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ofgod wrote:
恩...
不好意思...
您第一篇文章是說除了氣囊外的結構,
"美國1992年規定每台車都要有雙氣囊,那麼美系國產車,也就是15年前的台灣福特有幾顆氣囊呢0顆"
這似乎不是討論範圍。
"美國之前法規就規定車身保桿要有內鐵,那我舉個例子之前炒的火熱的,台規的WISH請問有內鐵嗎?"
日規wish有內鐵嗎?
"喜美五代也就是K6美規手排款式,請問那顆變速箱,台規有嗎?"
"RX8在日本美國幾匹?台灣閹割版幾匹呢?連變速系統都不同"
這是我沒有理解清楚您對結構的定義,我以為結構不包括引擎和變速箱,先和您道歉。
"最新的例子:請問台灣最新大改版阿提斯跟美日歐規除了氣囊數外,還有哪裡不同呢?ANS:底盤與引擎"
恩...引擎不同大家都知道,底盤到底哪裡不同?這我真的不懂,還請您指教。
謝謝 .....(恕刪)
氣囊的部份超出討論範圍在此致歉
我之前的前提是認為台規跟歐美日規的車都一樣是自欺欺人,所以舉出台美內鐵的部份就不一樣
另外再多謝您補充日規跟美規之間的其實也是不一樣的,多謝您幫我強調我的論點
復次 依內鐵的例子,請問那我就是不是回答了以上諸位的問題了
至於您提到關於結構的例子,如果您認為所謂結構就只是很空的一個車架〈其實也是不一樣〉,鄙以為並不適當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天窗。天窗的設計加重車身重量,在配重上也有影響,在過彎時的車輛循跡性會比無天窗版
來的難以控制,就連碰撞車禍時形變的量與程度都不同,請問這算的上您結構的定義嗎?
如果能影響車身形變的東西你都不算上結構,那什麼國外標配ABS還有整個懸吊系統就也別提了
bowofgod wrote:
引擎不同大家都知道,底盤到底哪裡不同?這我真的不懂,還請您指教。
套句您對引擎認知的邏輯,那麼底盤不同大家都知道,但你又偏問我到底哪裡不同?
我想若要細細仔細解釋自然是沒問題,
能否請你弄來9與10代的底盤,我勉強耽誤自己休息時間且不跟您收費,好好為您上一堂底盤與懸吊的基礎知識
還請您做好準備後跟我約時間,我會把家裡車庫空出來
KaoSC wrote:
2. 美國並沒有Wish,所以美國的規定對她也不適用。
這點是我疏忽抱歉。不過美國輛輛民用車都要有內鐵,這點台版跟日版很多就不一樣了,
復次 我也足夠證明我的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