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TOYOTA車主的原罪

Qmore6545 wrote:
除以四約1.25%(假設這是02年的淨利率)
假設營業費用是固定的7%(這部分我只是假設,真實數字要看財報)
和泰只要把毛利從(7+1.25)提升到(7+5)就可以了
毛利從8.25%提升到12%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COST DOWN!!
和泰只要把材料成本COST DOWN 3.75%
就可以把獲利提升四倍
這就是為何和泰這些年來不斷的努力在COST DOWN!!

我不是從事汽車業.不過我想許多企業的經營其實有共通性.
要增加毛利,除了降低成本以外,還有增加自身產品的價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對汽車這樣一個成熟的商品,有兩樣東西可以增加商品的價值,一個是品牌,一個是創新的產品.
我想不管大家在怎麼罵,Toyota在國產車廠中,品牌價值是最高的,因為背後代表的品質與服務,被社會的主流消費者所肯定,加上因為銷量所壓低的成本,在各大車廠中,他們要用costdown來維持毛利的壓力最小.所以別只說豐田在台灣這樣做........
其實不過是一台車罷了,
哪有什麼原罪不原罪的問題.
我原先是FORD 98 MONDEO的車主,
開了十年後決定換車,
當然大名鼎鼎的Toyota Camry, Wish也在我的換車清單內,
不過試了車之後,
Wish馬上就被我排除掉了,
原因在於操控.
Camry是很喜歡,
但後來在諸多考量之下,
於是選擇了 HONDA CIVIC.

很多人說到汽車的本質,
沒錯, 汽車是拿來開的,
操控良好在安全性上確實比起Air Bag數目多少重要太多太多了.
但是,
若選擇配備豐富的汽車,
也不能說是錯誤.
畢竟每天開車的人,
也有權利要求舒適的配備.
所以其實買一台車,
說穿了就是個人的選擇,
而某種程度上這是相當私人的事.

Toyota其實是一家很成功的公司,
從做縫紉機起家,
一直到今天眼看就要取代GM集團而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公司,
該公司的TQM、工廠管理、製造管理、行銷、客服等等(或者有人不同意, 但我是從全球來看, 非台灣一地而已),
每每是商學院的最佳案例, 也是最佳的典範.
Toyota的成功在於他的管理,
也造就了產品的品質,
並且也做出了最適合最為大部份駕駛人需求的汽車,
畢竟激烈操駕, 0~100KM加速的秒數等等的考慮都不會大部份人的第一順位,
反而是好開、舒適、品質佳等等才是最重要的議題.
就此而言,
Toyota不止做對了,
而且還非常的成功.
Qmore6545 wrote:


汽車業的毛利很低...(恕刪)


可以以數據來證明您說的話(costdown)確實影響汽車安全性?

或和泰確實在重要的零件上做costdown,以致影響車輛正常使用?

說話是要負責的,您可以批評,但是請拿出證據

很簡單

任何人說話要負責,就是拿出證據,希望您拿得出來,別讓我失望了
別那麼激動啦
我只是提出雜誌辦的 TIS 單圈計錄 跟 WRC 有啥關係
YARIS 1分4秒 的成績說真的還不錯 改了啥東西我也沒仔細記
之前公司贊助的 E36 大改 只跑出 1分18秒 流淚
YARIS 的底盤本質如果真的不堪 怎改都沒用的
日本一堆統一 VITZ 規格賽
59秒台的 S14 也不是啥廠車 車主幾乎每天都開那台到處走動
賽場上的紀錄才有價值 馬路小英雄 不會得到什麼的

報告~我沒激動啦!您說跟WRC有啥關係?我沒說有關係,但我只是以WRC作比喻,"底盤加強後"就不是原廠車,WRC跟市售車天差地,但也算您說的"底盤加強後"的範圍!為什麼您可以提底盤強化而我提WRC就沒關係呢?我只是要強調您拿改過的來說明操控~有點牽強啦!

HONDA 的引擎 在四代的時候 技術就已經 超越其他車廠至少10年 何況5代喜美與4代喜美的底盤有相同嗎??
這不光只是引擎新舊的問題 而是廠商的心態...一款新車 在一輛車最重要的地方 引擎 底盤 變速箱等
若是沒有什麼更動 還能稱的上市新款車嗎?ALL NEW?
TOYOTA的情形與上述的一樣嗎?引擎的動能或是設計.節能等各方面有傑出到不用跟外國同步而達到新一代的效能?大陸都能採用新款引擎 國外也都有新的變速箱和底盤 國內CAMRY ALTIS給消費者的是什麼?說得過去嗎??

