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真的賣掉2000台,也不算少了2016年度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 一般進口轎車Top 10和泰大概不想讓CHR賣80w上下那種價格,打到自已的國產車,因為國產車比較好賺吧RAV4因為定位的關系,80w價格不會打到自已的國產車,但CHR會所以把CHR當精品賣,量少單價高,這樣才能利潤最大化誰叫網路關注度那麼高,和泰當然敢開這種價,不然大家罵一罵,看最後價格會不會降低…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wrote:一年真的賣掉2000...(恕刪) 只能請銷售龍頭公佈車款的撞擊測試成績起帶頭作用了,不過應該很難,去和泰買車的人沒人在意這個仙塔已經夠住人了,再來一個CHR看能住多少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wrote:一年真的賣掉2000...(恕刪) 一年預定額度二千台一個月不到二百台分配價格區間破百萬來看求的是最大利潤購車時這折扣恐怕是沒餘裕了, 車商賭的是會有人上門買台破百號稱可以省到1.8以下牌照燃料稅的車款購車人這下的期望或許是都破百了, 一個拔配備都不要拔可以嗎? 破百2WD起碼附上, 不過以車商思考應該很難
和泰進口這輛車的目的,追求的自然是利潤最大化:只要還有錢可以賺,哪怕只是蠅頭小利,也不能放過。算盤撥一撥,這輛車需要利用某些台灣特有的【非牛頭牌不買】之潛在車主戀車情節,繼續挖出他們口袋中的鈔票。定價策略與超跑沒有兩樣,就是雖然買主有限,但只要售價夠高,那麼只要賣個幾輛就可以損益兩平,甚至開始產生利潤了。一輛一億元的超跑,貿易商只要賣個一輛就可以回本甚至產生利潤了,同樣的邏輯,這輛1.2的小車,價格訂成天價,只要能夠吸引到幾個有戀車情節的潛在車主,那自然就能產生利潤,和泰又何樂而不為?
icchenk wrote:看來rav4要繼續熱...(恕刪) RAV4和CHR的客層不太一樣,會買CHR的應該不太在乎後座空間。RAV4 2.0/2.5h都不是新引擎了2.0的6AR新引擎聽說相當省油RAV4就是不給。。。CHR 1.2t兩人用,空間剛剛好進口車的渦輪引擎,不拿來改不然要幹嘛?
小客5509 wrote:嗯, 看來進量配額...(恕刪) 汽車零件副廠(AM)應該是不會為了那一年區區幾樣的零件需求,去花大錢開發模具壓鑄零件,因為無法回本。因此這些稀有的進口車,零件還是要靠母廠飄洋過海而來,維修上既耗時又花錢。其實很多進口車最大的利潤就是靠著日後的維修而來,經營手法與賣印表機的沒有兩樣---一台印表機連同墨水夾賣1400元,而日後一個電池大小的墨水夾,卻要價950元,且規格特殊,無其他墨水夾可資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