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評官宣,這些歌功頌德的我就不寫,純粹就以車主觀點來比較新舊代車子優缺。
先來講講優點。
4驅系統: 300真的有長足進步,所以4L /差速鎖/蠕行/坦克掉頭 基本上,反應快速,幾乎是秒進鎖止。200 都要最少30秒,1分鐘以上才有反應。有時車子還要前前後後慢速移動去卡鎖或解鎖。
科技方面:由於我買的GRS是越野版的頂配,大燈跟一般LC300不同,更升一級,同LEXUS LX600,我只能說這原廠大燈真強,AHS智慧遠光很好用(非AHB)。比起我自己的200,我已經額外多去改了9吋散光探照燈。改裝後我大燈探照燈全開還是輸300原廠燈。
避震系統:LC300有5段,有新鮮感。但是一開始原廠設定不舒服,熱胎40PSI胎壓太高,試調成熱胎36PSI比較OK。但是我的200改裝ARB 最基礎黃桶。雖然不能調,但是全家一致判定 ARB黃桶勝,我猜是因為ARB黃桶比較粗,內含避震油量更多,所以跑起來更Q,回彈柔和。但是300的EKDSS又勝過200KDSS,急速轉彎側傾更少量,更平穩。現在300 ARB出了3套避震系統,GRS 皆可改,只是會廢5段調整功能,2難考慮中。
缺點來了:
2排位置不可調/前後座太小/天地門~~200上所有的好,都被醃掉。
接下來真的讓我不爽的重點來了~~簡單的講,TOYOTA死要錢,還偷一些新車主不會知道,會讓老車主發火的小地方。
一開始TOYOTA廣告說包含拖車線路,只須後買一條7PIN線材,會讓人誤解只是PIN 頭轉換器。結果這一條50CM線材跟我當年200安裝線材1米多的原廠件,價格差不多都是200多澳幣,NT5000,只是說300的,原廠預先埋好一部分,不用拆太多,但是就還是要賺你一筆。

這組線材還是台灣製,小小貢獻了台灣的GDP。

安裝時,卸下備胎,比較有空間。

看看卸備胎工具,其實200/300工具通用。但是200給盒裝,300用破塑膠布包起來...我髒話真的要飆出來了!!

再看看開蓋後,保桿版挖洞裝TOWBAR的地方,200至少設計過,300那個粗操樣...繼續要飆髒話!!


內輪拱也偷料,材質變軟,空間過大,無法有效遮擋...200上都沒這些問題。300前輪拱,前半段用軟料,後半用硬料。後輪用軟料。邏輯就是有可能會嚴重打到我給你硬點。其餘就偷了。

200就做得很合身,前後輪拱材質都是硬料

還有很多笨蛋設計,柴油濾心位置...等。雖然很多問題外場可以解決。就是不爽。
還有遮陽板,200是雙層可延長,300改成一般常見單片式...又偷了一個老車主才知道的地方。
基本上,TOYOTA學壞了,開始偷一些小地方。所以在台灣,LX570真的可以考慮入手,有上一代同200同世代實在的品質設計,又有豪華感。LC300或LX600見仁見智了!如果只能有LX570跟LX600 都是新車給我選,我是秒選LX570。那個 GC_幾米大~~就是在說你啊!!快去收一台570...你沒收到真的會後悔!
後續駕駛感更新: 開破1500KM之後,感覺避震器過了磨合期,有比較Q一些。不會像全新車那樣死硬。有接近ARB黃桶的Q度了。但是不知道是心理因素,或者是習慣因素,總是覺得ARB的改裝品略勝一籌。但是乘坐舒適Q度感覺兩者間差異有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