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酸TOYOTA的文章這麼多,為什麼還是賣最好?

哈哈哈~~~我倒是沒聽過開B到後面會換神A的




另一個集團最大敗筆就是那個集團代理不少家它牌, 就算原本想低價搶市也不可能 因為商人不會做蠢事打自己
不如爽爽賺, 反正不喜歡TOYOTA 的一定大部分都選他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 很多人買其實並不輕鬆 有的是家庭有需要 有的是工作 有的是不喜歡租車(習慣 還車爭議)

往往買下來 是花掉自己很多的錢 手頭也許剩幾十萬 主要原因是車真的太貴 跟很多國家比較起來 包含本土國產 價格也都差不多

看似講好的 花那麼多錢 觀念上 會認為 車不因該會壞的錯覺 然後以後脫手 價格希望別太低.至於那些安全 動力 網網都捨棄

另外還有稅金會是一大考量 政府也很機車 燃料費講N年 沒隨油徵收 .稅金制度又特別 正常來說因該1.5-2.0這要同一階

才能比世界主流 其實很多好料都在2.0跟2.5車款上 無奈上只能選擇1.8跟2.4以下的 至於常聽人說一年稅金差4-5千 十年也才4-5萬

買啥不如直上2.0 有多啥裝備 那都是廢話 稅金又不是他在繳 車款又不是他在付


台灣人需要的是60-80轎車 70-90休旅車 不容易壞 保固長 保養便宜 零件好取得 假象省油(拿車重量去換的) 基本安全
重點二手價格不錯

造成這問題 主要是我們薪資低 又想學世界各國 車廠環境封閉 我在看也就2家 (嚴懂 豐田 本田 馬自達)日系 還有福特

車商漲價沒在客氣 日幣跌跟漲都有理由漲價.......機車就更不用說了 國產漲的比誰都兇 這更封閉


慶幸的是 食物物價穩定的很好 至少你不會有吃飯壓力 不過今年菜價到真的很可怕 也漲很久 說真的就是政府失能

sk萬 wrote:
哈哈哈~~~我倒是...(恕刪)

有年輕開賓士,老了開camry的。
開車就是圖個代步方便,要不,算算CP值,開車可划不來。
買toyato也是圖個方便吧,就簡單好維護。

酸的人,捨得買數百萬的車嗎?
買個不到百萬的車,甚至跟toyato同價位等級的車。
各取所需,有啥好酸對方的?
多出的那十幾二十萬,我選配備與方便,
你選安全與性能,也不過多加個幾分而已,41分笑39分。
取笑之後,能讓不到百萬的車變成數百萬名車嗎?
在那些買數百萬高檔車的人來看,這些都是爛車吧....

能花幾百萬買車的人比較少在這邊酸國產車怎樣,兩個世界。
誰不知道一分錢 一分貨,預算就有限嘛!負面的思維真的是多餘。
FreeHand ZERO wrote:

半個月前被高速機車撞上,部份玻璃炸碎到整個駕駛艙,連副駕也被割傷.... 撞到門版內鋼板都看得出鋼樑骨架...

那機車駕駛還活著嗎?
lexus9528 wrote:
酸 TOYOTA文章多,但是抱怨TOYOTA車品質不好的少,所以賣的多。

酸納智捷的文章少,但是抱怨納智捷品質不好的多,所以賣的少。 ...(恕刪)


因為和泰車最有科技配備是影音多媒體,其他該有的都沒有,一台沒啥配備的車跟別人談妥善率?
就像大家都知道 iPhone 的好
但為什麼 Android 還是賣得比較好
不就是向現實低頭嗎?
那是因為...
TOYOTA 真的妥善率高 真的省油 就算零件壞了 好找 好維修好保養
住你隔壁的鄰居聽到 福祿仔 都會搖搖頭
聽到 路龍阿 只是長嘆...哀
聽到 喜美阿 班金擘拉...

一般買車就是成家立業了
23歲退伍~28歲~30歲結婚 沒有爸爸的贊助下 扣掉結婚和房貸
花光積蓄 好不容易買台車 不就是要可以保護家人 遮風避雨的一個地方
不要跟我說2安 沒循跡就不是好爸爸 是要保護什麼家人
又酸5+2 第三排撞到一定會殘廢或是怎樣
酸的好像隨時出門一趟像在行軍一樣 都要最高規格 最高配備
這些總比騎勁戰安全多了
你剛出生時 你老爸還不是開著嘉年華 全壘打 帶著你趴趴造
那時候搞不好0安 哈哈哈 你爸還好好的在旁邊看著你酸TOYOTA

話說回來 買車後 所有開支 一定錙銖必較
什麼熱血拉 人馬操控拉 什麼6安7安 板金薄拉 都先放腦後吧

若上班時間還要請特休跑保養廠
或是常常在顧路 亮死亡燈
隨時就要從你口袋掏出一大筆錢
這樣的車還有人想開嗎
光是稅金 保險 就要壓的你喘不過氣來
所以 買車 當然是買最簡單好養的

別跟我說沒錢就不要開車

有錢誰不想開熱血的BMW呢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