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來這「咒罵」的人,有幾位是T牌車主呢?


Delavi wrote:
當然確定!!您說的不...(恕刪)


本人僅舉出手邊美規本田車和國產本田車之不同處的疑惑~倒也沒說這就是"偷工減料"...
別想太多~我不也說"關於這方面資訊~其實在下頗希望有待過車廠的網友們願意多提供一些"~??
當然~若您根本也不清楚~或牽涉到所謂機密~那在下絕對尊重您的發言權...



gti6 wrote:
我只知道其廠內絕大部分的熔接工程...
不知道的就不要隨便下斷語喔
...(恕刪)


暫時找不到自己車子的資料~但轉PO一張國產K8與美規CIVIC後樑差異處:

後樑而已~有哪裡不同~?? 轉接座跟直徑...
為啥要有"轉接座"~?? 本體規格不同~? 孔徑孔距不同~? 還是裝好看的~?
在下沒不知道就"下斷語"~~反而很期待有人能舉出其他資訊~而非也是嘴巴說說...



sternly wrote:
你確定?? 我只知道老是用"聽說"的邏輯來討論的人...
嘴砲跟有真憑實據的討論 只差一線之隔 但是你...感覺差太多了!!...(恕刪)


不知道你想討論啥~? 討論同車種之國產車和進口車結構100%相同?
倘若是如此~在下也很希望能獲得這方面資訊~~
要做良性討論也好~要玩吐嘲嘴砲也罷~~總要有個明確的重點跟清楚的邏輯~~不要只是上來湊人數...



ThomasLin wrote:
就算真的待過車廠,能真正知道國產跟原廠差異的人真的不多...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網路上最喜歡講的就是偷工減料,到底偷了哪裡減了哪裡...這種說法依然繼續流傳下去。(恕刪)


到底是哪隻眼睛看到本人說"國產車偷工減料的"~~???
在下僅是舉出同款車 不同體質的例子罷了...
到底這些差異點在哪~? 也是在下極欲了解的資訊...您能提出數據或圖片嗎~??
您不也說:
至於美規日裔車跟國產車有很多地方不同,詳細的細節我不清楚,但我曾經有在另外的討論串提過,不同的安全法規就會有不同的規格出現,台灣已經改走歐洲安全法規了,很多東西就會跟美規不一樣
那...是否呼應在下前面的疑惑~同款車 體質還是有不同...



-Azure- wrote:
暫時找不到自己車子的資料~但轉PO一張國產K8與美規CIVIC後樑差異處:

光後樑而已~有哪裡不同~?? 轉接座跟直徑...
為啥要有"轉接座"~?? 本體規格不同~? 孔徑孔距不同~? 還是裝好看的~?
在下沒不知道就"下斷語"~~反而很期待有人能舉出其他資訊~而非也是嘴巴說說...


三陽所生產代工的喜美車系
K6,K8的車體剛性跟美規車型有著相當的差距
這點有在玩車的人確實沒有不知道的
(例如國產版改懸吊卻不裝後下拉便易撕裂板件.....等)
國產車偷工減料的耳語
幾乎都是由此而來

可憐的是
其他無辜的車廠,也因此一同背上了臭名

感覺你的心態就好像是:
我家鄰居小孩不學好當小偷被你抓到了
但我家小孩因為跟鄰居小孩很要好
所以你跑到我家來指責說我的小孩一定也是共犯.......


-Azure- wrote:
光後樑而已~有哪裡不同~?? 轉接座跟直徑...


前後防傾桿的尺寸
本來就隨車型式樣及定位會有不同的搭配
這應該是常識吧

GOLF 1.6/2.0TDI/GTI的前防傾桿粗細就都不一樣了
你覺得馬力一百匹出頭的台產喜美
防傾桿會跟TYPE-R一樣粗嗎?
你要不要說連五孔底盤(HUB)都被台灣偷掉了呢?

你講的都是式樣差,而非被偷掉了好嗎?

遐想奶茶 wrote:

+1
我在汽車引擎...(恕刪)


看不懂正常的
在零件廠不見得就會知道代號

引擎部份 如果交個零件就是引擎自製...那要求也太鬆了
那公司出的剎車總成
從頭到尾都是台灣作的
但很可惜 設計圖是日本給的
這樣算自製?! 某方面算吧

QS TS沒有那麼容易混 也沒想像的嚴格
別忘了 稽核的是 "人"
gti6 wrote:
三陽所生產代工的喜美...(恕刪)


