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交車之後,立即就去加滿油了。從一個完全空的油箱加到滿,33.8公升,看來比起之前的舊車油箱真的小很多,(之前的舊車從空油箱加到滿超過53公升接近55公升)。昨天交完車一天之中立即就跑了200多公里⋯⋯這中間試了很多項性能,包括高速公路直線加速、匝道過彎、彎道加速、(雨中)山區行駛、連續彎道駕駛、剎車性能等等、真的讓我難得有比較正面正面的意外⋯⋯!
(1.) 整體比我預期的好開很多!
(2.) 雖然試車的時候就已經有注意到新車很靜,實際在開的時候更意外這個靜的程度遠遠比起舊車好很多很多!(但是去年開過單位的MB GLA180反而比我之前的舊車還更吵喔!),即便是在時速130km~140km的高速,噪音還是很低,而且完全沒有風切聲,加速時只有油門踩下去那一剎那引擎有拉轉速的一點聲音,上了檔之後,即便是在時速130km~140km,轉速還是自己降了下來,轉速只維持在2000rpm左右,而且還自動進入Eco模式(時速130~140哦)!之前的舊車在這個速度的時候都必須維持高轉速(約4000~5000rpm左右)!
(3.) 我發現我開車時80%的時間都在Eco模式⋯⋯這可能跟我自己的開車習慣有關吧!我很會利用車子本身的慣性。之前開GLA180時,車上的電腦就有寫說我開車時40%是滑行。
(4.) 雖然不是SUV,但是車身重心仍然比一般車(至少跟舊車比)高一點,視野自然也比較好一點。但是比較高的重心,在山路跑的時候,過彎時側傾的程度並不會顯得很嚴重⋯⋯
(5.) 到現在還有一點不太習慣的就是那個後照鏡,這個後照鏡似乎有一點望遠的效果,後照鏡看出來的距離比起實際的距離還遠一點,也是因為這樣讓車子右後方後照鏡的死角大了一點。這點必須要靠增加幅度的中後照鏡調整角度到看得到右邊B柱才可以解決,以後轉向要更注意這個死角(從右邊二分之一A柱到右邊C柱的這個死角)。
(6.) 也因為後照鏡還沒習慣的緣故,讓我從昨天到今天兩次停車都沒有停得很好。我對自己停車的要求是很高也很準確的,坐過我的車子的人都知道,我自己停車時,右邊輪胎到道路邊緣不會超過15公分,左輪則不會壓到左邊的停車線,前後輪也都不超過停車格,而且跟前後車的距離都很平均,停車時同時考量到前後車離開停車格的空間。
(7.) 當時業代沒有給我選擇隔熱紙的顏色,包括隔熱紙的所有配件都是業代直接寫的,這點是讓我對於他們的服務有點反感,客戶幾乎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而這個業代幫我選的隔熱紙是讓我感覺有點暗了一點,從外面是完全看不進去裡面的,而在夜間側面也是比較暗了一點,以後夜間開車時需要更小心謹慎一點⋯⋯
(8.) 行李箱在實際使用之後發現的確還是小了一點,讓我不得不把原廠的行李箱平整化套件拿掉才能增加行李箱空間。看來以後選車還是要選有超過340公升行李箱的車子才夠我用,之前單位配的GLA180,行李箱420公升,之前開的時候是覺得對我個人來說已經夠用了⋯⋯
(9.) 之前的舊車是全電動的駕駛座座椅,這台則是全手動的,雖然並不是沒有坐過全手動的座椅,但是在剛交車的時候一時忘了調整座椅到自己最習慣駕駛的姿態⋯⋯(我駕駛的姿態是會稍微有一點躺的樣子,這樣有利於長途駕駛)。
(10.) 剛交車時,由於坐上去時並沒有馬上調整座椅到最好的位置(只有調整左右後照鏡而已),所以就利用紅燈時來調整,結果可能一時不小心放開剎車自己不知道,車子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往前移動了,結果還好有開啟車子的前方雷達,即時的警告了我才沒有撞到前面的貨車,這點讓我感覺到前方雷達的重要性⋯⋯!
(11.) 讓我很不喜歡的一點是,車上中間的影音系統,雖然有USB插槽,但是不支援iPhone/iPad連結。以往我總是把我的iPad當作是車上的資訊中心,音樂、導航都從iPad裡出來。結果現在只能靠藍芽連結,在iPad裡先播放,然後再透過藍芽連結到車上喇叭播放,結果是大量耗電(iPad的)!這並不是沒有方法解決,只是就是比較麻煩一點而已⋯⋯
(12.) 車上內建的超速照相警告裝置,預設的聲音很大很吵,而且一些根本沒有的也報了!這個後來昨天晚上回家之後就立即調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