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動科技輔助ABS,EBD,煞車力道輔助,ESC,循跡防滑系統(起步+行進),防碰撞輔助
3.被動配備輔助(預縮安全帶,安全輔助氣囊)
針對車輛安全的順序
首先,車體製造時,就該考量分散碰撞衝擊力,避免車上乘員受到第一波傷害。
第一項是最重要的,重傷致死主因。
第一道基礎保護做到可以降低重傷致死機率,再來,是
第二道防護機制,主動安全科技輔助。
由行車電腦的快速介入作動,彌補駕駛失神或操控錯誤的情形,大多數事故都是操控錯誤,未注意路況。
第二道防護機制是降低事故率。
第三道降低意外受傷率和保全身體部位,就是倒楣被撞時,可以保護駕駛和所有乘客的身體。和第一道有緊密關係。
總結:
第一道沒有,會晚七天回家就算了,
第二道也沒有,那就比其他人更有機會領保險理賠。
第三道還沒有,可能有很高機率領身障手冊,或者不幸大體不健全之類的。(希望不要)
所以您是單純想選那個?或者三個都想要。
補充:安全是不能選擇的,而是本來就該作的。如果車商有看到,就不要再洗腦臺灣人,硬要臺灣消費者做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