這位大大~~麻煩您看清楚~~在下一開始的發言~~完全沒說"國產車偷工減料"...
只是說產地不同~規格不同~一定有其不同處~
這和"批評國產車偷輕~偷鋼材~偷XX"~~意義相差甚多矣...
再者~
您打的譬喻也實在太沉重~~想不到在下僅是一番"美規日裔車與國產日本車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等發言~~
會引起這摩多網友如此大的反應與誤解~~呵呵~~真是罪過...
在下會有上述發言~
是因為剛針對女友的雙門雅歌~逐步做一些整理&改裝~~加上10餘年前第一台車就是國產雅歌~~
so...不敢說自己的論調多專業~但起碼是"自己接觸過多少~就講幾分話"~~絕非無意義的唱反調...


gti6 wrote:
前後防傾桿的尺寸
本來就隨車型式樣及定位會有不同的搭配
這應該是常識吧...(恕刪)


我早料到有人會這樣說~但沒猜到是您...呵呵...
您說沒錯~就因為如此~在下才會在前幾篇提到同款車~不同體質...
我強調的本來就是"差異"~~而非"優劣"~~~
車體規格不同 ≠ 偷工減料~~
絕大部分相同 ≠ 裡子裡真的相同~~

so~~是誰太過果斷的"下定論"呢~~??


A大~

請你先弄清楚一件事

今天倘若你遇到一個人持跟你剛好相反的論調!!

但是他也沒有所謂真憑實據的訊息或資料 甚至可以以你所謂的"湊人數"來形容...

還來個希望有人可以提供佐證他說法的資料??!

這跟嘴砲有啥兩樣??

如果我們回歸到討論同車種之國產車和進口車結構100%相同的類似議題

坦白說 我的想法跟樓上的大大們是一樣的

對我來說 國產跟進口車的確是差在配備 不管是主動或被動 那都是看的到的!!

如果A大你也是屬於有多少真實經驗說多少事 我想我很榮幸可以一起討論

但是如果你也是所謂上述的"湊人數" 那恕不奉陪!!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09/08/toyota/
Delavi wrote:


等待過車廠再來發...(恕刪)


嗯嗯 是的
協力廠作東西就是跟圖
不是愛改啥就改啥
愛怎麼作就怎麼作
但是以前公司遇到的情況是
拿到的圖就是舊款的
跟日本現行的不太一樣

當忙了半天
提樣完成後
接下來就要準備costdown
因為明年原廠就會要求costdown
不先想好會來不及
所以有沒有偷東偷西
我敢說有
但偷東偷西還是要跟程序走........

幾個例子 某國產轎車鼓剎的部份的防塵蓋(是一種L型金屬環)都被拿掉了
這就是costdown的結果
有沒有差別 有 差在水或灰塵容不容易侵進去
但影響不影響安全 看起來是沒有...都偷N年了

KHSA55 wrote:
但是
提樣完成後
接下來就要準備costdown
因為明年原廠就會要求costdown
所以有沒有偷東偷西
我敢說有
但偷東偷西還是要跟程序走........

幾個例子 某國產轎車鼓剎的部份的防塵蓋(是一種L型金屬環)都被拿掉了
這就是costdown的結果
有沒有差別 有 差在水或灰塵容不容易侵進去
但影響不影響安全 看起來是沒有...都偷N年了


類似這種的小細節COSTDOWN確實是有的
簡單的說
法規或圖面要求的性能基準只要求到60分
我的東西現在做到了65分的話
自然就有5分的品質過剩而有下降的空間
這一塊就是可以被COSTDOWN的
但前提是要滿足性能要求

而類似這種COSTDOWN
可以肯定的跟大家說
這是全世界的車廠在所有的地方"現調化"時都會做的
不是只有在台灣而已

sternly wrote:
A大~請你先弄清楚一...(恕刪)



您言重了...

1. 在下僅疑惑"同款車種~國產/進口之結構是否真的相同"之論點~提出個人所看到的差異處...
2. 或許因為本人前幾篇的發言被人斷章取義甚至竄改本意~so產生您也是上來"湊人數"的感覺...

對您來說~~國產跟進口車的確是差在配備~~
對我來說~~撐起底盤~拆掉門板後~再來下定論說"結構是否沒差異"~~
要發表這類文章~本來就該如此~~不是嗎~?

在此插花一段:(非針對sternly兄)
要"回應"別人時~最好先了解該文內容與意思~~
而非見人就砲~甚至跟人亂砲~~卻完全誤解或曲解原文內容...
就像本人舉的例子是差異處~~
但卻有票人一廂情願的認為在下在突顯偷工減料~~
這~~算是討論? 還是嘴砲?

...

不好意思 原來是我誤會了...

個人認為或許就所謂的同型車但不同規格

也就是說 都是2009年式的C8 但是也許因為CC數或是特仕 非特仕等非相同動力因素

而產生所謂 組裝OR細部總成的差異

如果回歸是否完全一樣只差在配備 當然我是建議最好還是以能比較完全一樣的車這樣最好分辨

像是如果拿國產2.0TDCi柴莽跟國外2.2TDCi柴莽比(應該沒記錯...) 這樣也是有失偏跛~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09/08/toyota/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