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ely2266 wrote:
EV 占優勢=> 一堆廠商加入 EV 陣容(會勝出的技術 肯定最後是最多廠商加入的技術) => 電池規格混亂 => 開始有協會組織產生 定義規格標準 => 電池 容量 接頭 標準化 => 通用型電池儲藏庫建立甚至商業化
=> 電池技術持續進步,材料更新 => 電池能量密度增加 => 所以不能以現有材料的儲存能量密度來看待未來 電池儲存體積 這件事!
這要再講到幾件事情。
首先,不可能要求電池是統一規格。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每台車子底盤設計不能統一。
目前大多的電池置放位置,有兩個地方:後座/行李箱或底盤。
如果要做到電池交換,那就只有底盤最可行。
(這是交換時難度的問題,如果放在後座/行李箱,機制設計會複雜很多,且導致的糾紛也很多)
這樣問題似乎簡化很多?
其實還是死胡同,原因是專利。
我舉個例子。Volt、Model S兩者的電池都放在底盤,但Volt卻設計成獨有的T字型!
當然Volt也可以設計成Model S相容的底盤與電池,但這樣的話就會遇到「專利」這個次元壁...
也就是說,GM得先跟Tesla拿到專利授權,然後才能生產相容Model S的底盤跟電池給Volt使用。
當有一堆廠商要能彼此交換電池時,請問要用誰的標準?重新制定的話,那專利是誰的?
這鐵定會引起複雜廣泛,打30年還不一定會打完的專利大戰。
而且很可能最後還是各走各的,每個廠商各自一個標準不統一。
畢竟這是群雄割據的戰國市場,不是楚漢相爭或三國鼎立,其他小廠只能選擇要加入那一方而已。
而且所謂「規格化」這也是有大問題。
舉例來說,假設某EV的鋰大電池,規格是600V 30A的輸出。
問題來了,3年後鈉電池問世,規格是800V 30A。
那這台EV交換電池時,要用舊電池還是要用新電池?
別忘了如果要用新電池,那就表示電池要降壓到600V。
也就是說,需要新增一個變壓器放在車上或電池上。
放在車上,以三年車來說,要車主再掏大把鈔票出來改裝,有其難度。
除非免費升級,然後認列損失,CEO被股東炮到死...
放電池上更不用講,新電池交換價格如果跟舊電池一樣的話,要幾年才能攤平這多出來的變壓器成本?
會不會還沒攤平,下一代的電池又出來攪局???
而且舊電池會馬上變孤兒,沒有人想交換進自己車內,然後就是因為換不到新電池導致無止境的客訴跟不滿,接著CEO被股東又炮到死...
如果新電池交換價格調太高,那車主會乾脆選舊電池,導致新電池投入成本無法回收,接著CEO被股東再炮到死...
(反正不管怎麼選,都是CEO臉被打爆的結局...
)這還是單一廠商單一車款的狀況,實際上如果要跨廠商跨車款,這問題感覺很簡單很美好,但實際上複雜度會很難想像。
反而從充電規格著手統一,後面各家電池怎麼設計怎麼去配置,就給各家設計師各顯神通,這樣會簡單很多,這也是目前的方向。
就算我們不要跨廠商來看,單就Tesla來這曾經宣佈要佈署交換電池站的電動車大廠來說,目前交換站計畫幾乎已經確定bye,改由Supercharger Station獨撐大局,就可見交換電池即使在沒有專利問題的同一廠商不同車款之間,衍生的問題是沒有想像中那樣簡單而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