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買了Camry 3.0,當時的考量就是1. 不想花太多時間照顧車子. 畢竟維修點多. 零件供給量多便宜.2. 不想當Camry 2.0的白老鼠. 國外的Camry都是2.4. 當時Camry 2.0還有待速引擎抖動的問題.3. 聽說Toyota大多省油?4. 安全, 車身大, Framework能提供一定的潰縮緩衝. 當時6氣囊還不是那麼普遍.勉強2顆將就5. Toyota的企業聲譽算是不錯的. "Toyota way"我也看過.也很尊敬Toyota對品質的追求. 感覺上Toyata的車子比較不會call back.7年下來, 在此時review當時的決定.1. (做對了). 的確維修不貴. 說真的. Toyota的老技術也沒有太多問題. 車子問題少2. (做對了), Camry 3.0引擎聲非常小. 加速也輕快. 到現在還是很優秀.3. (錯了). average 8.3km/l. 不省油. 不管怎麼輕踩油門,就是這樣的水準.4. (錯了). Toyota似乎從沒把安全當first priority. 7年了.國產全車系依然還是只提供2顆氣囊.最近竟然還把ESP列選配? 身為台灣最大的車廠. 從沒有想要以身作則.只想作cost reduction賺錢. 我的built-in DVD player買來後從沒有用過. ESP到是在高速公路動作過2次. 都是在大雨路滑沒有預料的狀況下發生. 讓我躲過兩次追撞失控意外. 無法想像沒有ESP的車子怎麼有人敢開? 這7年來, 請問Taiwan Camry 2.0/3.0 NCAP撞擊幾顆星?我相信台灣Toyota總經理自已也不知道.5. (嚴重錯了), 一共有兩次call back, 一次後車廂異味,一次前座安全帶固定器脫落. 老實說這兩次call back贏得我的讚賞. 但是這次的Toyota煞車問題暴露一個嚴重的誠信缺陷.這些地雷"Toyota knew, but don't tell you".一年來的暴衝,最後都只是責備用車者裝上腳踏墊. 都是客戶的問題. 這個警語不但貼在車子. 連提醒回廠保養的通知書每一年都沒有漏過. 就機率而言, 全世界的車子都用腳踏墊就只有Toyota的會出事? 完全沒有把用車者的安全當一回事.當Toyota選擇背叛他的客戶. 如何要求客戶不加以苛責?相信其他車廠也可能有類似隱匿安全事件的做法. 我很希望美國能夠提起巨額(百億美元)集體訴訟賠償. 讓所有的車廠清楚認識到,隱匿實情置用車者性命不顧的下場就是這樣. 車子壞了再買過就好. 命只有一條. 如果這次事件可以讓所有車廠重視用車者的安全. 那真是全民大幸.
ch_w wrote:7年前我買了Camr...(恕刪)相信其他車廠也可能有類似隱匿安全事件的做法. 我很希望美國能夠提起巨額(百億美元)集體訴訟賠償. 讓所有的車廠清楚認識到,隱匿實情置用車者性命不顧的下場就是這樣. 車子壞了再買過就好. 命只有一條. 如果這次事件可以讓所有車廠重視用車者的安全. 那真是全民大幸. 心有戚戚焉心有戚戚焉啊
to:*柳小丁請問跟NEW WISH同等級的MPV國產車有哪一台有五速變速箱(至少我購車名單內的馬五跟幸福力都沒有)有哪一台有媲美跑車的超控性(依然沒有)至少保麗龍保桿在WISH車上我還沒發現也還沒看到哪台WISH在路上橫衝直撞就是了...
前兩部車是 RENAULT 和 CITROEN,從來不把TOYOTA列入購車的選項。前年打算換車時,只考慮國產車(之前的CITROEN維修點真的太少了,很不方便)從LIVINA 1.6看到OUTLANDER 2.4(必須是高底盤,因為出入家門的短斜坡落差極大)再爬此用車者的論壇,結果發現當時組裝還是問題多多,只好再等待,不久聽聞 RAV4 要進口,常在網路關心它的動態,收集了諸多訊息後,等它發表發現比之前預估的價位更便宜,接近同等級的國產SUV價位,經過看車、試乘就下訂了。1.價位合理2.進口車的品質(跟LEXEUS同製造廠)3.維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