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家中的車子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toyota的車
從老exsior、再到老神A
對於T牌的車有一定的好感

其實15年時就對ALTISX版運動外型有興趣了,但那時候不管車身是什麼顏色,側裙跟後保都是黑色的,塑料感很重,我沒有很愛,而且想說安全配備的觀念崛起,想要更好的安全配備,所以就只好再看看,去年小改終於開始多了安全VSC還有6氣囊,但那時候又沒有出運動版… 終於等了一年,才成功盼到ALTIS X改款,除了外觀帥外,VSC氣囊跟BSM都有了。
所以跑了幾家營業所後談到了一個不錯的價格,就直接下訂開回家

而且這次的X版CP值超高!雖然是基於尊爵版在做變化的等級 但也有LED頭燈 還有大包、17吋鋁圈、換檔撥片一堆配備,雖然少了電動椅,但還比尊爵便宜2萬!

而且包含懸吊避震系統也做運動化設定,這也是我覺得很有誠意的地方

趁著放假跑了一趟山區,試試看X實際跑山路的感覺
先來個新車與閃光的合照~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看看外觀的改動吧
進氣壩加了鍍鉻,霧燈框設計也比較銳利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下巴、側裙、跟後下巴還有鯊魚鰭,
紅車顯眼又很運動感
17吋雙色鋁圈,覺得外型勝過很多國產框了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內裝用了很多紅色,比之前的橘黑設計好看多了,
出風口設計成渦輪狀還蠻高級車FU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以前X版買到頂級也是鹵素燈,現在魚眼BI-BEAM LED頭燈加上光條日行燈,帥多了!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很喜歡尾燈燈殼做燻黑設計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開市區很實用的BSM盲點偵測,而且今天下雨天赫然發現,這個BSM完全不受雨天車窗跟照後鏡水霧的影響,原來設計在車內還有這個好處~~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山區的雨勢蠻大的,而且一下子就起霧
所以待在這個咖啡廳等好天氣等了蠻久的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終於等到好天氣,接下來就開始要做一些駕駛測試了
先來看看這次有改的避震器部分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感覺像是T牌特別訂做的加強版y-kyb避震
不過好像也有網友說這次桶身是日本製kyb黑桶,這就要請高手解答了

接下來講講開起來的感覺
X跟家裡的Safety+版比起來,遇到坑洞的左右晃動的拉扯感減低了許多
阻尼跟彈簧加強,車身回彈的速度也比較快
在車尾的部分算是蠻沉穩,不會有太多慣性的額外晃動感覺

X版原廠搭配普利司通17吋205/45/r17 T001不對稱花紋跑胎,濕抓還不錯,胎壁硬駕馭感更好
當天開車時其實雨不小,在時速6、70左右過水坑輪胎也不會嘰嘰叫
同時抓地力也夠,過彎時其實都能有效的把方向控制住

再來說說這次特別改動的懸吊跟避震
我覺得X開起來確實比之前開過的safety+硬朗蠻多的
路感的回饋感很好,行駛時很清楚車子經過了什麼樣的路面
同時經過坑洞時,相較之前的ALTIS車是全部吸震起來
X提供的反饋感受是很好的,至少我個人就覺得駕駛起來很舒服

而且導入了循跡防滑系統,如果打滑電腦都能及時介入修正回來
上山過彎的話X比較不會有不舒服的側傾感 (提醒大家時速拉還是不要拉太高)
這點我也覺得進步很多

動力部分神A的這顆引擎搭配cvt變速箱,大腳油門加速的聲浪還不錯
尤其是切手排模式再按下sport鍵,儀表板會顯示紅色的sport
電腦會拉高轉速延後換檔,搭配換檔撥片,感覺蠻熱血的!!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整體來說真的跟一般版神A有差,外觀帥CP值又高
有要買ALTIS的可以去試駕看看這台,以上分享希望能幫到再看這台車的人

神X車主心得之懸吊與避震改動有感
2017-10-20 18:39 發佈
輪胎到輪弧的距離 看照片應該比5隻手指還多吧?先入為主的觀念 這還是太軟

另外 很多日系國產車 都喜歡把避震調到軟趴趴 這樣應付台灣的路面 是比較舒適
但是過彎就不行了

車身動態穩定跟循跡防滑不要搞混了~
恭喜牽新車,紅色真的ALTIS X好漂亮啊!
我喜歡ALTIS X改款的外型,但是硬懸吊不是我的菜
所以還是安分的開11.5代ALTIS就好.
比較少看到紅的的神A-X級距 方向盤那一抹紅實在太霸氣了
這次改款主被動安全也提升不少 正好補足之前比較被人詬病的部分

帥羊 wrote:
車身動態穩定跟循跡...(恕刪)


下雨天,這些配備都有幫助。可是,下雨的山路還是慢慢開的好.....

106很多飛出去的超跑,都是在下雨天....
請樓主跟照片中的妹紙說一下 太骨感 不健康 建議她多吃點
yoshiyoyo wrote:
輪胎到輪弧的距離 看照片應該比5隻手指還多吧?先入為主的觀念 這還是太軟 ...(恕刪)

輪胎到輪弧的距離跟軟硬沒有直接關係啦,
這是留給車輪裝雪鍊的空間(正常來說是預留滿載後的下沉量再加雪鍊,所以越輕的車大多越高)
不然你看原廠86的輪胎到輪弧距離也是這麼大
如果有換過H&R或Eibach原廠對應型短彈簧的(大概降3指、約40mm左右)
可以仔細看外箱上會寫不適用雪鍊
換裝高低可調的,原廠網頁的可調整高度絕對可以調到跟原廠一樣高也是一樣的道理
很漂亮的車!!
但把妹的臉遮起來扣了不少分

ariete wrote:
輪胎到輪弧的距離跟...(恕刪)

你說的 我可以接受

但是 路上多注意一下德系車特別是ABB
人家歐洲也下雪 做出來的車 也沒留這麼大空間

但是台規的車子 裝雪鍊的機會真的很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