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天進行喇叭改裝的4個小時過程中,不時有與老闆熟識的閒雜人等過來串門子。從他們對Prius提出的問題與「自以為是的認知」中,我們可以充分瞭解一般人對於油電複合動力車款的高度「不解」與「誤解」。
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外乎網路上常見的:
一公升真的能跑20幾公里?
會不會很沒力?
要怎麼充電?
(主)電池是不是兩三年就要換?
維修保養會不會很貴?
變速箱是不是也是四速變速箱?
60 KmPH以下都靠電池驅動,60 KmPH以上才靠引擎推動對不對?
不過,不瞭解而發問我是覺得還好,畢竟沒有人天生就該知道hybrid是怎麼回事的。只要給予他們正確客觀的答覆,這種人因為心中比較沒有成見,多半都能接受我的答覆。相較之下,對prius有著一丁點認知與另一些似是而非的誤解,但又滿以為自己對prius有著正確認識的,要導正他們的誤解反而更形困難。一方面,當對方信心滿滿、眉飛色舞陳述著自己對prius的認識――雖然其實是誤解――時,礙於顏面,我們也不好當面說他講的根本就不對。另一方面,根據de Bono的〈高明的思考法〉與近代認知心理學理:認知一旦形成,在接觸到類似訊息時就會先行以固有的認知組型進行辨識,因此要把原本的錯誤認知組型去除、重建新的認知組型,確實比「從零開始」新建一組正確的認知組型更不容易。
helloj wrote:
ECVT沒有齒比放大...(恕刪)
這倒是不會喔... 我計算prius二代低速(20mph)時與metrostar一檔(一檔極速超過30mph)時的輪子推力, 都大約是600-700kgw左右. 這種推力對前驅車都夠了(輪子會先抓不住地面).
只是小弟希望了解速度更快時的表現(40-60km/hr爬武嶺, 以及高速公路80-120km/hr再加速).
一、關於prius的e-cvt「是否能更有效地」傳遞動力的問題:
1. Prius的e-cvt――說得精確點是動力傳輸耦合機制――特稱為power split device (PSD)。其基本構造包括太陽齒輪、衛星齒輪、以及環齒輪。太陽齒輪位於機構中央,直接連接一號馬達/發電機(MG1);衛星齒輪以齒輪銜接太陽齒輪與環齒輪,並直接連結ICE;環齒輪位於結構外側,直接連結二號馬達/發電機(MG2),並負責實際送往驅動輪的動力輸出。
2. ICE啟動時,會同時推動環齒輪與太陽齒輪。也就是說,ICE產生的扭力實際上此時有一部份往環齒輪流動,另一部份則往太陽尺輪流動。以二代prius來說,72%的扭力會直接傳往環齒輪並推動車輛,剩餘的28%則被導引到太陽齒輪,並且透過MG1轉變成電能。三代的扭力分配比例我沒看人寫過,不過必定是大部分分配予環齒輪、小部分分配到太陽齒輪。
3.因此,假設ICE產生了100 nm的扭力,實際上直接驅動車輛的只有70 nm上下(如果三代的動力分配與二代相近的話)。以這種情形而言,PSD似乎稱不上「更有效地傳遞動力」。
4.反過來說,被導引到MG1所產生的電能,又會視情形被導引到MG2、並且推動環齒輪驅動車輛。同時若非電能不足或者MG2提供的趨力不敷需求,否則ICE根本不用啟動。以這種情形而言,其能量運用又可說是相當「高效率」。
二、關於prius ICE轉速與車輛速率間的問題:
1.在同一速率下,只有環齒輪轉速恆定,而太陽齒輪與衛星齒輪的轉速、以及其所連結的MG1、ICE轉速,則會因為動力需求、動力來源與分配、電池SOC等因素而改變。因此,我們只能確知在更高速率、或者說需要更多推動力時,引擎轉速整體而言會有所上升;但實際上即使同一速率,ICE轉速仍會出現相當幅度的變化。
2.當然在水平路面等速率行進時,ICE轉速還是有個大約數值。然而因為prius並不顯示ICE轉速,而且網路上目前只看過二代的資料,因此暫時無法回答引擎轉速與車輛速率之間的關係。
maken wrote:
行動電話的電話簿照說是可以傳到prius藍牙免持系統上。不過不曉得是行動電話設定的問題、還是我個人不得要領操作不當,我嘗試了幾次傳送電話簿不僅沒有成功,還屢次造成行動電話自動切斷與prius的藍牙連線。(註一)好在我常打的電話原本就不多,試個三次不成之後,我就乾脆放棄傳送,直接在prius上重新建立電話簿算了。
星期天早上就交車了,這兩天開了幾趟感覺有點後悔!後悔的是買得太晚,應該更早享受HYBRID所帶來的好處......
