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最近看到Hiace露營車上市再次覺得和泰有今天的成功真的是99%的努力加上1%的運氣,日本Toyota原廠一直出包被抓到作假,總代理和泰沒有抱怨只是很認份很努力的幫日本Toyota原廠解套清庫存
過年前日本Toyota才被抓到引擎測試違規作假,受影響禁止出貨的車款就包含
Hiace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但和泰就是秉持人定勝天(日本原廠)的不斷努力,過個年立刻就能推出Hiace露營車解決日本Toyota的困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6921537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但和泰這樣一直見招拆招幫忙日本Toyota解套清庫存怎麼看都不是一個企業長遠經營的正確道路
為什麼說<一直>,因為日本Toyota造假不是單一事件,幫大家回顧一下
先是Daihatsu安全審驗造假,Daihatsu設計的Yaris Cross和Town Ace等車受影響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再來Toyota商用車HINO也因為作假暫停出貨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不過台灣的大家真的不用擔心,和泰絕對不像日本Toyota或Daihatsu,在和泰的努力下,台灣買到的Town Ace和Yaris Cross和Hiace或商用HINO車肯定都不像日本的有疑慮和問題,就算Hiace和商用車HINO是從日本進口,經過和泰幫台灣人嚴格的把關,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和泰有正式聲明如下)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還好有和泰,台灣買Toyota的消費者才不用像日當地本和其他國家買Toyota車還需要擔心日本Toyota原廠的造假問題

不過看完日本Toyota這一串的連續出包,真心覺得靠山山倒, 靠人人跑, 靠自己最好
和泰假如把一半幫Toyota解套清庫存的心力拿去發展台灣自己的電動車品牌,應該可以繼台積電之後變成第二座台灣護國神山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我認為和泰自主發展台灣電動車品牌可以變成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絕非癡人說夢
假如一個只是日本Toyota背景的工程師就能拿到幾億台幣,在2022年創立的公司預計2025就能讓電動車上市

假如和泰真的有心想發展自己的電動車品牌,我覺得資金絕對不是問題
台灣企業家都願意投資一個日本人好幾億,大家湊一湊肯定願意投資和泰至少20億
政府當年投資什麼根基都沒有的電動機車都願意投資10億,投資各方面都準備好的和泰做電動汽車20億肯定也不成問題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加上和泰自己光2023年前三季合併稅後淨利就有210.5億,全年稅後淨利應該接近300億,只需要挪出少少的20%利潤約60億
加上政府和其他企業投資成立全新資本額100億的台灣電動車汽車品牌,雖然要弄出像BYD一樣只要台幣35萬的電動車是有點難度,但五年內弄出60萬等級價格的超強台灣國民電動車以和泰的能力來說肯定不是問題,有台灣電動車可買就算貴一點也值得,誰要買中國電動車呢?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最後理性分析一下為什麼和泰只要有心,五年內弄出一台60萬等級的電動車肯定不是問題

做一個品牌要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中至少要掌握兩個
但和泰是已經確實三個要素都牢牢掌握了,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成功只是水到渠成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天時:電動車正要起飛,市場需求非常大,和泰代理的Toyota電動車技術又還落後世界很多,不管是政府或者台灣汽車相關企業都願意拿錢注資,只要和泰登高一呼,發展台灣電動汽車品牌根本不愁資金也不愁市場

地利:和泰在台灣手握接近40%的汽車市佔率、除了銷售通路、製造生產線外,零件(車美仕)和長年配合的協力廠商們、車貸、車保、租賃整個汽車產業鏈早就都提前布局完成,加上汽車晶片的基礎台積電也在台灣,和泰想打造台灣電動汽車品牌根本不是從零開始,幾乎是從90%開始,產品出來後的銷售也是,起步至少就是6%的市占率(現有Toyota客群吃六分之一過來就有6%),可以直接空降變成台灣僅次於Toyota的第二大品牌,更可以像台積電一樣進軍日本美國等國際市場

一直幫日本原廠Toyota解套清庫存不累?和泰為何不自己發展電動車品牌

人和:切入一個市場最麻煩的就是政商關係和消費者接受度,但這是和泰最強大的地方,不管是WISH停產前就剛好出現的多元計程車法規或者油電車貨物稅減半補助加上這波日本TOYOTA原廠一直出包被日本政府抓到作假處罰停售甚至停產,但台灣和泰卻能繼續銷售日本停產停售的車型來看,政府肯定會大力支持和泰發展台灣自己的電動車品牌

大家期望很久卻一直無法跟國外一樣有的電動車購買補助(買電動車補助20幾萬台幣),假如是和泰去談,20幾萬也許有困難,但10萬補助應該問題不大,價格60萬的台灣電動車扣掉10萬補助只要50萬台幣就可以入手

我就問
大家支不支持台灣的電動車?
大家支不支持和泰發展電動車?
支持的大家就回文喊+1讓和泰看到吧
喊+1疼惜一直努力幫日本Toyota處理問題的台灣囝仔和泰
讓台灣囝仔和泰做台灣真正的自主品牌
2024-02-29 11:14 發佈
台灣人買單, 沒毛病。

然後

再批判其他車廠不長進。


這都成公式了


aliao

除了小納(雖然其實是鴻海),台灣有哪家車商自己發展電動車了?不要說電動車,發展油車的又有誰?

2024-02-29 13:59
和泰是經銷商。不是製造商

台灣的Toyota是國瑞製造的。日本豐田佔大頭。
就如您文內寫的,和泰現在一年賺300億元!幹嘛冒險自己做品牌又得罪原廠!
汽車類股王當然是要發揮他應有的價值
發展電動車品牌是花錢投資,還可能會賠錢,當然是先賺錢再說
apqp wrote:
台灣人買單, 沒毛病...(恕刪)

那你覺得這樣情況下台灣和泰自己發展電動車會不會更好?
石19

老二篡位?看看日產怎麼整裕隆。

2024-02-29 14:56
On9ccc

代理跟著蹭吃蹭喝 和別人搶位置殺來殺去 哪個好

2024-03-01 0:28
蘋果一年賺多少錢??
它都宣布不玩了...
這時候誰還要跳進去作電動車
更何況和泰最大股東跟過去所有核心技術的來源豐田
電動車都弄得不上不下了

賣產品不是弄得出來就好
最重要是要能賺錢

中國已經開始把電動車作的又便宜又好
這時候在跳進去玩電動車
99%只有死路

我們就看納廠的電動車能不能出的了台灣
出不了台灣能撐幾年??
ated307

納牌現在是靠鴻華維生,車子想要出口,不就打到鴻華海外的佈局,這點鴻海肯定不給過

2024-02-29 17:05
louisbb wrote:
和泰是經銷商。不是製...(恕刪)

但有工廠加上豐田技術
要自己出來做其實不是難事吧
nicomimi

....工廠是豐田的 技術也是豐田的 是要自己做什麼???????

2024-02-29 21:37
ne5532

自己只出一張嘴當然都不是難事,研發、測試、製造不用投入大量資金嗎?然後賣給誰?成本能攤平嗎?站著說話都不腰疼,看看裕隆吧!

2024-03-01 10:12
非常用心的反串文!
給過
wete

沒錯,除了工作與讀書之外,我根本沒動力完成這樣一篇作品,沒事做寧願發呆。

2024-02-29 16:09
台灣要發展電動車的路還很長
充電站多寡、充電時間長短本身就是個問題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