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到底是引擎重要還是變速箱重要?

klwei wrote:
現在的問題不是4AT跟6AT的問題阿
現在的問題是台灣的大頭牌用4AT等級的車
賣的比其他牌6AT的還貴
其他配備引擎我們都不要談

光是"其他配備引擎我們都不要談", 就可以知道您的方向已經偏了, 一輛車哪來不用談配備引擎? 更不用說相關無形的後勤系統, 這些才是車輛未來可以長久的關鍵, 很遺憾這些都被人所忽略.
klwei wrote:
但是大頭牌使用者, 怎麼邏輯那麼怪
被坑了還要幫車商講話
在那邊講4AT也很好
我實在怎麼想都想不透

沒有人替4AT講話, 實用性不管, 光看數字5也比4大就開心(這層樓中反4AT使用人的心態), 連和泰自己最近都發出survey form給車主調查車輛使用情形時, 都附上問卷來調查對於4AT的滿意度以及往上升級5AT/6AT的意願. 如果未來車主意願高到一定程度, 相信和泰也會有對應的行動.

klwei wrote:

這好比
現在的CPU都進步到4核心
然後有人買了跟4核心一樣價錢的雙核CPU
然後在那邊說,
阿4核心我們用不到啦, 4核心比較費電
我們用2核心就可以了
用起來不輸4核心

事情的邏輯是這樣的嗎?...


事情的邏輯是這樣的嗎?
問題1: 請問您只重視在核心數量嗎? 光論硬體來說好了, 您是拿同一家還是不同家的設計比? 同樣的架構還是不同架構比?只看數量不看處理器的設計, 有用嗎? 遑論不同時代的製程, 功耗, 搭配週邊等等. 任意舉例 - Phenom X4 9350e 4核心低耗能版 對上 Intel Core 2 Duo E8500的雙核心 - TDP同為65W.

問題2: 硬體之後是軟體, 不看軟體用途就去評斷4核心一定比2核心好? 如果不支援多核心的軟體, 難道4核心同時開啟卻只應用到一顆, 不是稱為耗電嗎? (當然如果是Core i7的power gates就不同了) 有多少人買了4核心之後, 做的事情仍然還是上網文書而已?
^^A 請多多指教~
wieter wrote:

變速箱齒比間的差距...(恕刪)


看來你真的看不懂人家在寫什麼
齒輪間的倍數是固定的 變速箱不看倍數要看什麼??
四千轉升檔會掉四百轉到三千六百轉的變速箱 三千轉時絕不會也掉四百轉掉到兩千六百轉

""4AT被人垢病的就是轉速間落差過大,導致動力傳輸不夠密切,進一步造成油耗偏高""
這句話不知道被傳來傳去多少次了 問題是傳這句話的人有多少人去了解這句話裡面的意義??
動力傳輸到底有多不密切? 到底油耗有多偏高??
我說過了不管多密的變速箱 檔位間還是要有一定的落差 5AT不會比4AT綿密到哪裡去
如果在一般用車狀況下和緩的加速 前三檔三千轉以下升檔(我相信大多數的用車情況都是如此)
因為扭力轉換器滑差的關係 不管幾速變速箱升檔後都是掉到兩千轉左右
這時候你感到的動力落差和檔位疏不疏密不密關係就不大了 引擎的扭力分布反而是主因

要說其他變速箱多綿密 你先找一顆變速箱1檔3000轉升2檔只會掉到2600轉的自排變速箱來給大家看吧
如果真的有變速箱一檔3000升二檔只掉到2600 工程師一定要加些其他的邏輯 平時跳過二檔
因為這個二檔有和沒有一樣

你說:
""一般4AT在3檔齒比就是1:1,表示已經沒有加速力道了""
""用4AT開山路最常遇到的就是1-2檔間落差過大""
""可是5AT在4檔齒比才會小於1,甚至密齒比的還會大於1""
請你告訴大家為什麼齒比1:1就代表沒有加速力道 你上網去找一下CIVIC八代的齒比看看
三檔一樣是1:1 四檔五檔都小於1:1
也請你告訴大家到哪裡找密齒比的5AT
如果真的有人設計出密齒比的5AT 這具變速箱一定比4AT耗油

我講的觀念其實都很簡單 國小六年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就有講到齒輪的觀念(我記得康軒版是六下 其他版本自己找吧)

我為什麼會無聊到回這些亂七八糟的討論串??
這一陣子學生開始期末報告 我爬了一堆相關的討論串看了一下
一路看下來的感想是很多人汽車雜誌看很多
遇到問題就照著汽車雜誌的台詞照本宣科一通 卻不會用自己的知識去判斷
結果連小六自然的觀念都沒辦法融會貫通
當你記了一大堆轉向不足轉向過度 密齒比終傳 底盤剛性與操控
到底是真正瞭解了還是只是被這些名詞牽著鼻子走??

