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Prius 4代 2016/10購入,目前里程約45000km 平均油耗約3.6L/100km 真心覺得是一台代步好車但車友一直以來一些人反應,在某些狀況會遇到失去動力,電池下降到一格,但引擎充半天仍充不進去的狀況發生小弟是油電愛好者,一直以來對油電技術也都有在研究,聽到車友這麼說,我也多次去嘗試跑山路,讓電池系統高溫下坡電池滿電,但反覆測試幾次,都沒有遇到這個狀況,一直把他當成都市傳說在看待,直至前幾日,從五股的水碓公園開下來,一路開得相當和緩,突然注意到大電池僅剩一格,趕快打開OBD監控看看狀況,一打開電池剩25%,而電腦卻顯示CCL仍為0kW,引擎持續啟動,但因為CCL為0kW,變頻器並不會讓電池充電,而電池電量又低到一個極致,同時應該也觸發放電保護,雖然OBD仍顯示DCL仍有6~8kW的等級但實際上電池連2kW輸出以上都不允許。
起步時油門踩踏近半,電動馬達不出力,引請也僅輸出3kW左右,整台車跟烏龜依樣慢,一職踩踏到過某個點後,引擎才順利介入,然後車子就像被踹一腳(類似手排車升檔車速不夠,離合器又放太快的感覺),動力稍微恢復,但整體的動力在駕馭上有明顯狀況,開了一下覺得實在不安全,就趕快停路邊等待了,同樣的問題在其他車友反應,若恰巧遇到上坡起步,整台車子還會向後滑(3kW的動力對付Prius的車重,下滑完全可以理解)
行車紀錄器影片疊上OBD資訊影片:
從下山發動一路的路況(10x快轉):
OBD資訊基本說明:

異常狀態說明:

補一張後來停了五分鐘左右後重新啟動上路後的CCL/SOC狀態圖

附上溫度表,可以跟上表對照一下電池溫度沒啥大波動 39~35左右而已
跟我以前瘋狂開到電池呼呼叫48度來說還有點距離,也沒這個狀態

影片重點:
1. 電池一路低電量從25%摔到19%還是不給充電 CCL = 0kW (正常電池電量下限40%就會強制啟動引擎發電了)
2. 1:58 起步時油門踩踏過半動力仍不輸出,龜速起步,還好這是平地,爬坡應該就往後滑了
3. 2:22 重新發動,CCL仍是0kW (因app偵測到車子熄火會自動關閉 所以要重開)
4. 電池溫度略高,但並沒有到非常高溫,風扇也僅啟動到第三等級,沒有啟動到最高的第四等級(約45度會啟動這個等級)
5. 變頻器/MG/引擎 都沒有高溫現象
小弟身為油電愛好者,一路以來對油電系統都有些許研究了解,那天也是看到車子有異常,趕快打開OBD監測並將這些狀況詳實記錄下來,希望和泰能反應給原廠,讓原廠工程師知道系統上到底出了哪些問題,當過工程師的都知道,要解決問題並不難,但要釐清問題很困難,一線人員反應的資訊量通常都很少且不客觀,很難處理並重現問題,難的我這邊剛好有掛OBD,有APP,一路記錄下來,但卻無法把這個問題的詳細狀況反應給原廠,和泰僅是交給服務廠來跟我接洽,並要我拿我的車繼續當白老鼠陪他們請假測試問題,實在很心灰意冷,只能希望把事件公開給和泰壓力,讓和泰能將問題反應給日本原廠工程師,讓原廠工程師明確看到問題所在而知道如何修正。
另有熱心車友提供國外有對應的TSB修正,但不屬於召回,相關TSB修正的編號是
美規:TSB 024117
歐規:CP-00011T-TME
國外Prius chat相關討論:
https://priuschat.com/threads/tsb-nimh-only-reduced-power-when-accelerating-from-a-stop.187455/
