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豐田車系hybrid車款掃盲Q & A


ragexyz wrote:
不過一樣是油電車
怎麼這些問題在2011年Honda Insight Hybrid 1.3時怎麼都沒人想問
?????????????


因為Honda的IMA系統沒有純電行駛的能力, 電動馬達完全是輔助的角色, 自然不會衍生出一堆疑問
關於Q7 (2) <確實有部分鋰電池模組因為電壓較高,內部的電解液是有機溶劑,所以過度充電或是穿刺變形,產生高熱會有著火的危險。這種問題反而不會出現在較低階的鎳氫電池 >

為避免大家誤會--->認為所有鋰電池就是不安全, 鎳氫NiMH電池較低階就更安全

個人有些補充

1.目前俗稱鋰電池,包括多種: 鋰鎳LiNiO2, 鋰鈷LiCoO2, 鋰鎳鈷 LiNiCoO2, 鋰錳LiMn2O2, 以及目前最瘋的
磷酸鋰鐵LiFePO4. 在產學界均追求與開發: 安全性第一, 環保性優先; 再考量製造成本, 循環壽命, 能量轉換率 以及能量密度最優的電池.

其中的磷酸鋰鐵LiFePO4電池, 因氧原子和磷形成非常非常強的穩定化學鍵, 是目前公認安全性優於鎳氫電池, 在高溫測試,在短路測試, 在過充放或穿刺擠壓變形測試: 皆不著火,不爆炸的, 其它在 儲存自放電率, 電池記憶性, 循環壽命, 能量轉換率及能量密度等, 皆大幅優於鎳氫NiMH電池,

只有一項就是磷酸鋰鐵LiFePO4電池較貴.(ps 最近這半年它的售價漸下滑), 不久的未來toyota就會採用

在美國就有位自己DIY加掛一套OEM HV 鎳氫NiMH電池, 因過度充電而爆炸





2.至於去年中GM volt 在NHTSA撞擊測試3週後自己燃燒, 經証實是水箱液流到破裂的鋰電池組中而導致短路使旁邊管線起火自燃, 後來雖然加強改善了, 但是套句有位已訂購2012 Prius plug-in 而不買GM volt的一位老美的話: Quality and duration, 那是設計及組裝問題, 而非磷酸鋰鐵電池安全性差的問題

Thanks


5epa wrote:
關於Q7 (2) ...(恕刪)


感謝5epa君專業的補充。如果您許可的話,我希望能將您所述增補到原A7下,還請告知您的意思。

另追加Q11:

Q11:油電車加速器(油門)放掉引擎就熄火,加速器踩深一點又重新引燃。像這樣反覆熄火啟動,不會讓啟動馬達和12V電池加速衰退損壞嗎?
A11:(1)豐田HV車上沒有一般的啟動馬達。需要引燃ICE時,它是以MG1推動引擎動作來發動;除了點燃引擎的時機外,MG1也常要帶動引擎運轉(非點火),在整體行車過程中更是經常處在運轉狀態下,因此其「啟動引擎」動作根本只是其常態動作下的一小部分,並不會因為要頻繁啟動引擎而增加MG1的工作負擔。(2)MG1在驅動引擎使其點火時,係由HSD電池提供電能,並非12V鉛酸電池,是故其點火動作並不會增加鉛酸電池負擔。
對CAMRY HYBRID越來越有興趣
有幾個問題想請各位幫忙解答一下

1.CAMRY HYBRID吃什麼樣的機油比較好(幾瓶?),對偶爾會熱血一下的駕駛方式來說(想自備機油回廠)

2.油電車行駛幾公里第一次換機油,那之後都是一萬公里換一次嗎?

3.油電車要怎麼馴車?
打個比方:純汽油好像是在未換過機油前不宜讓引擎轉速超過4000轉或太高速行駛,換過第二次機油後也就是行駛超過五千公里後就可以拉轉速、油門逐漸踩到一拜馴車(印象中是這樣....不知道正不正確)。

懇請解答
謝謝
一步悠然,一世逍遙。 Z的個人網站:http://zerozlin.blogspot.tw/
1.CAMRY HYBRID吃什麼樣的機油比較好(幾瓶?),對偶爾會熱血一下的駕駛方式來說(想自備機油回廠)

機油在台灣來說,其實是個很玄的學問,
汽車吃摩托車機油有提到,國內常見的機油番數為5w-40


meridian wrote:
美國德州夏天的時候比台灣還熱, 不過人家Ford建議用5W20機油哩
緯度跟台灣差不多的墨西哥, Ford的車一樣是加5W20機油哩
台灣還在加5W40甚至還有人加5W50
5W30以下被視為妖魔鬼怪, 到底是誰在帶頭作亂的? 舊觀念該改一改了吧??

