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Farewell: 1999-2017 年的 corona

如題,這是篇致敬文,向陪伴17年順手好開的好朋友致敬感謝。

1999年底,家裡在年底用600k購入這台跨年度車作為代步工具,Toyota 給我的駕駛經驗就是,平平順順的。2L 的引擎,善用2/L擋位,遊遍台灣也沒遇上什麼上坡是有問題的。

雖然是部陽春車,但身為家庭用代步車,他確實相當稱職,17年來未曾顧路過。


拿到駕照後,家裡將這台車移交讓我使用,這台車的里程數也開始認真的開始增加了。本篇純屬個人15年來使用這部車的經驗及數據分享。

車籍:1999/Dec - uptodate
里程累積:135,000+(持續 200k/w 遞增)
實際油耗平均: ~12k/L (NTD 2.5/km (條件:50/50市區/高速))

個人在2010年 (車齡10年)後開始做資料紀錄。
費用: 數據顯示~NTD:80k /Y (Distant:13,000/Y)

費用結構: (Period:2010-2017)
油料:~45%,油價從當年NTD: 17/L一路上到 最高點的 NTD: ~35/L (那陣子加油真的很有感)。
稅金保險:~25%,fix cost - 每年固定的驗車、強制險、牌照燃料稅,沒得商量。

保養: ~6%-12% (約NTD:5,000-11,000)不等,視個人習慣配合的保養廠建議而定(我習慣1萬公里做一次保養)。過了10萬公里門檻,保養費用就下不來了。開始所謂大保養週期,跟安全考量零件下老闆建議陸續更換的零件後,每回保養,就再也不是換換機油,燈泡,頂多加個電瓶這麼簡單了。

其它: ~18%-24%,大部分為高速公路過路費,外出停車,跟出門在外總會遇到的一些違規紅單。

對於養護一台車的心得。以經濟性的面向考量,數據告訴我的是,擁有一台油耗表現好,又有稅金優勢綜效的車蠻重要的。畢竟想從保養,跟減少使用頻率來降低持有成本…這樣似乎失去購車的意義與本質了 。

空間:
我只能說,一輛2.0,沒有6/4分離的轎式房車,坐滿五個人是法定也是實務操作後的上限。後車箱就擺擺行李可以,什麼無法拆解壓縮的物品,長寬高量一下,不行就是不行,不用心存僥倖。

安全性:
私心認為,(我的)安全駕駛行為、行駛環境掌握(他人的駕駛行為)、或最好能創造一個安全的行駛環境才是根本。近10年來,對於何謂一輛合格的安全汽車真是越來越嚴苛了。也不得不同意,畢竟生命可貴啊。Corona 安全嗎?發生'重大車禍'的情況下,相信這是部高風險的車。然而,與機車、行人、市區慢行小車的碰撞條件,車損與驚嚇是免不了的。有一點我認為Corona 風險頗高,那就是少了現代化的那些在盲點區擁有警示功能的設備。

回到Corona。說再見,是因為認為應該可以換台車了。為了感謝他15年來的付出,在移交回家裡前把他送廠,花了整整兩周好好整理恢復一下。使用人換了,但養護人依然是我。可預期的是養護成本將達到一個高原平衡,但他還是台值得繼續擁有的可靠代步工具。

十幾年沒這麼新了
Farewell: 1999-2017 年的 corona

下回能在開到的時候是14萬大保養時了。
Farewell: 1999-2017 年的 corona

這應該算關箱文吧~
Farewell: 1999-2017 年的 corona
2017-10-16 2:39 發佈
這台是Corona不是Corolla.....兩者是不一樣的車系~~~
若是寫Premio更能讓大家知道是哪台車.

這台車起碼可以在戰5年以上.
但是換新車是好事,開老車的人通常人生沒啥衝勁,台灣老車多,也解釋為何台灣一片死氣沉沉.
還我看的一頭霧水,Corolla有出2.0的嗎?
想說ALTIS不是2001才登場怎麼出現1999⊙⊙"
車子開17年了居然自己會認為是corolla,明明就是Corona
天差地,不過這台Corona國產車品質比現在的國產Altis好太多了
現在20年以上國產車到處跑,17年還太早。
PREMIO真的是一部好車.我也開了17年,現在換2017ALTIS.
車尾都告訴你
我的車名叫Corona了....
一個是進口一個是國產 差很多~

jackax wrote:
車尾都告訴你 我的車...(恕刪)


這台是國產的啦!

也是我心中對於T牌高品質的最後代表作

家中以前買一台2.0 雙色版本,我自己很喜歡的說。

但之後家中要買車,恩...覺得有點落差,可惜了 可惜了...
jackax wrote:
車尾都告訴你 我的...(恕刪)

2001年以前的COROLLA才是進口,
這台是CORONA PREMIO,
也是國產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