小弟目前手上有7個Prius 4代車主表示有遇到此狀況且願意讓和泰聯絡了解確認問題發生狀況,其中還有位先前回保養廠時就請專員將問題記錄下來但仍沒下文的案例。
小弟訴求很簡單:
1.問題反應給豐田原廠,讓原廠看到真實問題的狀況,我相信韌體工程師會很容易找到邏輯錯誤在哪
2.小弟願意配合台灣和泰測試問題,但此問題明確並非單一個案,不需要用我的車來當白老鼠,請和泰自備車輛,我會盡力重現這個問題,另外也希望我協助和泰重現問題,不需要還要我請假,不需要我用我的車來當白老鼠來做這件事情。
3.若確認有問題,請和泰趕快協助車友處理此問題。
補個愛車照XD (其實是想說珍珠白前保桿重烤的色差好可怕阿XD 大家下次不要考慮珍珠白)

10/10補充於77樓:
因為有媒體出來澄清,我也不得不出來做出對應的回應,以示自己的清白
小弟很累,今天下班,一直持續在測試這個問題,一面也跟車友群討論可能的原因,一面盲目著開著車,不知道觸發的條件是什麼,四處亂開上上下下,噴了一堆油,終於在晚上11點左右,我的車再度拋錨在路邊了,我高興的跟車友分享我終於重現問題了,一方面我就接到B媒體的訊息,表示了對我的沒說清楚感到遺憾。
既然大家霧裡看花,我就把整個過程完整公布出來,但因為沒取得AB媒體與和泰的同意,所以我這邊僅表達對話大意,但還是一樣我對我說的話負責,若有任何非事實,我願意對我說的話來做負責。
這邊先回答B媒體一個問題,B媒體宣稱和泰有通知我回原廠換,但我回去換不到這是錯的,從頭到尾和泰給我的答案都是沒有對策,A媒體有向我表達和泰回復說可更換ECU,但就在A媒體來信前一小時,我從和泰得到的答案仍是沒有對策,但沒有告知B媒體關於A媒體給我的通知,是我的疏忽,抱歉。
我於10/7發現這個問題,10/8跟和泰客服反映,希望能把這些資訊轉給日本原廠,讓日本原廠了解這個問題,但和泰僅將此問題轉給保養廠,而保養廠總共來了三次電話10/08 上午11:06 安坑保養廠專員打電話來跟我聯絡說有接到我跟和泰反映汽車問題希望我安排時間進場檢修,我表明有傳影片給客服,先請他們判斷問題,並提到國外已有類似案例的對策可處理(指針對異常狀況的保固方案 和泰都稱對策),專員只表示他會查詢再跟我聯絡。
10/09 上午10:52 安坑保養廠打電話來跟我表示看過影片,但他們認為影片沒有任何有用資訊,並非使用原廠電腦記錄到的資訊,沒有參考價值,請我安排時間回廠檢修,我表示已有類似案例的車主,回廠後只是插電腦說沒有錯誤資訊,就沒下文了,我不知道若覺得影片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我回廠能幹嘛,並再次詢問是否有對策可處理專員堅定的跟我表示,已向和泰詢問,目前沒有對策,並跟我約下周一(10/15)回廠檢測,而我再次跟他表達是否能把這問題跟影片傳達給日本,專員表示這影片沒什麼參考價值,要回報給原廠,就要用原廠電腦讀到的資訊才有意義,希望我趕快回廠檢測,我向他詢問那是不是檢測前我能先跟陪我檢測的技術長針對影片說明問題細節,讓他了解這個問題,畢竟我沒把握能重現問題,也不覺得事後能檢測到什麼,專員跟我表示會詢問技術長後再跟我聯絡。
10/09 上午11:12 安坑保養產專員打給我表示,技術長星期五沒空(我本來希望先聊的時間),但星期六可以,就約了星期六早上8:30,回廠先跟技術長說明影片問題內容。這是和泰最後一次跟我聯絡,定調的結果就是,沒有對策,星期六先談問題。
