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i9999 wrote:我剛去Youtube用不同的關鍵字再找了一遍,找到了,但鏡頭根本還沒照到smart裡的人偶的事後狀況就已經給人抬出來了,對於人偶所受的損害也沒作任何解說,影片價值不高,只看到smart被高速彈開的連滾翻。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該測試單位auto motor und sport的文字報導?
smart撞Benz S的影片上YOUTUBE隨便都找的到,
blhsing wrote:
我剛去Youtube...(恕刪)
至少SMART雖然滾出去...但都還保持籠型車身
YARIS對撞的只是VOLVO 940,美國前陣子對撞的只是CAMRY
車重都比S320輕一截...
結果YARIS的A柱已經悽慘無比了...
對車輛結構夠清楚人應該可以充分瞭解A柱結構的重要性
撞VOLVO跟CAMRY時,YARIS的A柱就已經葛屁了...
萬一遇到S320,我看連人都不用抬了
SMART的假人有抬出來,手部腳部的確明顯受傷
至少看來還有得就...
車重不重要,重點是結構強度
結構強度夠強...就可以把本身的動量傳到對方的車上...
結構不夠強,除了吸收自身的動量,還得幫忙吸收對方車的動量
前陣子有人PO Range Rover 被卡車追撞...卡車喔!
RR的車尾燈破,板金變形並不明顯...結果卡車的車頭凹了一大塊...
請大家瞭解,YARIS真的就是先天車身結構鳥...
doublebp wrote:再跟您解釋一下好了...車的安全與否跟鈑金厚度沒有關係... 人身安全跟車在撞擊時如何吸收那個撞擊的力量跟保持車廂內的完整度才是重點. 還有撞擊時候的點. 好比說兩部同型的車同時緊急煞車, 後面那部絕對是吃虧的一方. 因為撞擊時的點並不是保險桿/車架互相的去吸收能量. anyway, 我一直覺的台灣的限速並不是很高, 但是很多人的反應好像一部車沒有八個十個安全氣囊的車, 不是進口, 不是歐系的車就都是紙做的, 都不安全. 相反的在國外跟朋友聊到跟車有關的議題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這邊平均速度比台灣要高很多......
或許板金厚並不是代表...(恕刪)
嗑淋法洛 wrote:as for you...建議你就鍵盤開車就好了, 又安全! 龜速也不會被我按喇叭...
TOYOTA的車安不...(恕刪)

life is racing and everything else is waitin'!!!
擁T???反T???
如果現在...先進國家的TOYOTA與國內的同型車
都一樣還在用四速變速箱..同型號的舊款引擎...
國內的TOYOTA不會被所謂的反T批的這麼慘..
說真的...就最單純的需求,車只是人類移動的一項工具,但人是坐在汽車裡面的,動輒人命關天
以T牌在台灣的市佔率....
應該有的是名牌的責任...而不是名牌的傲慢...
不是因為T牌車主都開很慢所以VSC等的主動安全系統..拿掉
為了省點油...車子的前後防撞鋼樑...拿掉....
車子一旦發生瑕疵...就想辦法推諉.說是車主使用不當...
這幾點我覺得X泰必須負起責任...汽車業者不應該只是追求最大了獲利...
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一再的用愚民策略賣車....
不是日本人欺負台灣人....是台灣人欺負台灣人......
BMHNgo wrote:
至少SMART雖然滾...(恕刪)
S320跟Smart對撞的速度影片中沒寫,我也聽不懂德文
影片中是一代的SMART,結構較IIHS撞的二代SMART弱
而撞擊結果上IIHS的測試是A柱彎曲,而ADAC的A柱則幾乎完好


我是知道Smart很硬,但是這兩個影片的測試速度很明顯的不同,IIHS的40英里對撞是非常嚴苛的
BMHNgo wrote:請大家瞭解,YARIS真的就是先天車身結構鳥...
IIHS發布的PDF檔找不到FIT撞擊後的圖,下面再貼上Yaris的

這些圖是美規版的,版主貼的是歐規版的
在這兩地一般的撞擊測試都顯示出Yaris是同等級中結構強硬的佼佼者......
Yaris VS Camry的車重分別是1056kg跟1501kg,差距為1.42倍
Fit VS Accord的車重分別是1169kg跟1497kg,差距為1.28倍
不管差多少倍,都是從Good變成Poor
雖然說你在路上撞車是不可能選對手的,但是要說重量跟撞擊測試無關的話
那拳擊也不用依照重量分級了
如果要依照這樣的撞擊測試說Yaris的結構就是鳥,實在是太偏頗了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