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man凱 wrote:
先佔個位置,陸續路測...(恕刪)
joseph88190 wrote:
我認為應該先捨棄插電的功能 先專注于利用回生煞車的能源 (或許可以改用電容器?)
因為充電的功能勢必要增加電池的容量 從而提高成本
例:Prius跟Prius插電差了18萬台幣 就為了多跑那18km (運醬每天都可以跑上百公里 不差那一點)
而且還要花3小時去充電 快充也要1.5小時 同時也會影響電池壽命
Prius有沒有插電主要是電池不一樣,這就造成很大的差異。
插電版的鋰電池雖說電容量真的很大,但最大差別是它可以做深層充放電,而一般版鎳氫電池則不能這樣做。
好處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能量空間變得很大,減少更多能源的浪費。
(有開油電車跑過長下坡的,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這不能用「多跑18km」來一概論之的。
(其實也不只18km...其他像光加油一次可能3個月到半年內都不用再去加油這一點,就是其他汽柴油車種車主無法想像的事情)
而且PHV並不是很適合營業使用—除非到處都有公用充電站讓運匠壓低用能成本,不然運匠買Prius會是更划算的選擇。
這種車款比較適合中距離(每日50-100km)通勤上班族使用。
另外Prius PHV並不支援Mode 2以上快充,最多就mode 1的220V 10A。因此也沒有你說的電池壽命疑慮。
另外能插電,不代表一定要用大電池(雖然目前看來這是業界趨勢啦...隨便就動輒PHEV40、50,現在還有60甚至號稱100的怪物出現...)。
樓主的作法已經有在妥善回收制動時的能量,改用電容器個人也不覺得會有更大的幫助,搞不好反而讓成本更高。
如果還要榨出更多的能量來回收利用,從Honda放棄IMA這件事上,大致也可以看出來要怎麼做...但這又是成本三級跳的事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