同時間我在10/08 早上9點附近,發信給A B兩個國內車界我覺得會對這問題有興趣的人(媒體),順序是先B(8:46)再A(8:54) 以上時間為gmail寄件備份顯示,B媒體沒有給我回應,A媒體在10/08 12:24 回覆我大意是他們知道了,他們會詢問和泰。
發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A媒體又在我跟安坑場專員對話完後,再度來信表示,和泰有收到這些案件反映,和泰希望車主可以跟他們連絡(我沒連絡!?),更換ECU即可(可我詢問的答案就是沒有對策)並詢問了我是否跟原廠聯繫過了,或者更換過ECU了?因為我覺得和泰給媒體的答案,跟給我的答案完全不同,其實很心灰意冷,我有簡單的回信,但我現在檢視這封回信,其實沒有把問題說得很清楚,只圍繞在一個主軸,希望把問題反映給日本原廠,卻沒提到已跟和泰聯繫,和泰給我的訊息是沒有對策。

然後與A媒體就沒聯繫了,信裡面可以看到,我最大的訴求就是希望能反映給日本原廠身為工程師的我,說真的不覺得這是什麼難解的問題,重點是要知道問題的原因。
正覺得A媒體大概也沒下文了,剛好又看到B媒體的粉絲頁,而這個頁面上面的mail居然跟我第一次寄的不一樣,我在想說是不是我寄錯了所以沒回應,又再次寄信給B媒體,一模一樣的內容,而事後B媒體有表示收到兩封信,代表我第一封也沒記錯,只是沒回應而已,我開始撰寫PTT跟Mobile01的文章了,第二封給B媒體的信是在文章發表後寄出因為想說大概也不會有下文了,只好把問題公開看看有沒有人,有管道把這狀況,反應給日本原廠,我想我第一篇文章訴求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1.把問題反映給日本豐田原廠 很重要
2.我願意配合測試,但希望不要拿我的車當白老鼠
3.如果確認有問題請協助車友處理該問題
我沒有要和泰 延長保固/給予賠償/原價買回 等任何不合理的訴求,只希望能解決問題,甚至願意花我自己的時間陪和泰釐清這個問題,只希望能解決問題,這麼微小的願望,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會需要打手的出現?就在我打完m01跟ptt的文章後,B媒體跟我連絡了,並且跟我說明了一些車界的生態跟他的立場,我表示我都能了解,我只是希望這個問題能讓更多人知道,反應給日本原廠,並不是期待透過他的壓力,讓和泰來修我的車。
OK 整個時間軸是這樣的我整理一下
10/7 23:00(約) 晚上發現問題 錄影 剪輯
10/8 08:30(約) 早上和和泰客服反應此問題
10/8 09:00(約) 同時將此問題寄信給AB兩媒體,如同前面附圖內容
10/8 11:06 安坑服務廠打來詢問,並表示要再了解狀況
10/8 12:24 A媒體表示收到訊息,會處理。
10/9 10:52 安坑服務廠打來預約下周一入場檢修,詢問是否有對策,專員表示沒有
10/9 11:12 安坑服務廠打來表示技術長星期六有空,可先討論問題
10/9 12:15 A媒體回信表示和泰希望車主可以跟他們連絡,更換ECU即可。
10/9 13:00(約) m01與ptt發文
10/9 13:03 發現B媒體第二個信箱與我之前寄的不同,寄信給B媒體的第二個信箱
10/9 18:00(約) 下班後自行試車希望能重現問題並找到觸發異常的關鍵原因
10/9 23:30(約) 成功重現異常,車停在誠泰路顧路中

10/9 23:30 當我拍完影片跟照片,看一下手機的時候看到B媒體傳訊說我隱瞞事實,我有點納悶跟傻眼,或許我確實沒說go車誌得到的答案,但和泰給我的回覆,跟我的訴求(希望反映給日本原廠知道),都有很明確的表達過。
