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分享一則親身經歷,幾年前跟某車廠某業代購買新車,舊車請對方估回,只見對方帶來一位同事過來給了31萬的收購價,還大力保証這是市場上最高的價格,不就幸好自己有做功課,對二手價有個底,因此拒絕該業代的出價,最後搞了半天,該業代家裡有經營二手車買賣,原來是利用職務出來找冤大頭的,真的是幸好老天保佑,後來堅持叫自己的業代找原廠二手車部門過來估,然後拿到38萬的合理價!!!!所以車子買賣保養維修真的要自己多做功課,平時上網多爬文才不會被騙,有人今天看了我的分享,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就不會上當,共勉之~
jiunyiu wrote:
我跟汽車行業沒有關係...(恕刪)
這台車假日才會出動,所以里程數累積的不多
有一陣子甚至很少開~後期我也只是在原廠做基本保養
真的要大修我還是會去外廠,這合情合理吧!
(所以我才會同意去外廠鈑烤呀,因為我不是非原廠不可)
就像你在原廠換過幾次胎~幾次電瓶?
(而且我的重點不是保養,是跟業務的糾紛)
你拿這點來質疑我!我真的很難不去聯想~你是土城廠的關係人
另外驅動程式這APP有夠兩光~
我的保養紀錄跳不出來,只能查更換紀錄
如果你有需要我禮拜一,貼最後一次保養的公單給你
(但我認為你應該查的到,只是我不是在土城廠做的,你再去調一下)
還有你怎麼知道阿誠不是土城廠員工?
我當初YARIS就是跟他在土城廠買的!
mau72123 wrote:
這台車假日才會出動,(恕刪)
我如果真是TOYOTA土城的人,我會不知道阿誠是土城的員工?
我對您怎麼用這部車沒有興趣,只是您前面說一直都在土城廠保養,但您自己秀出的維修紀錄看起來不像。拿這個矛盾問您以後,您才承認您會在TOYOTA以外的地方鈑烤,上次的維修不是在土城廠進行。這就是您所謂的「一直在土城廠保養啊」!
這位阿誠他對您有很多身分:
1. 賣車的業務。
2. 鄰居。
3. 汽車保險業務。
您出事時,他到保養廠給您意見,主要是因為他具有「3. 汽車保險業務」的身分,了不起還是因為「2. 鄰居」的身分,和「1. 賣車的業務」這個身分是無關的。
而您因為他還有「1. 賣車的業務」的這個身分,所以要他公司負責,是您把身份搞混了。
至於您說人家土城廠的上上下下您都找過........我只能說他們的服務真好,對客戶真有耐心...............
1.當初車主願意花3000元拆車回復費嗎?或是自負差額修車嗎?很現實的這台進口老車現今可見度夠稀少若外廠報價20萬,原廠服務廠絕對不只20萬,保險只理賠殘值機率是非常高的
2.營業所業務建議外修,而車主也沒去業務建議的外廠修,而是去自己朋友介紹的修理廠,砍了5萬結果品質不好,用外廠砍過價的價格回來衡量原廠應該也要是15萬然後說業務欺騙他,要求原廠服務廠負責處理外廠品質不好的地方,原廠不願意處理就改要求原廠給意思價幫忙烤漆,這個合理嗎?而業務從頭到尾有拿到啥好處?業務不過給經驗法則的的建議而車主也只採納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結果自己找的品質不好然後業務要負責?
今天若是原廠業務服務或是服務廠維修有處理不周,客訴理所當然,原廠有責任也理所當然,但現在是原廠紙頭沒名紙尾沒名,只不過是業務給了個車主也只採納一半的建議,還是車主自己的決定,決定錯了就怪被業務騙所以人家要負責給意思價烤漆,冤有頭債有主,要找也是找朋友或是朋友介紹的外廠,給建議就要負責然後找原廠來公審這事怎樣我都無法理解這個邏輯
假設,若業務沒建議外修,極力推薦在原廠拆車檢查報價,以上述邏輯,不知又會有啥故事會發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