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如果開hybrid 發生車禍?


bd_player wrote:
電方面的偵測及安全設計比油要來容易許多, 不論什麼樣的偵測大多最後都要設法轉變為電的訊號, 所以要偵測的東西本身就是電的訊號反而是最直接的.
另外電路上只要確實斷開就沒有觸漏電的問題, 而要把電路斷開的設計也很簡單, 不像油路就算設法斷開內部還是會有殘存的油. 另外使用的繼電器一定是在被斷電的時候跳開, 就像一般建物的門禁系統在無電的狀況下會自動造成門鎖全部解除一樣.
但不論怎麼設計一定還是會存在觸漏電的可能性. 只是我認為在油電車裏面電的部份應該比油的部份要安全許多, 因為電的安全性比油來得容易設計及掌握. 在救人的時候遇到車輛突然起火的風險應遠大於觸電的風險.


言之有物
非常有道理
大概是求好心切吧
很多人對於油電車的挑惕還真是非常多
只可惜有點像古時候的一個人
一直擔心天會塌下來........
tokikawa wrote:
言之有物
非常有道理
大概是求好心切吧
很多人對於油電車的挑惕還真是非常多
只可惜有點像古時候的一個人
一直擔心天會塌下來........


  最後再講一次,我對油電車沒有任何好惡。我單純是因為一堆人說救援者不需要考慮SOP這種無腦論點而路過進來的。請見#40樓我一開始進來的發文。

  我是不知道這裏是不是一堆業代?看到任何一點「觸電」兩字就當瘟疫,深怕影響業績還是怎樣?你講車子本身怎樣安全我沒什麼意見,但救援人員的安全那是另一回事,完全和車主乘員等的風險是不同的情況。買一輛正常的油電車,本來就不會觸電才是正常情況,如果會觸電就是異常不良品,不會通過品管。但是現在一堆人不知道是頭腦怎麼了,一定要主張經過各種詭異車禍後的油電車,是個「正常車」。如果連這種車都會「正常」,車廠找猴子來隨便組裝賣你就好了,還需要什麼研發和品管?

  再講一次,我從#40到今天,都是針對救援人員。而#100也有網頁說明,我們的政府「有點像古時候的一個人一直擔心天會塌下來。」,然後車廠也沒有阻止政府這樣瘋狂。不知道各位還有什麼意見?

PS: 老一輩聽到繫安全帶就當你觸他霉頭。本樓在討論救援人員會不會觸電,結果一堆人和老人家拒繫安全帶一樣,聽到觸電也不看在討論什麼,就反射動作認為在打壓油電車。倒底是誰有問題?

pineman wrote:
這回歸到一個老問題,有個偵測器A,那誰知道偵測器A有沒有故障?再弄個B去偵測A,那誰知道B有沒有故障?


其實不見得一定要這麼做.

也可以放兩個或多個相同的偵測器再串聯起來, 以每個偵測器都只有在偵測到正常的情況下才通知其對應的開關成為閉路, 只有在所有偵測器在運作且都偵測到正常的情況下形成整個迥路.
bd_player wrote:
其實不見得一定要這...(恕刪)


  我是在解釋給一些認為設計無敵的人聽。Fault Tolerance有其極限,主要是成本,另外理論上它只是讓single point of failure 變成 multiple point of failure,讓機率變得極為微小,而不是歸0。最後,我其實也沒有要討論這些,這些都是在正常行駛狀況下的安全設計。一旦超出設計狀況之外(不要問我是什麼情況,只要你不能排除一切,理論上救援人員就是有可能遇到,因為他面對的是完全隨機的物理多體碰撞),那些設計都可能處在失效狀態,機率高低而以。而對救援人員而言,他不可能預設一切保持完好與安全,所以只能按照SOP去進行救援。你在理論上能排除剛好有兩根鋼筋,一根插到正極,一根插到負極的可能性嗎?

  我對各位油電車的正反方論戰一點興趣都沒有。單純只是看到一些奇怪的論點(特別是針對事故後的,事故前的情況,我一點興趣都沒有),進來講一下意見而以。
lkk77 wrote:
扯到核反應爐就太過了

核事故就算800萬分之一也是非常嚴重
如你所說意外就是意料之外,至少目前還沒看到意外,就算有意外也沒核事故那麼嚴重(比起汽油車多增加的風險也不是太大)


目前全球運轉中的反應爐不到400個, 一個核電廠可能有多個反應爐, 我想歷史上全球核電廠的總數上應遠低於1000, 也許不到500, 目前己有三個核電廠有嚴重事故, 而且其中只有一個是因重大天災造成. 這樣算來核電廠發生嚴重核事故的機率可能約為3/500=0.6%左右.

