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njen wrote:
有沒有人我不知道,不要騙自己啦!你可以開個版問看看版內有無一台車開到80W的啦!就連你自己都不可能把一台車開到80W的啦!自用車一年開個5W就算很會跑了,要開到80w........遊魂要16年耶!嘖嘖嘖,其他都壞光光了只剩下那顆引擎吧!
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行業叫做計程車?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行業叫做業務?這兩種職業卯起來一年開十萬不過是剛剛好而已,車子其他部份故障你都不修的嗎?事實上一台車要開30年也可以,只在於你自己會不會有喜新厭舊的毛病,如果沒有可以開30年也不是問題。
另外柴油不是只有超耐久,還有省油、油價便宜跟超大扭力這些優點,賺到的不止是車子的壽命,還有開起來的駕駛樂趣。
gladiator wrote:
這是因為日本美國用法規卡柴油車,保護自己國家的汽車產業,特別是美國根本是故意到很明顯,日本則是除了法規外,還有日本人的怪毛病,怕晚上開柴油車吵到鄰居,不過柴油在共軌加上單行程多次供油的設計下,已經變成了只要關窗就聽不到柴油噪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更加的低噪音跟高效率。
這種說法我不是很認同,日本我比較不清楚,但北美對於柴油車跟汽油車的排放標準是一致的,在早期北美本來就有柴油轎車,但由於各州的排放法規不一致,所以有的州可以賣有的州就不能賣,其中又以加州最為嚴格,所以加州幾乎是沒有柴油轎車的,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很多州都跟著加州的排放法規,也就讓柴油轎車正式退出北美市場,一直到所謂的blue diesel的誕生,才又重新回到北美。反觀歐洲市場,汽油跟柴油的檢測標準値是有差異性的,眾所皆知,柴油引擎的Nox排放比汽油引擎要差,所以歐規針對柴油採取比較寬鬆的標準,以我手上的資料,汽油引擎的Nox標準値是0.07克/公里,但柴油的標準値卻是0.25,如果我們比照北美法規,也用同樣的標準去檢測柴油引擎,那今天台灣也不會有討論柴油引擎的機會了。所以我不認同北美是硬去卡柴油引擎,頂多你可以說北美對於柴油引擎的要求太過嚴苛,因為柴油引擎就是很難達到汽油引擎的排放水準。
gladiator wrote:
光從設計上柴油就比汽油來的簡單,更別說跟油電車來比,所謂的環保部份完全勝出,我是從車子生產行駛到報廢整體去看,柴油可以超過8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光這點就不是汽油車能夠比擬的,就算油電車也受限於是使用汽油引擎,而受到引擎壽命的限制,買柴油等於買了兩台汽油,光這點就造就很大的差異性了,更別說兩者天生熱效率就差了1/6,這也是為何柴油油耗幾乎跟同排氣量的汽油油電差異性很小,甚至於在Eco版本出現之後,汽油油電油耗更是落後Eco版本的柴油引擎。
以往的柴油引擎,如果光從熱力學的角度去看所謂的diesel cycle,那柴油引擎的熱效率也好還是設計上也好都會比汽油引擎要簡單,但今天的柴油引擎已經不是以前的柴油引擎了,以前的柴油引擎對於柴油的品質可以不挑,但今天的柴油引擎為什麼會這麼挑?就是現在的柴油引擎設計已經越來越複雜了,除了渦輪是標準配備以外,共軌直噴的導入也是重點,現在共軌的噴油壓力之高已經不是以往單純直噴可以相比的,當然提高成本也不在話下,所以以今天的柴油引擎複雜度絕對是超過一顆自然進氣的汽油引擎,跟油電相比,或許油電仍然複雜一點,但也並不是絕對的,至少柴油引擎要有油電的低排放,多加尿素裝置是必須的。也就是因為柴油引擎有著天生的複雜度,所以即使在歐洲,車廠開發柴油引擎的主流仍在1.6L以上,而不像汽油車有比較多的1.3L甚至是1.0L的引擎,像Honda Insight就用了1.3L的汽油引擎,你拿Fiat最省油的柴油小車配的1.3L柴油引擎,根據英國網站的資料綜合油耗是62.8mpg但Insight可以作到64.2mpg而且Insight還可以乘坐4人。
gladiator wrote:
你這句話寫反了吧,美...(恕刪)
No, I didn't write it wrong, you just didn't get it. But anyways, as you were saying, yes, gasoline price is very low in the US, so that's why there is no incentive to buy diesel cars. I would agree that the US don't like diesel cars that much, and hence all those tough regulations.