然後試完車回到家看到B媒體的影片,擷取了一些跟我的對話,這樣一來,我變成好像找媒體當打手的人,既然他提供了他的留言,我也公布我跟他對應的回話不然單看單方面的回應,真的對我很不利,大家都覺得我是找打手來的。
我自認我沒有任何找打手的意思,我只有想把問題反映給日本原廠,然後我覺得和泰跟我說的跟A媒體說的,完全是兩回事,但沒有跟B提到A媒體的回應是我的疏失
以下為與B媒體的詳細對話內容 因B媒體已公布在公開影片,故應該沒有保密的問題他沒公布的部份我也會幫他處理掉,只公布我回應的部分,跟他公開的部分






這就是全部對話內容了,敝人問心無愧,身為一個油電迷,還有誰比我更愛Prius4這台車?有哪個Hybrid車主可以詳述整個油電系統的原理?有誰發現ECU有bug時,跑了一整個晚上,就為了重現這個bug來協助原廠釐清問題。
現在大家把我說成找媒體當打手的人,而和泰給我的最後訊息卻是沒有對策,卻跟A媒體說,更換ECU就好了,請車主聯繫和泰,請問和泰,我沒有聯繫你們嗎?你們沒有看到我發給你們影片嗎?A媒體拿去詢問的不就是同一個影片嗎?得到的回應確是請我連絡原廠,到底誰有問題?
影片底下還有人留言更換ECU就好了 約一小時,請問哪位車主在今晚之前接到通知?或者做過更換的,我們車友群反應過問題的通通沒接到通知。連我就在今天剛問安坑,還是沒有對策,居然有人出來說更換ECU就會好了,約一小時,請問這個人哪來的資訊?
再則,我從頭就表明我會對我自己說的話負責,這就是我自己的車遇到的狀況,我沒有要某媒體替我伸張正義,我只是希望藉由媒體的影響力,讓原廠知道這個問題,因為我跟原廠反應了,原廠只叫我回保養廠,保養廠跟他們說CCL/SOC%這些他們根本聽不懂,我實在不懂了,只是在影片中轉述我的問題,這樣怎麼會變成找打手了還有任何疑問,歡迎找和泰安坑場服務專員一起來對質,和泰給我的訊息,就是沒有對策,沒有對策,沒有對策,只能安排時間先檢查車,只可惜我當下沒錄音存證。
我沒有像B媒體還有平台可以發佈給大家,我看到影片下面滿滿黑我的留言,說真的很心寒,真的,身為一個工程師,我多希望幫豐田原廠釐清問題原因,卻是得到這樣下場。
最後我還是很感謝A B媒體關注這個問題,或許敝人表達能力太差,又或許踩到業界地雷,搞不清楚狀況,造成了你們的困擾,真的很抱歉,但我還是必須說,和泰給我的答案就是沒有對策!!沒有對策!!沒有對策!! (很重要要說三次QQ)
10/12 進度更新:
首先先跟大家說說對策這個專有名詞,對策是豐田處理已知問題的名詞,並不是大家熟悉的那個對策,相信和泰體系的人都知道,當你車子回廠,key入車號後,系統會自動跳出已有對策(表示你的車在召回的項目內,主動通知),所以一直有板友說沒有回廠診斷哪來對策?不好意思,對策就是不用診斷確認的已知批量問題,例如這次P4的線束召回就是屬於這種公開對策,只要批號符合,回廠時系統自動帶入,另外一種對策是非公開召回對策,代表已知批號可能有問題疑慮,但可能沒有立即安全性的影響,又或者中獎率很低(且無安全疑慮),沒必要大規模召回,但車主反應問題時,直接能以對策處理,例如P4的左前傳動軸異音,只要反映這個問題,不必再經過繁瑣的檢測流程,技師簡單確認,即可使用對策出保更換,此類對策需要車友分享,回廠給予適當關鍵字出保流程會相對簡單很多,ex.左前傳動軸,我家有中,回去說有異音,開出去外面繞5分鐘,技師說有聽到,就直接申請修理包下來出保了,你自行想像若沒對策協助,一個異音問題有可能5分鐘就認定完畢嗎?
