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台灣引以為傲的代工公司或者3C品牌比,股價一樣贏很多
股價高很多的關鍵就在於獲利能力絕非那些不懂包裝和行銷毛利只有毛三到四的公司能比

為什麼和泰能創造這麼高的毛利呢?這就是行銷包裝技巧
其他品牌真的落後太多了
以最近剛上市的小貨車Townace為例,可能是因為是貨車,大家不太會注意到,加上又有很多車漲價的新聞掩護
所以就沒有發現和泰又故技重施了…..
Townace 1.5動力的手排車型開出50.9 - 52萬不等的價格

乍看好像是便宜的,但沒比較沒傷害
有比較對象就會發現和泰的行銷策略佈局很久了,相比那些因為通膨漲價被罵的鹹粥或連鎖店之類的,和泰展現給台灣人什麼是真正的「通貨膨脹」,啊,我說的是展現行銷策略
當年商旅Innova小改款上市的時候,2.0 手排的價格只要52.9萬

嚴格說起來一樣手排Innova還是比小貨車Townace貴了9000~20000元左右
但看看其他差異
Innova的2.0動力縮水成Townace的1.5
五人座商旅車縮水成2人座小貨車
無論在動力、空間軸距、舒適度、配備和車格上都大縮水
但價格卻差不多
用便當比喻大概就是價格差不多,但大排骨便當(大動力大空間)+五菜(五個座位),縮水成肉絲便當(小動力小貨車)+兩菜(兩個位置)
但在完美的行銷包裝下,和泰給人的感覺就是佛心啊,不漲價還小降價,反正也沒人注意到便當內容的不同
而且市場上明明還有原裝進口貨車賣40幾萬,偏偏和泰就吃死台灣人會買比較貴的國產Townace,要講貨車成本壓不下來,我是不太相信啦(人家要進口17.5%的關稅成本都還能賣40幾萬,國產卻賣50幾快60萬,國產真的成本比進口貴,幹嘛不直接進口呢?)
只能說包裝行銷做得好,高毛利高股價沒煩惱
不知道當年買Innova的車主看到Townace的價格有沒有覺得賺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