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85萬不買Prius C的原因

瞎扯甚麼?
股票跟車子扯再一起
你的文章顛三倒四的

如果你很會玩股票的話我相信你買的不是prius C
也不是其他50幾萬的車
反正大家都各有定見

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車

大家也可以買自己喜歡的車

你買PRIUS C我也是說聲恭喜你

畢竟你自己出錢自己爽最重要

不管身邊任何人買甚麼車 我都恭喜他

何必到處攻擊別人?反正不就是個幾十萬的車

每個人需求不同當然會做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我個人是喜歡大馬力的車(如果完全不考慮錢)

2.5CC是首選

畢竟 馬力才是男人的浪漫

但是要經濟實惠的選擇,又要新車

這樣,買國產畢竟少了17啪的關稅最實惠

----------------------------------------

附帶一提

為什麼有一篇主題跟這篇一模一樣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回文的網友 有玩股...(恕刪)


請問 tsmc 八十幾元(一張8萬多)~您會買來賺這 5%嗎?
請問 中華電 一百多元(一張10萬~)~您會買來賺這 5%嗎?

改天股市大跌能靠這 5%把本金賺回來嗎?

煩請大師指點迷津~~~~~~~
archiro wrote:
我的車1.8CC比較耗油! ...(恕刪)

理性與獸性 wrote:
我個人是喜歡大馬力的車(如果完全不考慮錢)
2.5CC是首選...(恕刪)


是在討論引擎遙控車嗎???

kevintino2001 wrote:
(人窮心又窮的那種)+ 1

版主廢話一堆,重點是在表達什麼?

我只覺得這次的車很漂亮
價格也吸引人
手邊錢夠就會買一台給老婆開


手邊錢夠就會買一台給老婆開...這不也是窮人嗎?還要等錢夠
應該是口袋馬上掏出錢來付清買一台給老婆才對吧

我先承認,我是窮人

fkman0831 wrote:
---------你...(恕刪)

低速扭力大就是平常比較好開,駕駛比較順暢,可是討論性能時,我們談的是發揮出車子100%能力,任何車都一樣,拉到紅線轉速才是全力發揮.

我不知道你台灣的汽車雜誌寫什麼,我這裡只買得到歐美原版的汽車雜誌,我也只能看到歐美原版的書.看來你看很多汽車雜誌,只問你一句,那些汽車雜誌的試車人員,有幾個人有FIA的職業賽車執照?
任何多的理由不買~
也還是無法阻擋行銷的TOYOTA

不過政府若要鼓勵節能減碳,也應該有更具體的作為來推廣節能車輛

ty0918 wrote:
記得油電車是可以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一起同時出力使用的.

這樣的話,排氣量1500cc的 Prius C 汽油引擎

最大馬力73hp/4800rpm
最大扭力11.3kgm/4000rpm

電動馬達出力 61hp/17.2kgm

加起來,

馬力等同於一部1800cc的純汽油車,不是嗎?(73hp + 61hp = 134 hp)

扭力也已經遠超過一般汽油車所能提供的扭力了.(11.3 + 17.2 = 28.5 kgm)

(恕刪)



資料來源: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596244

Q14:是不是低速就用馬達驅動,高速才用引擎驅動?
A14:不是這樣的二分法。豐田車系HV的驅動方式有三:1.單純由馬達驅動;2.單純由引擎驅動;3.結合馬達與引擎動力驅動。單純由馬達驅動出現在以下幾種狀態:(1)在速率未達「引擎介入臨界速率」時的加速歷程中,加速器(油門)若踩得比較淺,可以純由馬達加速。(2)以低於引擎介入臨界速率的速率定速行駛,可以單由馬達驅動車輛。(3)至少在台灣合法速限下,僅輕含加速器的話,會僅由馬達提供驅動力(不過此時速率會下降,除非下坡)。僅由引擎驅動的情況一般多出現在速率相對穩定(不見得是定速),但又不需要系統提供高動力之時;然而這種狀態很難靠駕駛者控制,多半是電腦會自行調整動力來源。結合馬達與引擎驅動會出現在以下情形:(1)加速器踩得略重一點,引擎會啟動和馬達一起驅動車輛。(2)緩加速歷程中,若時速達到引擎介入臨界速率,ICE也會啟動。(3)以高於引擎介入臨界速率的速度定速行駛時,系統多半會讓引擎與馬達同時分擔部分的驅動力。


確實是可以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一起出力的.
我只有一個不買prius c的理由,就是去年剛買入Passat B7
現在沒有多餘的預算和車位可以多一台車,老婆大人又不會開車,否則超想買的一大一小恰恰好呀 話說這週去試程的人好多呀,都排不到了
另外也考慮過賣車換車Camary Hybrid,但去估價折舊實在不划算,再說Passat TSI也挺省油的

話說回來,樓主的觀點未免太一廂情願--如過真這麼理想,不買車錢省下來買股票,賺每天計程車費還可以省車位的錢不是更賺?!
又太短視--價差省不省得回來是用現在的油價算,如果油價再漲又差更多; 未來省油車愈來愈多,你買耗油車勢必折舊快,賣掉的時候除了原本價差,折舊又會差更多
又太粗淺--難道只有金錢能衡量事情,環保、節能、減碳不也應該是優良公民考量之一嗎?
股票如果只看成交價那根購買期貨差不多
風險很高 效益就真的要看功力

長期持續的購買 反而有助於平均股票的成本
如果又是一支績優股 長期回收股息股利
要年回收5% 不是難事

最難的難在 股價跌的時候是不是知道該不該再買進

股價漲的時候是不是能夠忍的住不賣出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