Honda的引擎及底盤功力是我所推崇的,我開四代喜美時對HONDA產生了特別的感情,六年級生有迷過賽車的應該對洗拿還有印象吧,我認為舒馬x都還不是他的對手喔,到現在我都還非常喜歡HONDA這個品牌,但HONDA的價格讓我無法接受(對我而言)!而您說HONDA的引擎在四代時就已經超越其他車廠至少十年這點有誇示啦!尤其是國產的喜美那時還沒有引進VTEC(中後期才有的),除了PGM-Fi(當時是十六位元的,確實比國產一些車的八位元還先進)以外,引擎科技哪來超越其他車廠十年?我只是說明延用底盤跟引擎是常有的,但我也說了這次toyota的"New" altis錯就錯在乎巄台灣的消費者(不浪費空間了,請回到我之前回的文看一下囉)!
PS:我是i-MAX車主,我也以i-MAX作比喻,i-MAX骨子裡確實也是"老骨頭"一把了!
清音俗世留 紛爭幾時休 誰能破名利 太虛任遨遊
小光 wrote:
車價方面..是從YARIS開始的..當初YARIS上市時原本是要定在跟SWIFT差不多價位..但為了後來的阿提斯鋪路所以YARIS來測試消費者..這段話試TOYOTA內部業代提出的.因為當出YARIS訂出這樣的價錢讓很多業代都汗顏.所以有跟公司反應..但公司只回應為測試市場反應所做出結果.公司分析在YARIS未上市前1.5的主力是在VIOS所以就算YARIS賣不好對TOYOTA 1.5的市場是沒有多大的影響的.大大說的CAMYS是表面上市場的動向.但實際上TOYOTA早就做好全盤的打算了


你可能對台灣的汽車市場不是很了解!

CAMRY是在2006年5月上市,YARIS是在2006年11月上市,所以CAMRY是提前YARIS上市的新車型,也算是TOYOTA在台灣全新車型的改款策略開始。
至於YARIS的售價貴,我前面也列出來了,從定價來看,YARIS的價格幾乎跟SWIFT一樣,所以你認識的業代可能沒有很認真的去賣車,但是講"相對價格"的時候,YARIS就比SWIFT貴。而且從市場的反應看起來,我想市場不至於認為YARIS便宜,但YARIS至少沒有貴到買不下手。

Qmore6545 wrote:
又來了
又用比爛這招來模糊焦點
果然在這個版只能說好話
說不好的除非沒有人比T牌還爛
就會變成只針對T,就是反T部隊
這種小偷偷東西被抓到,說別人偷東西沒有被抓到,所以警察不可以抓我的邏輯實在很好笑

口口聲聲說要數據,卻相信原廠不願意送測的說詞
被證實有問題就用比爛的來模糊焦點
這應該不是普通車主的反應了

SWIFT是你自己拿出來比的,比輸了就開始牽拖比爛
反正只要不是最爛的,T牌就是神!!

我說過,只要是國產的我都不會買,除非有測過
這也叫做反T,反正只要是說T不好就是不行


從頭到尾我也只看過你檢驗T牌,也從沒見你批評過其他廠牌,這不是反T,難道是支持T嗎?
而且我從來沒說過SWIFT爛喔,也沒說過其他廠牌爛,因為每一台車都有它的優點存在,如果消費者覺得安全不重要,他可以去選擇沒有送測的車來買。小車來講SWIFT本來就算是體質很不錯的車,市場上的反應也不差,但YARIS在你眼裡就一無是處,這是你"理性"討論事情的方法嗎?

Qmore6545 wrote: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COST DOWN!!
和泰只要把材料成本COST DOWN 3.75%
就可以把獲利提升四倍
這就是為何和泰這些年來不斷的努力在COST DOWN!!


如果我印象沒記錯的,是你指出來和泰是經銷商的,既然和泰是經銷商,他要如何在製造車子這一端進行cost down的動作,還請你協助解釋一下?


Qmore6545 wrote:
汽車業的毛利很低的
只有在台灣的汽車業是暴利
和泰的EPS 7.82
不知道多少國際汽車業大老會羨慕到死


我就已經請你去了解一下為何02年跟07年的毛利為何會有差4倍了,但是你卻依然在EPS上面做文章。你無聊打嘴砲的時候,可以去查一下和泰集團除了賣車以外,還有做些什麼事情,包含和潤、和運、和安、甚至是賣冷氣的大金,都是隸屬於和泰集團的,你要一直不求甚解的去批評一家公司的賺錢方法,至少也要知道對方是如何賺錢的。

ThomasLin wrote:
你可能對台灣的汽車市...(恕刪)


