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較長
請見諒
我先與01的大大大致上最深刻的歉意
因為我潛水近3年
在01這個小宇宙中
吸收大家人生經驗,知識, 讓我悲傷時歡笑, 也讓我學習到罵人不髒字, 勸敗,30cm,有圖有真相等獨特版規
小弟不才
所以很少回應大家的深闢創見
但最近因欲購toyota油電車, 開始積極搜詢網友建議,菜單與消費經驗,
並在這兩個星期積極與展場銷售員接觸
感觸很深下
終於註冊發文了
TOYOTA因高市占率而顯得傲慢
業代則配合車商鞏固更大利益而賣命演出
先淺談
TOYOTA的傲慢部分
從日幣貶值卻不降價,陽春配備,主被動安全措施等方面可看出
TOYOTA現仍以過去打下的商譽與形象維持
如高妥善率, 省油, 和深植於長輩的印象
但只靠這些形象能夠吃多久,商場如戰場, 樓起樓塌很快的
NOKIA就是一個顯例
再談談銷售業代部分
回想起
14年前我買第一臺toyota的情景
TOYOTA價格與他廠同等級價格差不多, 價格就是目錄價格,殺個價, 贈品談一下,
雙方可接受就直接簽約,直來直往,應讓業務賺的就讓他賺, 畢竟人家也要養家活口
這兩個星期
覺得陪伴14年的老車該退休了
也想讓自己人生"奢侈"一下(小弟年薪僅60W,百萬國產車對我已是天價),欲購買toyota油電車
到展場看車業代都很熱誠
但問到折扣價格時
就好像"諜"對"諜"一樣
業代回應都是,有當期車的價格,領牌車,庫存車的價格,特式車價格,內裝顏色不同的價格等等,
最後答案總是
非常非常模糊的價格帶(例如少個4W-8W), 會補一句,他會再跟主管爭取更優惠的價格
每次他們這樣回答
我都直接回, 那你的主管是哪位?我直接跟你們主管買就好了.
用眼花撩亂的價格差異和推出特仕車,讓消費者無法比較
這是車商面對網路公開資訊的因應技倆.
消費者似乎被當成"猴子"在耍
另一個心得是南,北價差問題
"天龍國"的車價卻是"地虎價"
一樣東西, 配備就是差2-4W
網友常說的往北買, 價格就便宜.
這是真的
消費者跑到北部買車,讓北部公司越壯大, 但對南部發展是毫無助益
可是誰會在南部當"盤子"
最近各家廠商在"競爭月"了
我只有一個想法
若哪家車商像某些量販店一樣
保證同樣條件配備
簽約保證 "買貴退差價"
我會再進去看看的
買車應是快樂的,是一種銀貨兩訖,爽快豪邁的買單
而不是車商創造出許多"花招",將消費者當成"盤子","猴子"一樣耍
這樣做
車商累,業代累,消費者累
繼續再耗下去, 我的購車慾望也被磨得差不多了
我很想為臺灣經濟盡份心力
但是車商們已經澆熄我的換車慾望了
分隔線-----------------------------------
6/11的補充
第一次發文, 有那麼多網友提供意見, 證明01網站人氣超旺
有些牢騷或感慨可能表達的不是那麼清楚, 以下的內容算是對各位大哥們的回應做個回饋
首先
感謝大哥們的寶貴意見
大家思考點極為多元,也引發我許多想法,也釐清一些觀念
如NOKIA的樓起樓塌不等同於TOYOTA目前情勢, 這點我完全認同
"傲慢"兩字須修
銷售端的問題等
目前我是從欲購買toyota汽車消費者的立場出發,實際去過營業所,詢問車價後感慨
其他廠牌狀況, 小弟未親身經歷,自然無法得知.但不排除未來會接觸
至於為何辛苦比價,查菜單, 不夠爽快下單
因為我老爸不姓戴,我不是帽子大王的兒子,我的薪水都是爆肝換來的血汗錢,自然要花在刀口上.
不用太斤斤計較車價,應重視"良好"售後服務
有關這一點, 小弟我的14年TOYOTA未進過原廠, 也不期待流動率極高,競爭激烈,開發客源都來不及的業務會帶來何種"服務"
PO這個文
我只是由衷希望買個車
不用複雜的搞得像"諜對諜"一樣,阿諛我詐
應該簡單的像去7-11
價格雖比量販店貴
起碼是公定價格,不管是男女老少,不會耍你,或把你當"盤子",不用耍心機,
價格更不會因地區或不同人而有差異
如此簡單的想法而已
總之
感謝各位大大的所有意見,批評與回應
(這次我記得把底下的空白刪除了)
一年後我問老闆怎麼那時不等等油電版
他說他跟本不知道會出油電版,要是知道的話他也要買油電車
我老闆還說,賣車的業務還是他的好同學,那時拚命推汽油版的
完全不提油電版就要出的事

和自己人買車,真的沒有比較好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SulaKing0001 wrote:
先淺談
TOYOTA的傲慢部分
從日幣貶值卻不降價,陽春配備,主被動安全措施等方面可看出
TOYOTA現仍以過去打下的商譽與形象維持
如高妥善率, 省油, 和深植於長輩的印象
但只靠這些形象能夠吃多久,商場如戰場, 樓起樓塌很快的
NOKIA就是一個顯例(恕刪)
商業行為都是如此,"傲慢"這兩個字言重了。
一旦價格做了調降,將來日圓升值時,車價必須調漲時,又有多少消費者能認同?
配備增加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嘴吧上說說就有了,但車廠需測試一段時間、再調整生產線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對產量大的公司而言,否則隨時都可以更改配備外觀,何須等小改款的時間?
經濟部請日貨商去喝了幾次咖啡,效果大嗎?由此可見,對公司整體運作執行影響較小的,或許可以直接調整價格;反之,多是利用促銷的方式進行,如0利率、贈品等較彈性的優惠作法。
豐田的形象我不知到它能維持多久,但我想每個企業都想永續經營、替公司及股東創造最大的利潤,也都會想法子勝過對手提高自家的銷售量,這對消費者而言,仍然是有利的地方。
現今要高妥善率、省油、安全性高、平價各項都能滿意消費者的要求的車子,還真的很不容易找得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