PS: 我的車也都是加0W20到5W30這幾種黏度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mazda3的使用手冊, 機油的選擇, 看到適用範圍沒有?
120F以內都可以用5W20, 120F是48.89C咧




不免說台灣的用油習慣有的特異。



2.油電車行駛幾公里第一次換機油,那之後都是一萬公里換一次嗎?

我覺得跟正常汽車使用上無異。
如果長期間行駛市區,反而可以延長換機油的時間,
引擎作動的時間可能會相對較少,而且負荷沒這麼嚴重。


3.油電車要怎麼馴車?
打個比方:純汽油好像是在未換過機油前不宜讓引擎轉速超過4000轉或太高速行駛,換過第二次機油後也就是行駛超過五千公里後就可以拉轉速、油門逐漸踩到一拜馴車(印象中是這樣....不知道正不正確)。


其實訓車在現代的工業技術來說,
我覺得有點多餘。

訓車的問題在於磨合公差,
實際上現在的CNC工業技術來說,已經把公差幾少到只有幾條,
和以往比起來其實進步很多。

再者,
每台車在出廠前都會經過出廠測試,
也就是不斷反覆的拉轉引擎,甚至用最高轉速運轉十餘分鐘,
我認為只要遵守引擎工作的溫度規範,

引擎沒有這麼脆弱一踩就爆炸的。
給你參考一下。

kengming wrote:
我想換車

李箱放得下我老媽的輪椅嗎? 或著是 prius 五門較適合 重點是輪椅...(恕刪)



如果有空間需求
建議緩緩

現在才是Toyota綠能元年,以下報導

Toyota 綠能元年,Prius家族加入陣容

我試駕Prius3代也同樣覺得行李箱不敷使用

欣見未來Prius家族更齊全!

尤其電池體積更小,空間更大的七人座Prius α車型

值得一等

但是只怕

這可能要“綠能3年”才有眉目......



visit1992 wrote:
1.CAMRY HY...(恕刪)


車子是沒這麼脆弱沒錯

可是在磨合期間過度操車似乎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

因為我之前看過汽車雜誌介紹BMW M3時,測試新車,上頭有說原廠工程師建議在磨合期間不要讓轉數超過4000還4500轉(有點忘記建議轉速值)

一步悠然,一世逍遙。 Z的個人網站:http://zerozlin.blogspot.tw/

ZEROZ wrote:
對CAMRY HYB...(恕刪)


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好了,
日本原裝進口的油電車所加的是0-20w機油,
世界各國的手冊也都是建議加0-20w機油,
但我國國情特殊,之前只有少量油電車車種,
不會為油電車採購0-20w專用油,
所以原廠給你跟Altis用的5-50w機油,
那機油貴又不好用,所以多數車主自備機油,
大宗為0-20w,5-20w,0-30w等,
其中以0-20w評價最高,提供給你參考,
ZEROZ wrote:
對CAMRY HYB...(恕刪)


1.前一代的四缸camry美國toyota是宣布適用0w-20機油,非嚴苛條件下可以一萬英里再行更換機油。至於這一代的,我還沒看過資料。

2.行駛多少里程換機油請以原廠手冊所載為準。

3.一般所謂「新車磨合」是個有點模糊的概念。其操作定義泰半不外乎新車階段(e.g.里程1000 km以內)避免急加速、引擎勿超過多少轉速、避免長時間以相同速率行駛。前兩者主要是要讓引擎磨合,後者是要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檔位,致使其它檔位無法充分磨合。引擎磨合一節眾說紛紜暫且不提,但在變速箱磨合方面,豐田HV係E-CVT裝置,實際上僅有單一檔位;而且即使在相同速率,由於HSD系統會自動調整運作狀態(註),因此ICE與MG1轉速也會有所調整,連帶地太陽與衛星齒輪的轉速也就會有所變化;如此,環齒輪與衛星齒輪間的相對速率也會有所變化。那麼,不就已經算是「各齒輪都會在不同個別/相對轉速/速率下磨合」了嗎?因此個人認為,豐田HV新車,especially in Taiwan,並不需要注意「避免長時間定速行駛」此一守則。

註:這種情形在台灣這種多山的路況中更明顯。即使是國道開定速,ICE轉速差異還是很明顯。
好文+1
本來以為已經了解不少
看了發現不知道的其實更多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