跟大家比起來算是PRIUS的後進,版上擁有P2/P3的達人可說人才濟濟,在HYBRID省油操控分享文章甚多,也因此才敢下訂購買,但在藍芽「電話簿」傳輸,卻比較少有分享文章甚至很多網友認為無法使用,摸索兩天下來確認是OK的,礙於使用的NOKIA 6300發送電話簿只能一次一筆,雖然不太有效率但卻可以證實傳輸電話簿功能是正常的。
大家會遇到的障礙關卡是啟動「數據傳輸」時藍芽會斷線,沒錯就是會斷線,因為本來已經連線的是「免持語音藍芽」,數據傳輸應該是另外一種協定所以傳輸時會重新尋找連線,操作過程大概如下:
1. 啟動「電話畫面」,從方向盤撥號鍵或[INFO.TEL]->[電話] 都可以。
2. 在 [電話] 畫面下按 [設定]。
3. 在 [設定] 畫面下按 [電話簿]。
4. 在 [電話簿設定] 畫面下按右上方的 [數據傳送]。
5. 會進入 [選擇組別] 畫面,選擇要存放的組別,選最上面的 [無組別]就可以了。
6. 會跳出 [替換] 或 [增加] 對話框,選擇 [增加]。
7. 此時會變成 [數據傳送] 畫面。
以上過程中會出現藍芽斷線警示不必管它,數據傳送時會重新尋找連線<--這是重點。
接下來在手機上操作,以NOKIA 6300為例:
1. 進入手機 [通訊錄]。
2. 選擇一個號碼 按 [詳情]。
3. 按 [操作]-->[發送名片]-->[經藍芽發送]-->[發送預設號碼]。
4. 接下來會執行 [尋找裝置中],會找到 P3藍芽 [HANDS FREE]。
5. 搜尋完了之後選擇 [HANDS FREE] 就開始傳送數據,傳完之後在P3螢幕上會顯示接收成功訊息。
6. 進入P3電話簿檢查,中文姓名與電話號碼都正確無誤。
以上是傳輸一個號碼過程,下一個號碼請重覆以上操作順序......說真的是很沒效率,或許自己在P3螢幕上建資料還比較快,不過這牽涉到手機傳輸功能所以也不能全怪P3藍芽,若是手機可以一次傳輸全部電話簿內容那應該會更方便.....
這只是個人試出來的心得,若有哪種手機可以一次傳輸全部號碼也請不吝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maken wrote:
恭喜ysc君在觀望了快一年後最終也加入了prius車主的行列。
也謝謝您提供這麼實用的心得,讓大家更清楚藍牙傳輸的操作。
by the way,您的前一部車也真是好車。當年就已有vvt-i的車款,可是不多見吧?
您前一輛車的車牌更是「高檔」,在下不禁好奇您的prius車牌是否也出眾若是。
不是觀望快一年!從P2上市就觀望到現在~~~主要是那部avalon車況很好捨不得換掉,至今雖然還是毫無異音.....但還是忍不住趁競賽月衝了。
至於車牌~~那是影像處理效果啦,實車真的是那種號碼我還真不敢開出去!
當時TOYOTA連進口CAMRY都沒有VVT-i,但 avalon則是1999年小改款車就有VVT-i了,所以這並不算是和泰第一部有VVT-i的車子。
maken君長期「認真」「詳實」「客觀」記載使用狀況與大家分享,這也是很多網友購入P3的動力,感謝您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