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豐田Altis底盤照片


jimmy6777 wrote:
原來01汽車版個個都...(恕刪)

看見識吧
沒知識沒見識就如閣下所謂
barbielinda wrote:
抄一下雅虎部落格上 ...(恕刪)

我還是很想知道Fiesta用同樣的懸吊, 粗細看起來也差不多, 板件厚度也差不多
為什麼沒人說他操控爛?
是因為不說altis爛就表現不出自己專業? 還是說fiesta爛就是不專業?
(其實有啦, 我有發表過文章說fiesta後懸吊太軟, 高速不是很穩定)
合理的懷疑yahoo那篇也是嘴砲文....

另外, 我家有toyota早期用多連桿的2代camry, 底盤結構就像前面有人貼的1999年corolla
2代camry操控好嗎??
爛到爆炸, 就算我心臟夠大顆, 它過彎也只能無只盡的推頭, 完全沒辦法發揮輪胎抓地力
altis 10.5代操控再怎麼爛也不會比當年的camry爛

meridian wrote:
Fiesta 4D車...
所以我很好奇樓上那些底盤達人到底怎麼看出Altis懸吊很爛?(恕刪)

吃飽沒事去拆車場看看別的車的扭力桿有多粗
尤其特別去注意美國車
扭力桿注意多粗外記得查鋼質強度剛性

這Altis底盤怎麼沒噴塗防水防撞的膠泥
那米白色是防水膠嗎?...就這麼'準過去'...

barbielinda wrote:
抄一下雅虎部落格上 , 排行第一的 ALTIS 後懸吊分析文章

Toyota Altis的後懸吊系統採用非獨立式的拖曳臂懸吊,但其所使用的材質、剛性都極為單薄(類似單薄鐵片凹成[ 字型),實際駕馭時,車尾容易發生不預期的拉扯擺動,甚至是非預期的甩尾現象。
據資深技師表示,Toyota Altis所採用的這套後懸吊系統,只要左右輪受力不一,比如壓到路上的小石頭或是路上的人孔蓋,其後軸便會產生左右搖擺的現象;當實際駕駛時,只要駕駛人時速稍快,很容易發生不預期的甩尾現象。而當這款車型上市時,Toyota原廠便在國內媒體的詢問下,坦誠這款車型後軸設計是因為節省製造成本所致,
...(恕刪)
Toyota Altis 一代就發現這問題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還不改
當年試車撞車車內記者還受傷,
不當回事,朽木

meridian wrote:
我還是很想知道Fiesta用同樣的懸吊, 粗細看起來也差不多, 板件厚度也差不多
為什麼沒人說他操控爛?
是因為不說altis爛就表現不出自己專業? 還是說fiesta爛就是不專業?...(恕刪)

這差不多那差不多什麼都差不多,那討論什麼?
國產車可以台北跑高雄,雙B也是,差不多嘛...

又在比同級車輕那麼多?請查點資料好嗎?civic都比他輕 真受不了 整天亂扯車輕

tk119 wrote:
原來豐田的省油是這樣...(恕刪)
hungmichael wrote:
T車廠最有名的LEAN production...(恕刪)


題外話
LEAN是LEAN PROCESS, OPERATION
不是LEAN MATERIAL
是減少流程的浪費
而不是減少物料的成本
若是要討論到對於物料的改變
可參考VAVE

safirous wrote:
拖曳臂並非不好,一般通常用於前後軸距較短的車輛,也就是小型車,若用在中、大型房車就不那麼適合,輪胎拉扯不受控的情形會明顯點。
關於改避震器操控就會好?固然操控性好的車輛底子多半硬朗,然而把懸吊改硬不表示操控就會好吧?這涉及計算幾何力學與材料應力的的精密學問,一經變動輪胎的傾角束角甚至得跟著重新計算調校,豈是換避震器可以解決?若然,則所有車輛賽事全改死硬避震即可,何須養一堆工程師調校底盤了。


有點矛盾的論點喔
軸距短的車比起軸距長的,車尾會靈活敏感幾乎是定律,物理特性阿
你卻又說軸距短的反而適合用容易發生不受控的拖曳臂??
這樣不是惡上加惡嗎?
因為他們看到t牌就會喊爛 那幾張底盤圖如果貼上來說是小肥的 馬上一堆會說好精緻好安全的底盤

沒辦法~~

就像硬要說altis偷輕車輕 殊不知civic還比他輕

meridian wrote:
Fiesta 4D車...(恕刪)

朱八屆 wrote:
http://m.a...(恕刪)


小弟我的k9 雅哥 2000年的 目前 公里數 25萬左右 前雙A臂 後5連桿 全車底盤三角架連桿都還是原廠的 沒有壞過 壞過的只有 方向機拉桿 方向機和尚頭 三角架和尚頭 傳動軸 這些東西每台車都有 維修費用A臂多連桿比較貴 這在我的車上不適用 因為我花不到這邊的錢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