重點:toyota研發的被動安全配備是由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的車身,保護乘客座艙空間的堅韌骨架,以及保護乘客安全的約束裝置所組成 (toyota護衛隊請特別注意這段文字),這是toyota自己說的,不是我說的,請問台灣toyota在保護乘客安全的約束裝置是否完整(國外 toyota是6顆安全氣囊,台灣toyota呢?)…..既然不完整就不要再用toyota 的安全設計來模糊焦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被動安全配備第一道和第二道的防線是: 有效吸收碰撞輛的車身,保護乘客座艙空間的堅韌骨架
重點:這個我相信全球toyota都是有的(這也意味台灣toyota 也有,真開心),因為想省成本也很難省掉,不像安全氣囊,想省掉就省掉,不過這部分有還是有安全性議題可以吵,最常見的就是吵保桿內鐵
保桿內鐵這件事也是很有趣,可以看到toyota護衛隊的話術轉變
前代wish沒保桿內鐵的時候: 潰縮式車體設計不一定要後保桿內鐵
這代wish有保桿內鐵的時候: TIDA跟CIVIC 連後保桿內鐵都沒有
妳怎不去炮阿(圖片引用13樓網友原話)..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過這也不奇怪
話說之前CVT變速箱好像也是類似的情況
Toyota業務或護衛隊看法:
Altis 4速變速箱時代:4AT很棒很耐用,CVT很爛
Altis CVT變速箱時代:CVT立刻變成高級車專屬7速手自排(所以camry ,rav4比altis差?)可以參閱toyota altis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129XbZUyk
Toyota業務或護衛隊這種前後不一的話術算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按這裡檢視圖片


回到被動安全配備的第三道防線: 保護乘客安全的約束裝置(這部分有很多被動安全配備要介紹)
第一項:安全帶(這已經是台灣所有品牌不論國產車進口車一定會有的配備)
而且現在新車的安全帶都是,當碰到強大衝擊力時(可以自己實驗看看,突然用力拉安全代會卡住,無法拉動),會自動收緊以保固乘客(所以不要再抱怨政府要求繫後座安全帶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排SRS安全氣囊(駕駛座&副駕駛座)
台灣除了少數新車沒有之外,大部分都已經是標配
就我所知沒有前排SRS安全氣囊大概就是現代的i10,matrix和Kia Euro Star
請大家告訴大家,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千萬不要買這三台車,還剛好都是韓國車(歡迎大家補充沒有前排SRS安全氣囊的車)
按這裡檢視圖片



車側SRS安全氣囊&SRS安全氣簾:台灣toyota 100萬以下車種完全沒有這個配備
這兩項配備非常重要,為什麼呢?我以最看到的李玟的車禍新聞為例
這篇新聞中提到不慎被左轉的計程車撞上,只能說還好李玟坐的是美國的計程車
假如是台灣的計程車(大部分是toyota),遭受側撞的話,在沒有任何安全氣囊的緩衝情況下,說不定就………
按這裡檢視圖片




減輕頸部傷害的座椅:台灣toyota vios和innova無此項配備
這個配備也很重要(不過傷到頸椎和爆頭比起來,安全氣囊還是比較重要),各家車廠對這種設計的座椅名稱都不太一樣,主要目的是減輕後車追撞造成的頸部傷害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面介紹了很多被動安全配備,我這邊還是再提醒大家一點,不要再被業務的話術騙了EX:車身堅固就沒問題,安全氣囊不重要

Toyota自己都說了: toyota研發的被動安全配備是由有效吸收碰撞輛的車身,保護乘客座艙空間的堅韌骨架,以及保護乘客安全的約束裝置所組成

約束裝置就是剛剛說的:安全帶、前排SRS安全氣囊、車側SRS安全氣囊&SRS安全氣簾

缺一項就是不完全

假如你還是不相信,還有個方法,你跑一趟Lexus,你就問業務你們Lexus的車安不安全
Lexus的業務據說都是toyota表現優異的業務才能升上去賣Lexus
你聽完Lexus業務的說法之後:可能就是說Lexus主動安全配備很完整、被動安全配備很完整(EX:Lexus es350全車系標配10顆安全氣囊)
你再去toyota的展示間問業務,你們的車只有兩顆安全氣囊會不會不安全,可能你會聽到另外一種說法(EX:車是買來開的不是拿來撞的….之類的)

PS.台灣toyota和lexus的代理商都是同一家,假如上面的情況真的發生了,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懂,所以我大概不適合做業務吧

碰到業務話術,最好的方式應該是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再提醒一次,即便你真的有預算考量,買不起100萬元以上的車子,還是有很多台安全的車子可以買,請參考以下名單(有些變動喔,參考網友建議的調整,ucar沒有skoda 的新車資料所以漏掉了)
假如真的不注重安全,那挺一下我們台灣人的品牌Luxgen吧,要嘛買好車,要嘛挺自己人,這樣才能讓車廠拿出好料來
按這裡檢視圖片


買了安全的車子之後,請好好遵守以下使用規則
上車務必繫上安全帶(不論前座後座)
兒童務必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只有完善的安全配備加上正確的使用習慣才是安全

按這裡檢視圖片

PS.題外話,我知道toyota護衛隊會不爽,所以我提供一個素材給你們,以後你們可以拿非洲toyota來跟台灣toyota比較,為什麼呢?因為我之前有比較過altis的安全配備(請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 t=1778164&p=1)
發現輸日本、美國、歐洲就算了,居然輸泰國、馬來西亞
我就想說到底台灣在toyota的認知上是跟哪些國家同級呢?
我找到了,非洲的toyota(EX:烏干達、肯亞)跟台灣一樣是兩顆安全氣囊
找到的那一瞬間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有國家跟台灣一樣只有兩顆安全氣囊
憂的是居然是烏干達、肯亞這樣的國家(我對這兩個國家的印象是不如台灣進步的國家,這個認知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為了慶祝我們跟烏干達一樣擁有最好的toyota汽車
我們來跳個烏干達舞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恕刪)


護貝先...

這篇如果沒有被關切而下架的話

應該有很大的潛力會變成常常被拿來引用的經點中的經典


辛苦了


我老早就覺得和泰很沒企業責任感了....
龍頭企業卻毫無社會責任感

龍頭是啥??就是要帶頭!!
帶頭大哥不做好事
小弟們會跟進嗎......

好個肯亞烏干達
好個台灣豐田車
好悲哀的台灣人
最後一張烏干達舞蹈,很像千手觀音。表情非常自然生動。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