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bin wrote:Sienna車高比Alphard低很多,當然視覺上看起來會比較殺,但相對的Alphard車室的頭部空間就優很多。另外會說換到17吋胎比16吋胎舒適的人絕對是駕駛不是乘客。
1.依美規的sienna(09)的規格,LE是16吋的其餘以上都是17的
不是尺寸大肩平比一定就很小,輪胎是看整體搭配的
當然視覺也很重要
我之前是買LE,配的是16的,後來換到17,舒適反而提昇
給大家參考一下。
2.依亞洲的巷道狹小........,有道理Sienna少數人有需求又不介意車寬而自行引進是一回事,原廠若要引進則還是必須考量主流市場的需要才能回收行銷成本。不過Alphard的車高不符一些台灣地下停車場的限制倒也是另一問題。
那用vw來比可以嗎?
以一部七人座的而賣到239萬的車
又以同品牌而言,很難不比較吧。
更何況,台北一堆SIENNA在路上跑
不會沒有市場吧。
不過大家也沒有眨吧,只是把實際狀況拿來比較而已
如果11年式的來比,那才有看頭。
blhsing wrote:
Sienna車高比A...(恕刪)
不太會用引言,抱歉
我算常在在後面的,只有假日才會自己開,17是我要求換的
變的比較穩,噪音比16低,彈跳抑制比較ok
或許是我比較主觀
但是
我想大家談的不就是主觀的問題嗎
因為高所以可以配比較小的胎??????????
可以增加車內頭部高度所以胎比較小可以接受?????????????
要在車內站著嗎???????????
不太懂和泰的想法。
當然
也不太懂您的邏輯
少數人的需求?
那Alphard 一年要賣幾部才是多數人的需求呢?
一部二百萬以上的車
應該要市場上同級的車比較大家才知牛肉在那
我在之前有說過
同品牌
同排氣
同載人
為什麼不能比
只因為不同設計產地
所以不能比????????????

有大大說Previa和Alphard差蠻多的?
那我對Previa不就要大大失望了?
Sienna比Alphard穩很多,直線沒什麼差,但彎道就G力差很多了
我們開Sienna去殺Tahoe都是100-120miles在跑的。
給我2011 Sienna
路上在跑了,第一眼還以為wish怎麼長大了?
且LE已經標配台灣最愛的三門電動(左右後)
往上還有AWD款
往下有2.7排氣量的,更便宜
希望有人願意進,然後賣不到180W (3.5LE以前賣211W)~
來張白色的比一下
以前為人詬病的8人座第二排(我倒是很喜歡)
11改為2大1小(一小可以收起來放後廂)
很聰明,把Odyssey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還有車寬,第三排也真的可以坐三個大人。
不過灰色中控很醜
米色的還行。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0724bin wrote:我想也許是因為你所換的17吋胎在材質與設定上較原廠16吋胎更偏舒適取向,否則在相同材質與設計下胎壁愈高舒適性會愈佳是一定的道理。
不太會用引言,抱歉
我算常在在後面的,只有假日才會自己開,17是我要求換的
變的比較穩,噪音比16低,彈跳抑制比較ok
或許是我比較主觀
但是
我想大家談的不就是主觀的問題嗎
因為高所以可以配比較小的胎??????????
可以增加車內頭部高度所以胎比較小可以接受?????????????頭部空間增加當然是為了增加開闊感減少壓迫感啊,高級住宅喜歡做挑高不也是同樣的道理?Alphard的16吋胎和Sienna的16吋胎規格完全相同,並沒有比較小。如果放在Sienna你能接受,放在Alphard又有何不可?差別只在於Sienna比較寬矮所以看起來比較有跑格,但這對於商務車來說並不重要。
要在車內站著嗎???????????
不太懂和泰的想法。
當然
也不太懂您的邏輯
少數人的需求?我從來沒有說過兩款車不能比(我說的是「拿Sienna來貶Alphard也很奇怪」),我只是針對某些拿Sienna寬大的優點來批評Alphard的人提出我認為何在台灣市場Alphard應比Sienna優先引進的道理。
那Alphard 一年要賣幾部才是多數人的需求呢?
一部二百萬以上的車
應該要市場上同級的車比較大家才知牛肉在那
我在之前有說過
同品牌
同排氣
同載人
為什麼不能比
只因為不同設計產地
所以不能比????????????
Sienna當然也有它在台灣的市場,而且在討論區總是吃不到的車最香,但現實上在台灣應該還是以中小型車寬度的車款為主流,市場最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