Prius4 已知對策:
公開對策(召回):1.安全氣囊(極少數) 2.駐車煞車拉索 3.引擎束線磨損
非公開對策:1.左前傳動軸異音 (後來我退出群組 較沒跟到消息 有其他可以幫我補充)
為什麼我一直在強調對策,因為國外從2017/10就發布了技術通報,可我們台灣的車主,一直到我親詢問和泰時,告知的都是沒有對策,前面幾位車主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錯誤碼,一切正常,再觀察看看,唯一一個問到對策的A媒體,得到的答案是更換ECU即可,其實這就是對策,因為原廠已經知道這是已知問題,直接做對應的做法即可,當然不是說你說出來就會換,還是會有基本確認,只是有對策下,確認會變得相對簡單很多,
因為是已知經常發生問題。
好,讓我們來看看第一篇就提到的文件內容(萬分感謝藏鏡人自掏腰包購買提供),為避免數位浮水印追蹤文件來源,已將文件二值化與降低解析度,可能會有些許閱讀困難,敬請見諒。
TSB CP-00011T-TME 共兩頁


先看看問題描述
DESCRIPTION OF THE PHENOMENON
Some customers may experience and report when accelerating from a stop, or from extremely low speeds, thevehicle may have a reduction in power.
Before experiencing this phenomenon, the HV battery monitor on the multi-information display indicating that the battery State-Of-Charge (SOC) is at its lowest level.
Some 2016 model year Prius vehicles equipped with a NiMH HV battery may exhibit these conditions after repeated driving on long downhill slopes.
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HV battery not-chargning mode which controlled by HV-ECU.
When the HV battery got hot during down hill driving, HV-ECU will operate to stop the charging. If the customer continuously driving during this period,battery SOC will be lowest level.
小弟英文沒很好(大學聯考零分XD),為避免翻譯上的瑕疵又被挑剔,直接拿去餵狗翻譯,雖然google翻譯出來一定會哩哩落落,但大意應該還是看得懂得
(以下為google翻譯)
一些客戶可能會在停止加速或從極低速度加速時體驗和報告車輛可能會降低功率。
在經歷這種現象之前,多信息顯示器上的HV電池監視器指示電池充電狀態(SOC)處於最低水平。
配備NiMH HV電池的2016款車型普銳斯車輛可能會在以後出現這些情況在長長的下坡上重複駕駛。
這種現像是由HV-ECU控制的HV電池非充電模式引起的。
當HV電池在下坡行駛期間變熱時,HV-ECU將停止充電。
如果客戶在此期間不斷駕駛,電池SOC將處於最低水平。
哇操,這不就是我跟車友的問題嗎? 每個描述都中獎阿...
技術通報都說明要怎麼處理了,怎麼會其他車友都沒辦法處理?
OK,說明完了對策,希望大家能了解,為什麼我一直在強調對策,因為有太多車友回去只能簡單反映問題,若沒有對策,很有可能反應這個問題就沒辦法獲得解決,畢竟不是專業,沒辦法描述太多,電腦插進去沒訊息,當下測試無異常,能有幾個車友能像我這樣把影片拿出來分析給原廠技師說明的?我要對策不是為了我,是為了其他一直求助無門的車友,希望大家能理解,不是我要凹對策處理,是我希望把對策建立起來,讓其他車主能遵循對策直接解決問題。
好,再來說說回廠的檢測狀況,沒錯,小弟等不下去了,決定先跑去安坑廠找技術長約會,省得被酸民一直說我不回去檢測(請問到底哪邊我有說我不回去了?從一開始就說和泰來約下星期三,時間他訂的,我問說能不能提前,這段時間我開的很不安,他說他們技術長很忙,時間要排,我配合他們時間等待,卻被說成不回廠檢測?WTF?)