前一陣子有一個討論串講YARIS翻車 有人扯了一堆轉向不足轉向過度的
卻連轉彎半徑和向心加速度的觀念都沒有 結果這種言論充斥整個網路
學生又從這些言論裡面吸收知識.......
導個剛體六自由度的方程式沒有人會 結果操控人人琅琅上口
如果讓這些人將來主導我們的汽車業 我們的汽車業不如宣布提早倒閉算了



吳名氏 wrote:

哈哈哈好好笑喔你!...(恕刪)


請問你一定要用這樣的語氣來發言嗎 可以請你修改一下嗎??
我就事論事比較四速和五速 我都算給你看了
我哪一句話有這種引申的意圖讓你自動延伸到三速去
每句話都照你這樣引申的話不就沒完沒了了??
社會會亂不就是因為許多人都做不必要的引申嗎

三速自排和四速自排的差異在沒有第四檔 一般來說前三檔是和四速自排一模一樣的
我已經講過不管幾速 前三檔的比例都不會差太多
為了要讓車能夠快速起步 第一檔當然要盡量放大
但我們總不能讓車子一直用高轉速拉上去 所以升檔後轉速一定要降低一個程度以上
降太少的話你升檔後轉速還是很高 那升檔就沒意義了
一般這個比例在1.7到1.9之間
二升三也是有一定個範圍
三速自排因為也要符合類似的限制 所以我也不能把它訂得特別疏 因此其實前三檔是和4AT一樣的
也因此三速自排就沒有超比檔 高速以後沒辦法用比較低的轉速所以高速耗油是一定的
但市區裡如果時速沒有超過八十 三速其實就和沒有OD檔的四速是完全一樣的

在此也希望諸位網友能用比較正面的態度來發言
專抓其他人幾句話做無謂的延伸真的是很缺德的事

等明年ALTIS全車系都換上CVT及新引擎後
不知道反T魔人們
在沒4AT這個老梗可以炮後
會改炮哪一項呢?
gti6 wrote:
等明年ALTIS全車系都換上CVT及新引擎後
不知道反T魔人們在沒4AT這個老梗可以炮後
會改炮哪一項呢?


當然是改炮安全配備......
永遠都炮不完的,有要求才會進步

不過不清楚的是??何為反T魔人,
當你們認為自已買的東西是最最好的,別人提出的看法,你不能接受,就是嘴炮??
每一樣東西都有進步的空間,你可以接受這樣的產品,別人不能接受,
別人的要求就是嘴炮??就是反T魔人嗎??

DigitalMatrix wrote:
...(恕刪)

討論不下去就只會說是嘴炮??真的是很幼稚!!

產品有進步,是因為有市場的要求,沒有要求那來的進步
看來看去,也不見T端出牛肉
反而會說因為消費者不買單,所以取消某些車型的動態穩定系統
真是消費者的不幸

反正大家等著看明年ALTIS是不是全車系都換上CVT及新引擎
如果是真的,到時那些說4AT比較好的人怎麼辦??
何小弟 wrote:
不過不清楚的是??何為反T魔人,
當你們認為自已買的東西是最最好的,別人提出的看法,你不能接受,就是嘴炮??
每一樣東西都有進步的空間,你可以接受這樣的產品,別人不能接受,
別人的要求就是嘴炮??就是反T魔人嗎??


如果今天你的出發點是存在於T牌更好,所以你覺得你對T牌會更有興趣,那我想你身為一個T牌的潛在消費者,為了讓你自己有更好的商品,所以你提出的評論大家接受的程度就會更高。但今天,就像你自己講的,等T升級變速箱,你就開始砲安全配備,這就只是單純為反對而反對了。上一代的Wish大量使用VSC,我也不見你有任何鼓勵或是請其他車廠看齊的言輪,結果一取消,你就上來大書特書,這不是嘴砲,難道是鞭策不成?