However, I don't agree that those regulations were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auto industry. If the US really wanted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auto industry, they would have slap on taxes like Taiwan does to all foreign cars.
gladiator wrote:
可變氣門與揚程還是很重要的,因為進氣量與引擎排氣潔淨度還有出力息息相關,像是BMW理論上可以屏棄節氣門的設計,來直接減少所謂的Pumping Lost,之所以還安裝著節氣門,主要是因為要作油箱油氣回收要產生負壓,還有剛啟動時要增加油氣濃度而存在,節氣門在其他時間是全開的,總而言之可變氣門與揚程並非是為了混合油氣而設計,而是為了在不同轉速下,有最佳的進排氣量,簡單來說就像是我們跑步的時候,鼻子來不及換氣就會改用嘴巴,氧化劑補足了,才能噴入更多油氣增加動力。
感謝指教, 小弟意思是指, 在直噴的技術之下, 沒有汽油+空氣於進氣岐管混合後再經過進氣門進入燃燒室的問題, 進氣門只要負責進入空氣就好, 要燃燒多少燃油就靠電腦計算好後噴油進入. 在柴油引擎方面, 由於柴油沒有空燃比的問題, 進入燃燒室的空氣是愈多愈好 (因此大都有掛 Turbo), 引擎的出力完全靠噴油量的大小來控制 (因此有時油氣過於稀薄, 氮氧化物的排放值會高很多). 但是汽油引擎有空燃比的問題, 應該無法像柴油引擎一樣, 空氣進去愈多愈好, 即使能使用層狀燃燒的方式來控制空燃比. 小弟想表達的是, 直噴引擎, 進氣門只單純空氣進入的多少, 因此可變汽門的使用, 還是有一定重要性, 但已不若一般引擎般來的重要.
另外, 呵! 小弟我剛好參賽過幾次半馬21km, 其實我們跑步時, 都是只用鼻子呼吸的. 用嘴巴會使喉嚨會太乾!
gladiator wrote:
光從設計上柴油就比汽油來的簡單,更別說跟油電車來比,所謂的環保部份完全勝出,我是從車子生產行駛到報廢整體去看,柴油可以超過8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光這點就不是汽油車能夠比擬的
柴油引擎設計較汽油引擎簡單, 但是1.壓縮比大,引擎本體需較為堅固 2.噴油嘴的精度高,造價也高. 所以同排氣量來說, 柴油引擎的造價成本比汽油引擎來的高. 綜合起來, 依用途各有擅場. 長距離定速行駛, 柴油引擎有絕對的優勢性; 市區走走停停, 油電車的省油性就比較明顯. 對於常行駛於市區的用車人士而言, 他們並沒有需要花錢買一顆使用壽命超過80萬公里的引擎. 總之, 就看用途囉!
gladiator wrote:
油電車的驅動設計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引擎有直接驅動輪胎,一個是把引擎單純當作發電機,前者就是Toyota的設計,後者就是GM的Volt的設計
呵... 後者就是目前柴電潛艇所使用的方法, 此技術早在二戰時就有了呢!
es4241 wrote:
那些Lexus 3000c.c.以上油電車,
油耗比汽油引擎camry還差,
油耗要以同排氣量的標準來比較才比較客觀
兄台可以用 Camry 3.5L 來和 GS450h 的 3.5 Hybrid 來比看看
(排氣量同為 3,456 c.c.)
Camry 3.5V 的 市區9.6 / 高速15.9 / 平均11.7
Lexus GS450h 市區12.9 / 高速14.9 / 平均13.8
ThomasLin wrote:
但今天的柴油引擎已經不是以前的柴油引擎了,以前的柴油引擎對於柴油的品質可以不挑,但今天的柴油引擎為什麼會這麼挑?就是現在的柴油引擎設計已經越來越複雜了,除了渦輪是標準配備以外,共軌直噴的導入也是重點,現在共軌的噴油壓力之高已經不是以往單純直噴可以相比的,當然提高成本也不在話下,所以以今天的柴油引擎複雜度絕對是超過一顆自然進氣的汽油引擎
小弟忝在海運業服務, 船用主機都為二行程的柴油引擎, 雖然拿船用機械來和車用機械相比不太適合, 但是近幾年的柴油引擎技術提高; 複雜度也提高 (為了通過環保法規), 的確是對燃油的要求愈來愈嚴格了! 不過船上的好處是可以裝幾台 Filter 過濾燃油, 濾芯勤著洗就是了!
ThomasLin wrote:
跟油電相比,或許油電仍然複雜一點
但若連同傳動系統(變速箱)考慮進去, Toyota Hybrid 的"整體"系統複雜度應該還好! 一些6AT/7AT的自手排/手自排的構造還複雜多了, 日後保養或萬一壞了的維修相信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ThomasLin wrote:
共軌直噴的導入也是重點,現在共軌的噴油壓力之高已經不是以往單純直噴可以相比的,當然提高成本也不在話下,所以以今天的柴油引擎複雜度絕對是超過一顆自然進氣的汽油引擎,跟油電相比,或許油電仍然複雜一點,但也並不是絕對的,至少柴油引擎要有油電的低排放,多加尿素裝置是必須的
柴油多了渦輪但是少了點火系統,要說更複雜其實也還好,油電是絕對複雜很多的,如果要說排放來比較,尿素也不過是降低了Nox,但是對於時下眾矢之的CO2毫無幫助,拿柴油跟油電比CO2排放,兩者其實差不了多少,兩邊成本算算柴油也便宜很多,安裝尿素噴射裝置那是為了對應歐五,目前歐四還是不需要的,柴油之所以需要更低硫的柴油,與共軌直噴無關,共軌只是為了能夠精確噴油降低污染,主要還是卡在觸媒跟DPF。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