OK,回廠檢測標準程序,拿出那台將近10年的Panasonic toughbook,插上VCI線,開始跑TIS軟體檢測,VCI線TIS軟體我也都有,故障碼我也看過,Hybrid System是沒有歷史紀錄跟當前的錯誤訊息的,錯誤訊息都是來自於ACC雷達的通訊失敗(這另一件事情了,
有機會再來提),結果是不負眾望的,沒有錯誤代碼,接下來由技術長當我的副駕駛,開始跟我口頭回報OBD資訊(因為OBD被拿去接他電腦監控了,我看不到資訊),由他來回報給我,讓我更有機會重現問題,路線選擇的是綠野香坡,坡度還算可以,總下坡長度約2.5km,一樣採用D檔下坡,保守駕駛(相對EV行駛機率會高),約過2/3坡度後電池來到78%後不再上升,CCL=0kW,開始啟動引擎煞車模式,下坡後轉往快速道路,電池一路下降至39%,開始啟動強制燒油發電,最低降至36%就開始正常回充,與一般正常行駛無異,一路上跟技術長聊得很開心,這位技術長確實有油電底,談論很多話題,他都能給我一些回饋跟解答,由他來整理資料跟觀察影片作報告,我相當放心,私底下(不代表公司立場),我們也交換了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訊息,這邊就不方便透露太多。
路測結束後,我還是一樣表達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我也表明我已經看過TSB文件,不解為何文件內明確點出批號,年分,以及解決方案是更新韌體,代表有問題的是韌體,韌體就肯定每台車都一樣,為何不全面更新,畢竟更新韌體的成本,僅有工資,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技術長這邊沒有給我正面的回應。
再詢問其他有發生問題的車友目前該怎辦?技術長說和泰已經在研擬對於這個問題的對應處理方法了,等和泰公布為準,我再詢問,沒有錯誤碼跟任何資訊,路測有99%的機率是測試不到的狀況下,如何認定為問題車輛?技術長表示,不用擔心,一定會給所有車主一個滿意的答案,OK,沒辦法幫其他車友套出任何進度XD
隔日早上安坑服務廠打來表示,已將我的車子問題,整理完報告給日本,日本就此問題給予和泰的方針是更換HV ECU,(恩 果然符合A媒體的未卜先知?),但ECU目前台灣沒庫存,從日本訂貨中,什麼時候會到,不知道,等到了會再跟我通知更換,電話中我還
是強調,希望能把問題影片轉達給日本豐田,因為那是記錄下當下問題最多資訊來源了(至於到底報告含不含影片,我也不知道)。
OK,拜託別再說我不回和泰檢修了,從一開始就是下星期三檢修,我要求更早改下星期一檢修,星期六先聊問題,後來受不了被酸一直不回廠,我下班直衝安坑廠,剛好當下技術長正好也有空,願意協助我就先檢測了,我星期四已回廠檢測,沒有錯誤代碼路測沒有遇到問題點,同其他回廠的車友一樣。
自問自答 Q&A時間:
Q:阿你到底在堅持什麼啦?不是從一開始A媒體就說和泰會幫你更換ECU了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系統性的通案,並非個案,根據TSB的文件表示僅需更新韌體,不需更換任何零件,合理推測出問題的是韌體不是硬體,當然也是有可能用特殊版韌體來閃避硬體瑕疵,但就目前的發生概率來看,我兩年45000公里才遇到第一次,其他車主可能更多
的是還沒有機會遇到,但不代表沒問題,而2016年約售出2000台,群內通報的約7台,系列文章發表後與我聯絡或間接表達有遇到的車主,大約共有20台(含上面7台),一個不是很容易遇到的問題,即便像我對車子算比較敏感有在注意的人,都只遇過一次,但卻有
將近1%的人已經遇到,剩下的車主,究竟是還沒遇到還是真的沒事,讓我相當擔心。而這問題又屬於安全性問題,平地起步沒力就算了,遇到上坡的時候油門踩到底,車子卻是向後滑的,即便有斜坡邏輯都沒辦法起作用,這部分也已經有實測上坡會下滑的影片,若車主對車子不熟悉,一時驚慌失措又在山路(因此問題較易發生在山路上),不慎滑下山坡,或把其他人推下山坡,都是很可怕的事情,再者大電池持續低電量不充電,Hybrid的蓄壓桶採用電動泵供給壓力來源,電量持續降低後屆時會不會連煞車壓力都消失?這問題實在不應該等到車主反應有遇到狀況才能去修。
Q:阿你的訴求到底是啥?
