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開 VIRAGE的,比較喜歡操控的感覺,對於TOYOTA的車並不太恭維。
當初太座在選車時,有幾台做比較:如SWIF、YARIS、COLT PLUSE這三台。
鈴木的車率先被我剔除,不是他不好,而是有一些朋友是開swif告訴我有一些小毛病,加上車商讓人感覺有問題,為了日後維修的問題,所以我一直跟太座說不要這台;
COLT PLUSE空間感不錯,加上我原本就是開三菱的,所以對此廠牌頗有好感。但我較不能接受的是他是用舊LANCER引擎,還在用單凸輪軸,其他我都能接受,我也這樣跟太座建議;
YARIS幾乎沒有置物空間,並無法放很多東西,操控性上我也覺得普普,至今我都很少開太座的車。
太座的想法很簡單:車型上比較喜歡swif,但在我強烈反對下他就剩另兩台做挑選。相對於colf pluse,YARIS可愛多了,再來,他只要車子會跑就好,也不飆車、不玩啥過彎的~重要的是維修上相對是便宜就好。
所以最後是選擇YARIS,而太座的邏輯就是:因為它比較可愛。我覺得她喜歡,開起來快樂比啥都重要。
這四年來,雖然此款的引擎、操控‧‧等不是說多新多好,但對於每日用來上下班、不開快車、好停車、維修相對便宜、車廠親切‧‧‧等,這台的確就夠了。其實會提到保養費的問題,TOYOTA的保養費的確便宜很多。每回我進三菱原廠保養,沒搞個三千勢不罷休一樣,但YARIS經常1500就結束。
另外提到主、被動安全問題,在國產1.6以下的車,很難找到可以有多好的配備,除非有更多錢直接升級進口車,但我們只是一般上班族。
台灣的車市不像日本‧‧等人口較多的國家,加上台灣有相當多的技術受限於別國,所以車廠在攤提上應該也不會比在日本國內便宜到哪。加上日本政府鼓勵換車,年限一到就換部車開,有懂日本的應該都明白我在講啥(我在日商上班)。
日本經常應該說習慣性的把最好的技術先留在國內,這其實是有邏輯的。因為新技術、新東西在尚未經過多方驗證就外銷,到時在商譽上會有更大影響。所以先把新東西留在國內,若有啥問題發生,也好就近解決。至少我家公司是如此的想法。
最後,主被動安全是很重要的,平常最好都不要使用到。但車廠在這十幾二十年來也是有在進步。比如早期國產車還會將 碟煞 列為廣告,後來ABS、氣囊列為選配到如今早已是標配‧‧等。
車商是商人,他不是做慈善事業的,他必須要向股東負責。在日本也是如此,當別車廠有這東西時,為了競爭,它也會努力將它列為配備內,只是國產化的車受限很多因素在推進的時程沒那麼即時。
就如同如果所有主被動配備在國產化後,一台1.5的車要到70~80萬,你還認為會有多少人買嗎?而車商當然也肯定會想讓它的車賣更多,但又希望成本能不要那樣高,也就只好捨棄一些配備了。沒辦法,在台灣開生產線應該比在日本開一條要貴些!?因為台灣一年總銷售量不像日本那樣高,攤提上就是個問題。加上在台灣代工製造的車又沒另外外銷到其他國家(縱使想這樣做,原始車廠一定也不願意,除非你是分公司)。
YARIS在我認知,她是一台太座喜歡的車,雖然他之於我不是那麼的喜歡,但就是一台代步的工具。當我開這台車時,很自然的我會變乖一些,不會想要大腳下去,但仍能平順的讓我到我想要的目的地。
優點: ? 爽一點? 快0.幾秒?
缺點: 貴一點,重一點, 複雜一點, 維修難一點
換台車比較實際,你可能不適合開Vios. 整個差太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