大眾對核事故的容忍程度其實比您想像中要高出許多的.

用核事故來比喻確實不當, 如果油電車整體有0.6%的機率造成嚴重觸電應該沒人敢買.
  資料越找越感到很有學習價值,照前面我#100提到的英文文件名去google,會找到一份美國NFPA的油電車緊急救援的課堂版本資料pdf檔(我不知道是不是要付費,但是可以全檔閱讀或下載,若閱讀或下載有侵權,請各人各自負責)。

  它有針對普遍一般措施以及車種的特別措施。另外針對失火、泡水、以及洩漏(各種油品和電池的電解質)等狀況的救援步驟。我稍微看了一下,原則上都是車體車室大致完好的情況。遇到各種情況,都叫你說「如果可以,先照標準XXX步驟進行」(如果不可以,我想應就是自己見機行事)。然後很有趣的是,正常步驟有個蠻早的步驟是要先剪掉12V的電源,會有個標準貼紙指示救援人員剪這個貼紙處,然後要確保剪斷處不會再意外接觸形成通路。剪完後要等一分鐘(等氣囊模組放完電),然後不要去剪切高壓電池及高壓電線行經的部位。

  NFPA在前言最後一段不忘補上一段警語:This guide was developed using current fire-rescue service best practices and incorporating instructions and guidance from auto and battery manufacturers. However, due to the inherently dangerous and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rescue operations, NFPA claims no responsibility for either the manufacturer instructions contained herein, or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that may create rare exceptions to the general safety-related guidance provided.

  總而言之,很讚的教材。相關消防員真的應該都經過此類教材的訓練。
bd_player wrote:
也可以放兩個或多個相同的偵測器再串聯起來, 以每個偵測器都只有在偵測到正常的情況下才通知其對應的開關成為閉路, 只有在所有偵測器在運作且都偵測到正常的情況下形成整個迥路....(恕刪)


剛好,我是專門做容錯系統 (Fault Tolerance) 的...

備援類系統有個基本假設,就是失效的那單元,會安安靜靜的死去,而不是發瘋,然後,備援系統在一定的檢查點後,接手。
投票類的,則是多個運行,然後最後表決。但奇數個單元也會遇到死掉的狀況,因為有的棄權

更別忘了,多個香爐多隻鬼

就像 Battery ECU 聰明的在所有電池分壓點接上感應線,以確保充放電分壓正常時,也埋入了額外的高壓洩漏路徑。

無知的人,總以為人定勝天。偏偏這種工程師的傲慢,反而導致了更多的問題...

一群人攪盡腦汁拼命去找電路圖的弱點,卻敵不過電容漏液,一下子全部顛覆原本的假設! 還好 TOYOTA 的工程師沒有一堆人的無知,仍舊設計了維修插頭。

設計了「維修插頭」是何時要使用? 當然就是這種緊急狀況使用,不然咧? 吃飽了撐著拿來裝飾用?

聰明的人往往死在自負裡
raven77 wrote:
你是該多練練沒錯,油電車電動車並不是沒有安規,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那麼厲害,你要不要先去搞懂例如JIS D5305-1~3看看裡面有甚麼漏洞,或是能證明Toyota不按照安規造車,相信JAMA一定會很高興的頒一個獎給你。...(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怎麼沒有人來討論JIS D5305-1~3的漏洞呀??
不然再討論下去,也不過是兩方論點的人繼續堅持己見而已
好像沒什麼意義呀
ariete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怎麼沒有人來討論JIS D5305-1~3的漏洞呀??...(恕刪)


做工程的人, 自然知道, 根本不用去討論這

當你不符合時,根本連審驗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談銷售。

好啦~ 大家都熟知的 WiFi / Bluetooth 這一大堆的規格,一樣有規範保密、授權、... 雞毛蒜皮大大小小的規定,所以? 哪個系統沒被破解? (意思就是哪個標準沒有漏洞?)

規範是拿來遵守,與突破的。 Apple 不停的加密與鎖機,哪個版本能撐過幾個月??

車用規範有比得上航空的規範? 哪個飛機公司的飛機沒掉下來過...

ariete wrote:
不然再討論下去,也不過是兩方論點的人繼續堅持己見而已
好像沒什麼意義呀...(恕刪)


  因為各方人講的根本是不同的議題。一方(從開樓文開始)是在講救援人員要注意觸電的問題,一方拿的是駕駛及乘員基本上觸電機率很低的安全設計,你認為交集在哪裏?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