何小弟 wrote:
產品有進步,是因為有市場的要求,沒有要求那來的進步
看來看去,也不見T端出牛肉
反而會說因為消費者不買單,所以取消某些車型的動態穩定系統
真是消費者的不幸


這句話講的很好,市場的要求是你講得算呢?還是市場會主動告訴你?今天台灣是個開放的自由經濟市場,政府也沒有鼓勵還是獎勵你買任何品牌,如果今天大家覺得Toyota很糟,自然就會避之惟恐不急,就像很愛指教我的gladiator說的,如果toyota這樣自大下去,最後只會落的跟美國車一樣,我絕對相信這個說法,只是Toyota的自大到底是誰來決定的?我想市場會慢慢的告訴我們這件事情。

何小弟 wrote:
反正大家等著看明年ALTIS是不是全車系都換上CVT及新引擎
如果是真的,到時那些說4AT比較好的人怎麼辦??


我想這個討論串沒什麼人說4AT是最好,只是說大家選擇Toyota不是因為變速箱單一因素而已,外型、售後服務、空間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參考想法,今天4AT變速箱落後5AT還是CVT是個事實,但不代表所有的東西都是落後的,這才是這個討論串的重點。就像我一開始找的資料,沒有一台車因為用了新變速箱還是新引擎就有壓倒性的優勢,Toyota依靠引擎扭轉了使用4AT的劣勢,使得用了CVT的Nissan甚至是i-VTEC+5AT的honda都沒有絕對性的優勢,如果變速箱對特定消費者如此重要,自然Toyota就會失去這個客戶,這本來就是行銷跟成本間的妥協,我是消費者當然希望最好每台車都配6AT然後價格還會降,但現實上就是不可能。
happyharry wrote:
看來你真的看不懂人家在寫什麼
齒輪間的倍數是固定的 變速箱不看倍數要看什麼??
四千轉升檔會掉四百轉到三千六百轉的變速箱 三千轉時絕不會也掉四百轉掉到兩千六百轉
^^^^
舉例失當,自打嘴巴一下

""4AT被人垢病的就是轉速間落差過大,導致動力傳輸不夠密切,進一步造成油耗偏高""
這句話不知道被傳來傳去多少次了 問題是傳這句話的人有多少人去了解這句話裡面的意義??
動力傳輸到底有多不密切? 到底油耗有多偏高??

^^^^^
跑高速公路當然是沒差
山路跑一趟就知道了,二檔速度拉起來後,換到三檔車子開始老牛拖車甚至氣喘虛虛
切回二檔轉速又飆高,就這樣在2,3檔間來來回回,遇到過彎搞不好還要切回一檔
這種情況動力傳輸有密切嗎,油耗不會拉高嗎?
如果是5AT最起碼可以保持轉數在一定區間不會偏低或偏高


你說:
""一般4AT在3檔齒比就是1:1,表示已經沒有加速力道了""
""用4AT開山路最常遇到的就是1-2檔間落差過大""
""可是5AT在4檔齒比才會小於1,甚至密齒比的還會大於1""
請你告訴大家為什麼齒比1:1就代表沒有加速力道 你上網去找一下CIVIC八代的齒比看看
三檔一樣是1:1 四檔五檔都小於1:1
也請你告訴大家到哪裡找密齒比的5AT
如果真的有人設計出密齒比的5AT 這具變速箱一定比4AT耗油

^^^^
CIVIC的變速箱才是特例好嗎,從4AT的時代開始
CIVIC的3,4檔齒比就小於1了(可能是跟設計方式有關)
請看MAZDA3的5AT,4檔才小於1
camry的5AT一樣是4檔才小於1

至於密齒比的5AT,我承認你說的那個設計概念一定不是省油用的
記得早期的BMW,porsche 5AT都是到第五檔才是OD檔
呵..幼稚!!

這些(位)徬徨無助可憐的反T人士;到底懂不懂每位購買汽車的車主都有自己的考量與Proposal ??

而且說真的,駕馭的樂趣與行駛的享受,是建築在金錢與悠閒下的奢華!!