同原文章一開始提的三個訴求
1.問題反應給豐田原廠,讓原廠看到真實問題的狀況,我相信韌體工程師會很容易找到邏輯錯誤在哪
(目前看起來似乎有跟著報告反應上去了?不得而知)
2.小弟願意配合台灣和泰測試問題,但此問題明確並非單一個案,不需要用我的車來當白老鼠,請和泰自備車輛,我會盡力重現這個問題,另外也希望我協助和泰重現問題,不需要還要我請假,不需要我用我的車來當白老鼠來做這件事情。
(這邊扯到一個問題,和泰跟我說,他們沒有這個年份的試乘車,好吧,那這點放棄...不過也透露了一點,就是和泰知道,其實有問題是跟年份有關的,同TSB內容,本來想跟和泰說用我的車來測試重現沒問題,但希望能幫我電池延長保固,畢竟測試過程的各種低電量條件,對電池是一個不可逆的傷害,不過後來怕焦點又模糊了,以為我要來吵延長保固,想一想就算了,第二條訴求就廢掉吧)
3.若確認有問題,請和泰趕快協助車友處理此問題。
(其實從TBS文件來看,早就在2017/11確認此問題會發生了,雖然我希望的是全面通知召回,但我也知道這個決定權在於日本豐田,且就算要召回,那也是要很久以後才能開始的動作了,在還沒全面召回前,希望能先建立對策,讓曾經發生類似案例的車主,能趕
快解決掉心中的不安,前面文章我也貼過,有人今年五月保養時反應已經發生三次了,至今仍無任何處理。
Q:對策跟召回有啥不同,你公開了重現問題的方法後,大家自己測試若確認有中獎不就都能回去使用對策了?
第一、我的方法是土砲的,按照我的方法一次沒出現,不代表第二次不會出現,不代表第十次不會出現,更何況要觀察是否確認是遇到bug可能要加掛OBD才方便判斷,OBD一顆也是貴貴的,再者要是跟著我的土砲法去山路測試後發現異常,結果發生意外,那也是我不願意樂見的。
第二、即便我的方法是100%一定會遇到問題點,可2000台P4的車主都會看到我的文章嗎?我想了不起有一半就很厲害了,剩下那一半等於還在未爆彈中,但召回不同,召回是由車廠直接通知車主,應該幾乎99%的車主都會接收到通知。
第三、避免車友陷於已知危機中才是我的本意,目前我公布的影片,都可以偏向個案解釋,但如果重現方法公布,跟上坡下滑影片公布,勢必對Prius/油電系統/和泰公司不利,屆時會是兩敗俱傷,我不樂見,但若和泰沒辦法處理車主疑慮,我只能公布讓更多車
去自我檢測,是否是風險群內的車輛,然後錄下異常時的影片請求和泰比照處理,這實在是下下策中的下下策。
Q:那油電車是不是不要買?
扣除這個極端會遇到的問題外,油電系統基本沒有什麼太大問題,這套引擎已經從2009的Prius3代小改至今(2ZR-FXE),用在P3/CT200/P4/PHV上幾乎沒聽到關於引擎的重大問題,當然整體油電系統故障是難免的,變頻器等高單價物品故障也是很痛,但汽油車也是會遇到高單價零件故障的問題,只能說是命XD,說實話我還是覺得Prius是一台,省油/安全/舒適兼具的一台好車,尤其是19年式後,大電池改為8年16萬公里保固,以前都被人酸大電池是不是五年就要換一顆,現再應該可以改八年了XD,但認真要買,也是可以等等,看看小改版的P4.5 會帶來哪些小改變,以及引進會撞紙箱的T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