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0801 wrote:不要搞笑了好嗎??通常從訂車,到交車至少都要3~5個工作天(也要貼個隔熱紙吧!!)保險早就生效了!!哪一家車商,會有交車,保險還沒生效的?? 保險一定要領牌後才能申請,你說的安裝配件都是依照車身或引擎號碼去分批執行,並不是領牌後才安裝配件,像和泰就是在車美式全部安裝完後,才會運交各經銷商領牌和保車險。
William澈 wrote:這種追撞被壓扁才有問題吧?兩台車都是高速行駛下,並不是被貨車推去撞牆還是被迎面而來的大車撞。所以我還是認為這台車並不會因為這件車禍案件,就能從鋁罐車畢業吧但看到第三排的潰縮空間,我看還是把他當5人座車比較適合 突破盲點了兩部車的速度差力道會降低不少這種撞擊的型變實在是要為坐在裡面的家人想想
從外觀設計看不太出來屁股還蠻勇健的不簡單可惜還是一片酸言酸語如果換個廠牌應該會被捧上天了基本上這種5+2,甚至是一些SUV的5+2第三排頭都離玻璃很近並不是日系車的專利大家都批得很高興好像其他品牌都沒這種車一樣坐第三排很危險?的確是可是騎機車在路上更危險結果路上還是滿滿的啊....每次T牌出車禍就有磚家出來說撞擊力道很小其他品牌就是力道很大看來網路的磚家根據品牌就可以凌駕世界上公認撞擊安全測試機構花大錢努力研究統計的結果了
tokikawa wrote:從外觀設計看不太出來...(恕刪) 5+2潰縮空間大不同不要再說都一樣了歐系車潰縮距離都比較多為了爭取更大的潰縮空間歐洲車椅背也都是不可後仰只能說是舒適與安全的取捨第三排潰縮距離Volvo XC90 56公分Audi Q7 53公分Mazda CX9 50公分Skoda Kodiaq 45公分VW Sharan 36公分Toyota Previa 33公分VW Touran 32公分Toyota Sienta 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