所以說真的,開TOYOTA部分人士幾乎不會上這來跟您一般見識,更不會鳥閣下那沒營養的喇叭;

寧願把時間與精神花在有意義的事物與更高層次的Make Money or Study以及與所愛的人(家人)享受美好的時光..

呵..所以,勸您還是省點力氣在這漫罵TOYOTA車主了,因為他們(部分)正在為自己有意義的未來努力著;

跟閣下享受嘴砲與圖個口爽的境界是完全不相交集的領域...

We affirm really the immature puppet whom we already saw the ridiculous fisherman for anti TOYOTA.

何小弟 wrote:
要是有人有能力去試,就不會一大堆傳言了
何小弟 wrote:
我記得一上市時,也很多人再駡呀,可能是老大你太忙了,沒空關心
後來也因為他車的省油性不錯,cp值也高,就很少有人再說舊引擎的話題了

何小弟 wrote:
T牌用了舊東西不可以說,不可以討論嗎?
說T牌用了舊東西就是全面性的詆毀嗎?

何小弟 wrote:
當然不可能每一顆引擎都合適6AT的
像老大你這樣了解車子的,會不清楚嗎??
可以進步不進步,不能被討論,不能被期待嗎??
這樣說也叫攻擊嗎??
請不要把討論看成攻擊...自己無法接受別人的論點就叫攻擊嗎??


DigitalMatrix wrote:

可否請教一下,在閣下心目中,何款國產車(同級下)硬是要比TOYOTA(和泰)高尚與不凡,值得推薦給本版網友??

另,可否私下詢問閣下,您目前所駕馭的高級汽車為何(品牌,煩請閣下隨附Logo取景一角照片)?

也好讓平凡的我們可以追隨不凡閣下您的腳步,好嗎?

謝謝您[體現真實自我]與[不隨網咖蟑螂污穢喇叭尬口爽]的榜樣,Thanks!!


何小弟 wrote:
哦~~~原來開T牌的人,就只會用這招呀.....
我想要T的車,想要有二顆氣囊以上........T牌的擁護者就跑出來說"兩顆就夠了,要那麼多幹什麼"
我想要T的車,想要有5AT or CVT........T牌的擁護者就跑出來說"4AT就夠了,要那麼多速什麼"
真不清楚那些跑出來說嘴的,是消費者,還是滅火者???還是同他們的業務有習習相關???
可否請教一下,在閣下心目中,為何TOYOTA(和泰)的車有A車和W車搭4AT,但我們想要有5AT或CVT,不能說??
是否檔住你的財路??
可否再請教一下你一下為什麼4AT比較好,讓平凡無知的我們可以追隨不凡閣下您的腳步,
,一起擁護4AT....
大家一起說....4AT萬歲 4AT萬歲 4AT萬歲

DigitalMatrix wrote:


何小弟 wrote:
討論不下去就只會說是嘴炮??真的是很幼稚!!

產品有進步,是因為有市場的要求,沒有要求那來的進步
看來看去,也不見T端出牛肉
反而會說因為消費者不買單,所以取消某些車型的動態穩定系統
真是消費者的不幸

反正大家等著看明年ALTIS是不是全車系都換上CVT及新引擎
如果是真的,到時那些說4AT比較好的人怎麼辦??


So, 這隻嘴砲還是奉還於您了

DigitalMatrix wrote:
呵..幼稚!!
...幾乎不會上這來跟您一般見識,
更不會鳥閣下那沒營養的喇叭;
寧願把時間與精神花在有意義的事物與更高層次的Make Money or Study以及與所愛的人(家人)享受美好的時光..
呵..所以,勸您還是省點力氣在這漫罵TOYOTA車主了,
因為他們(部分)正在為自己有意義的未來努力著;
跟閣下享受嘴砲與圖個口爽的境界是完全不相交集的領域...(恕刪)

我笑了......
 不要浪費口水了
愛T與擁T自己自爽就好了
你看
爽到都快昇天了

反正又不是花你我的錢買的

只是可惜
如果和泰以龍頭之尊帶動積極前進的風潮

這才是台灣消費者之福阿...
何小弟 wrote:

討論不下去就只會說是嘴炮??真的是很幼稚!!....(恕刪)


別和它討論了,那種人真的很幼稚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