嗯..我會只說yaris是因為CAMRY本身定位並不是大眾車款.而本身定價就偏高但以toyota的配備就算車價高也沒有人去反彈.會買到CAMRY的人也不差那幾萬吧..但yaris和阿提斯的定位和CAMRY是不同的.因為CAMRY本身就是算高級車了(toyoya中)..我同意你說的策略問題..但yaris本身和vios的市場有重疊到..而且重點是日本的yaris用的也是新引擎.但台灣卻是用跟vios一樣..我朋友之所以會說為阿提斯鋪路是因為早在當時toyota就有想過用這樣的方式在賣車了(我這樣說內部的事會不會被告阿)這是他們的策略.但大大說到YARIS的價格幾乎跟SWIFT一樣..那請問差那幾萬是多了那些東西呢?別忘了剛上市時車價一毛都沒有折價送的東西又少..是為什麼呢?
因為新車嗎?因為我一上市就去看車了..一樣是頂級車款除了差在後輪改成後碟有差那麼多嗎?還有是沒有到下不了手啦..不過覺得當初c/p值不高摟.
freefly0 wrote:
可以以數據來證明您說...(恕刪)


SWIFT有送測,T牌至今沒有一台車送測難道不叫做數據?
你如果願意付測試費
我就買兩台去撞給你看
國產車會和原廠設計有所差異是合理懷疑
舉證責任在車廠
是台灣國產車廠有義務要證明給消費者看和台灣版和國外原廠安全性一樣
不是消費者要要證明和國外母廠不一樣
照你的邏輯
只要是廠商,消費者都不可以批評
除非消費者自己買一台來撞?
難怪在台灣的汽車業可以吃定消費者吃的死死的

Qmore6545 wrote:


是台灣國產車廠有義務要證明給消費者看和台灣版和國外原廠安全性一樣.(恕刪)


1.請說明上述法令來源

2.說costdown者是您,我想這很清楚了吧,您要讓我們瞭解到底T到底如何costdown,舉證有何問題?

如果您無法舉證,我們大家怎能知道您說的costdown是隨便說說還是真有其事?還是您說了算?

3.說話做事都需有證據,請問這句話是否有錯?

4.奇怪了,說該車不安全者是您,為何要求我幫您付測試費?這邏輯,會不會太.....?

這句話好像在說,你說這車很不安全喔,旁人問你怎麼知道,您答你要知道怎麼不安全喔,可以阿幫我付測試費

批評方舉證方,這邏輯應該不難懂吧,不過我想您是舉不出來的

"合理懷疑"---這句話我只在政客口中聽到,沒想到今天竟在這聽到

請為您的說法給個證據喔,別不見人了



小光 wrote:
嗯..我會只說yar...(恕刪)
而且重點是日本的yaris用的也是新引擎.但台灣卻是用跟vios一樣

.....全世界的Yaris (日本叫Vitz啦)的1.5L引擎都是用代號1NZ-FE的引擎
Vios也是用1NZ-FE的引擎有差,Yaris的有用上電子節氣門,Vios用的是傳統的鋼纜式
你朋友說Yaris用的是舊引擎...那你要信他還是要信Toyota的原廠網頁呢??
Vitz日規版引擎族
再附張圖好了,有圖有真相

而CVT變速箱是左駕國家都沒有,右駕沒去查證,但是泰國也還是四速自排
至於跟Swift差在哪裡可以多好多萬??
至少空間這方面是Swift贏不了&改裝不來的,省油方面也是Yaris比較省
性能改裝部分
Vios club有人改過3S-GTE的,同樣的NBC底盤族,Yaris想改也是OK
不要說Swift有M18A+Turbo就很威,Toyota的引擎系要"落引擎"可以放的還更多
底盤說Yaris的後樑太細剛性不足,大不了在裡面再焊一隻實心鐵棒,再來看看剛性夠不夠
說彈簧阻尼搭配不良,那就買一組全套訂製的避震套裝;
說車身剛性不足的,再加上防滾架呀
(不過近年來說到頭又大的車體剛性都很奇妙,車子極限過彎可以舉腳卻又說剛性差)
講改裝講不完,只要口袋夠深,你要改性能方面都有辦法改
但是空間與省油部分就是那好幾萬可以多獲得的,當然更多的保養據點也是
較不彈跳的後座也是Swift比不上Yaris的,畢竟改裝只有改硬沒改軟的
小光 wrote:
那是因為TIS先天就...(恕刪)

Gmotor S15 55秒台 就是要打破 TIS FF 短軸的優勢 事實證明可以做到

206? 真的有一些遺珠之憾

1.4 1.6 2.0 S16 CC MT AT

剛好都開過玩過買賣過 只差 RC 有人願意割愛嗎

FOCUS 1.8 5D YARIS 1.5E 皆買白色的新車 現服役中

原來車重跟我家另一台 METROSTAR 差不多的 FOCUS 這麼強 受教了

頭又大也是有壞蛋的 鄰居的車 廣告一下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