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aber422.blogspot.com/2019/02/new-rav4cr-v.html?m=1如果這是真的那還用選嗎?!這鋼骨結構根本是上世紀的這算偷料吧安全設計偷就不應該看來那張網路CRV5 有點錯誤不過還是很差以下都是官方圖嘉偉哥說出重點了此圖於GO車誌
blhsing wrote:樓主似乎不會貼連結...(恕刪) 圖放不上來我直接複製文字讓大家參考總算等到了Toyota第五代New RAV4的上市消息,這台採用TNGA模組化平台,多車系共用結構、高剛性車體與先進科技配備搭載,加上全新設計的外觀,在國外不但受到注目與好評,多數車評的感想都認為不論操控與科技都與歐洲車十分接近,讓日系車與歐系車的臨界點被打破,受到各界萬般矚目的一台豐田車。在台灣要寫這種特定車款剛性的文章很不討喜,車媒也不愛這套,好像很不厚道一樣,但這個訊息攸關駕駛購買到的車體安全,其實對消費者是很關鍵的重要資訊。在此之前,台灣國產化第五代CR-V,可以說是搶盡風頭,不但上市熱賣,持續一年還越賣越火熱,儘管像我這種烏鴉嘴的人常常提醒消費者那是一台亞大版本的車款,到了去年CR-V還單月超越神車Altis,獲得神C的封號。這次收到New Rav4車體結構圖,當然要拿來跟手邊的資訊來抓對比較一番。我們先來看前代Rav4前代RAV4在台灣賣得很好,但其實他鋼材最高只有980mpa,A柱也只有590mpa,原因在於它是2012上市的車款,一開始並未針對IIHS小面積撞擊優化,近代新式車體AB柱都是超過1000mpa的鋼材才能在IIHS有高分的成績。後來它是針對撞擊點安裝檔塊,並沒有完全提升車體剛性一直維持到現在。這也是我過去不會特別推薦RAV4的原因,雖然他是進口車的姿態,但我認為它算是舊時代車體結構,完全沒辦法跟現在國產的Super Elantra、New Focus這樣的車來相提並論。有人會說,可是在一些新聞看到Rav4撞擊表現看起來不錯阿,對,是這樣沒錯,並不是Rav4特硬是因為更多的國產車比前代Rav4還軟,那些還在用440mpa當骨架的國產車被說成是鋁罐車真的當之無愧。再來看看第五代Rav4和泰這次大方公布第五代New RAV4的結構,你會發現A、B柱跟防火牆都變成1500mpa,底盤也用上好幾根1080mpa鋼樑和780mpa的傳動鞍部,相較於上一代440mpa的底盤,實在是進步很多。這也是為什麼New Rav4在IIHS跟Euro NCAP可以拿高分的主因,就算成績還沒公布我也很有信心,因為同架構的AURIS跟CH-R都拿了高分,Rav4沒有道理表現更差。然後是國產第五代CR-V那我們回到之前意外流出的國產CR-V車體,A柱只有590mpa,B柱780mpa,底盤最高780mpa。看過新世代車體,你有沒有突然懂了什麼事情?儘管台本宣稱亞大板車體達到ASEAN NCAP五顆星,但我認為這樣的車體要是拿去EURO NCAP跟IIHS撞測後,馬腳就會露出來。你再跟前後兩代Rav4交互比較看看,國產CR-V頂多底盤780mpa比例高,我認為操控應該比前代Rav4好,但其實整體剛性跟前代Rav4是屬於同世代的等級。而第五代New Rav4根本碾壓國產版的CR-V,相信New Rav4開起來也會跟國產CR-V有明顯的剛性差異,我認為消費者試駕兩車比較後就會有感覺。最後是日規第五代CR-VCR-V一定輸Rav4嗎?那可不見得,我取得海外版CR-V剛性圖,AB柱跟底盤都大量採用1500mpa鋼材,就跟New Rav4一樣,因為這才是次世代車體剛性的設計。但是很可惜除非台灣本田進口跟美日歐規的CR-V,台灣人只能開弱化版的CR-V,可以說是山寨本田,國外的本田才是真正的本田。簡單整理車體剛性的概要表這裡我再簡單表格化讓你看看特定部位的鋼材差異,國產CR-V剛性可能足足少了New Rav4將近一半。你可以發現就剛材使用來說,國產CR-V頂多比前代Rav4好一些而已,車體根本比不上第五代Rav4甚至是自家日規CR-V。結論選車的條件跟變數真的很多,其實很多人買車不會把安全擺在第一位,我以前也是這樣,因為我以為車子都一樣硬,認為同價位應該一樣安全,事實上錯很大,因為沒有NCAP這種揭露安全性的機構,讓車商有魚目混珠的機會。有些車明明不夠安全,卻被人誤以為很安全,沒做功課的消費者就分不出車體結構的差異。好啦,現在進口的New Rav4入門價是96萬有TSS,你國產CR-V有HS但鋼材輸人一大截,結果入門賣103萬,知道車體差異的消費者,你會買New Rav4還是CR-V5呢?這情況跟Sienta一樣,你一開始的定價與編成沒有考慮未來變數,現在價格區間就很尷尬。買的車主也一樣,去年以來購入CR-V的車主,現在看到New Rav4上市是這個價格,然後又發現鋼材輸人家進口車,你會不會跳腳呢?現在局勢對台本來說越來越不利了,我認為台本要不然國產版降價出低階款,或是應該引入進口版4WD、2.0油電版或七人座CR-V來對打,要不然消息慢慢傳開後,消費者學精了,越來越多人有兩車的試乘的經驗,CR-V銷量就很難再造高峰了。
說真的對Honda很失望車體剛性比人家落後一代拿客貨車的優勢價格還居高不下本來還期待進日規的Crv 7人或油電但想到Odyssey就別想要多便宜日本Odyssey 2.4賣298~365萬日圓...台幣約80~98萬CRV 1.5(含7人和4WD)在日本賣323~407萬日圓...台幣約87~110萬CRV 2.0 油電賣378~436萬日圓....台幣約102~118萬以Odyssey在台售價來估算Honda進口CRV油電或七人座絕對在台幣150~200萬之間..各位會想買嗎?相對而言Toyota的進口車價也有良心多了Honda真的賺很大...不管國產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