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altis1.8E重複跑大禺嶺到合歡山莊(松雪樓)約3趟

我的prius引擎和馬達的規格是下列的數據
引擎最大馬力 99hp/5200rpm
引擎最大扭力 14.5kgm/4000rpm
馬達出力 82hp/21.1kgm
最大的綜效馬力輸出是134hp
馬達為何沒有最大出力值呢?
據我的瞭解是馬達一轉動就是全出力也就是82hp/21.1kgm
prius是重度油電車,是以馬達為主,需要高速或急加速時才加上引擎的出力
基本上由電子油門控制馬達的轉速透過e-CVT(行星齒輪)控制速度再加上引擎的出力加速
所以PRIUS的最大的綜效馬力輸出是134hp,
最大扭力 21.1kgm 加上約7.5~10kgm(引擎),約28.6~31.1kgm
這個數值稍遜於FOCUS TDCI
而因為以上的配置很有趣的是開起來,PRIUS的時速越高時扭力輸出越高
以上是我開了七個月的PRIUS的心得以及對它的了解
解釋這麼多是為了避免有些大大以引擎車的經驗產生不必要的誤解避免筆戰
回到正題,我的經驗是三個大人加行李跑武嶺和合歡山以及新中橫塔塔加
我的PRIUS用POWER MODE 一點都沒有爬不上去的感覺,反而是油門越催越有力
油耗是5.2~5.8L/100km(因為下坡完全不用耗油)
至於和柴油車的比較,因為小弟只開過貨車,這部分沒有心得
雖然我的prius辦到好要130萬,比一般國產的2000~2500cc還要貴
但是給我的駕駛樂趣卻不少,我決定我的下一部車仍然是油電車!

ms300d wrote:
高山跟渦輪真的沒關係嗎 ?
我上武嶺的經驗 汽、柴油 車輛及機車及人力 都有過
開汽油車也被 高麗菜車 電過 (高山氣壓非平地,遇過的人就知道)
得到的心得 柴油渦輪車 的影響最小

1個大氣壓力 = 1 個 bar
柴油渦輪 = 1.6個 bar 以上

對比條件 :
-------------------------------------------------------
自然進氣車 VS 柴油渦輪車
0.7 ~ 0.8 bar (高山症) VS 1.6個 bar以上

-------------------------------------------------------------(恕刪)

不完全對

一般平地這樣是沒錯
但是用在車上就不對

NA 車最多到 0 Bar 因為你沒其他裝置幫你加壓 從引擎發動開始就是負壓的
如果是正壓的話 你車子的油氣是往外噴 而不是引擎把外面空氣吸入燃燒

Turbo 車上面顯示 0.7Bar 是在一般的 大氣壓力下 再加 0.7 Bar 的意思

oneman8713 wrote:
要100公里直上合歡...(恕刪)

100公里上合歡山??
哪個路段??很難吧
我的車是雙增壓
開山路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耶
感覺跟平地差不多
Phenix wrote:
不完全對一般平地這樣...(恕刪)



感謝 Phenix 大 指正

對比條件 :
-------------------------------------------------------
自然進氣車 VS 柴油渦輪車
0.7 ~ 0.8 bar (高山症) VS 1.6個 bar以上

比較完整沒錯

對比條件 : 主要是簡單說明渦輪車被高山症影響遠小於自然進氣車的原因

以我開汽油車上山被 高麗菜車 電過 的經驗

解除自然進氣車主 海拔3000m以上 動力怪現象 的疑惑
都是自然現象,請勿大驚小怪!不要氣餒 一切回到平地就好了
我想樓主應該要找個人

坐在引擎蓋前

拿著純氧罐

往引擎室內噴

保證動力十足阿...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吳隆繩 wrote:
100公里上合歡山??
哪個路段??很難吧
...(恕刪)


彎路多要看路段
昆陽停車場3091m 前那段直路 可超過100公里沒問題

ms300d wrote:
感謝 Phenix 大 指正

對比條件 : 修正
-------------------------------------------------------
自然進氣車 VS 柴油渦輪車
0.7 ~ 0.8 bar (高山症) VS 1.6個 bar以上 +再加高山氣壓0.7 ~ 0.8 bar

比較完整沒錯

對比條件 : 主要是簡單說明渦輪車被高山症影響遠小於自然進氣車的原因

以我開汽油車上山被 高麗菜車 電過 的經驗

解除自然進氣車主 海拔3000m以上 動力怪現象 的疑惑
都是自然現象,請勿大驚小怪!不要氣餒 一切回到平地就好了



有點越描越黑的感覺

正確的說 應該要講 進氣壓力 0.7~0.8Bar

高山上的氣壓本來就比平地少了

渦輪車的影響會比較少 是ECU 接收到 含氧感知器 的氧氣量不足
所以會依照實際進氣量進行供油補正

所以渦輪車在高山上的發揮 引擎輸出會比較足

至於 自然進氣車 因為進氣的部分完全就是靠引擎的負壓在吸氣
高山上的空氣含氧量 又比 平地來的低 所以在吸氣不足 又沒有其他輔助手段幫助吸氣的狀況下
自然進氣車在高山上的引擎輸出自然就要打折扣
假設 進氣在平地是1 引擎輸出是 1 那結果就是 1 * 1 = 1
但是在高山上 大概只有 0.8 那結果就是 0.8 * 1 = 0.8

如果是手排車還可以靠固定低檔位來拉轉速 還不至於很無力
自排車(尤其是CVT變速箱的) 因為不太能固定檔位 所以本來能夠拉轉的也沒辦法了
特別是4速自排的會有這種感覺
打3檔 沒甚麼力道 打到2檔 力道是有了 但是速度上不去之外 引擎轉速也會飆得很高
Phenix wrote:
有點越描越黑的感覺

正確的說 應該要講 進氣壓力...(恕刪)


感謝 Phenix 大 告知

高山進氣壓力 和 高山大氣壓 真的不一樣嗎 ?

------------------------------------------------------------
Phenix 大 下次改開渦輪車上山 感覺超讚 一路暢快

就完全不用管 手排 自排的問題
ms300d wrote:
感謝 Phenix...(恕刪)


高山大氣壓 指的是 山上的氣壓
進氣壓 指的是 引擎進氣的壓力

用語不同容易造成誤會

一般平地 我們會講一大氣壓 但是在車上而言 如果是 NA 車 那個壓力就是負壓
如果是 Turbo (或是機械增壓)車就是正壓

那個基準值其實很容易懂
NA車一輩子不可能正壓, 所以給 NA 車裝上渦輪表 會看到表上當你踩油門的時候 指針跑到0 bar 就不動了
Turbo 車當你開始踩油門的時候 就會看到渦輪表上的指針 開始跨過0bar 的位置 開始增壓了

所以很多Tune Turbo 的 會在意甚麼時候 轉正壓 那代表 渦輪開始出力了


我自己是開 Volvo 850 Turbo 的 ~
爬山很輕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