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兇手就是我自己將自己說過的話吃下去! 那這又跟2013 New RAV4有啥關係呢? 其實原本這是風馬牛不
相及的兩件事.... 曾經我以為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購買TOYOTA這個品牌的任何車,我喜歡藉由握著方向盤
的手與車對話, 經由這樣的對話來心領神會車輛的設計師想告訴我的事情, 而在過去我認為這樣的對話在
TOYOTA的車上是浪費時間. 我的上一部車是2005 Mazda3 2.0, 小馬陪了我七年的時間我一直捨不得換
掉它,一直到了去年底有朋友有購車的需求向我詢問是否願意割愛, 出於同樣是愛車人士, 便將小馬轉賣給
他.接著便開始物色下一款新車, 由於從開始開車到現在, 已經開了10多年的房車, 因此便想換換口味試一
下休旅車, 首先鎖定的是Honda CRV4, 在去展示間試乘過後, 對於操控的整體表現是OK的, 但因4代CRV
的尾部外型實在是讓我有點無法接受, 而台苯在車價以及偷掉配備的部分也讓我感受不到任何誠意, 但真正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我原本就想購入4WD車型, 當初在日本本田官網上看到針對4代CRV所採用的智
慧控制整合ECU, VSA及各項傳感器的最新一代主動式4WD系統真的很心動,但某日在網上閒晃, 看到台規
的CRV4竟然是採用跟三代一樣被動式4WD系統, 也就是一定要偵測到前輪打滑才會分配動力給後輪的舊系
統, 而非最新一代隨時可針對起步,上坡及各種彎道路況主動分配動力給後輪的新系統, 心中的熱情頓時被
澆熄, 台灣的市場小是事實, 但一間公司對消費者的態度又是另外一件事情!正當煩惱的時候, 忽然看到
2013 RAV4台灣全球首發的消息, 便在去年12月下旬正式發表時到展示間看車, 第一眼看到它的外型真的
很吃驚!! 這是我印象中的TOYOTA嗎? 在實際上路試乘過後, 對於它的內裝與底盤的進步以及4WD車型所
配備的各項主被動安全更是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後有一段時間的記憶被切片.... 模模糊糊... 只記得
一些片段... 似乎再回到展示間候我的手便不由自主的在購車契約書上簽下去... 然後又是一陣模模糊糊
的等待... 等回過神已是一個多月後接到業代的電話去領車, 我才驚覺我成了TOYOTA的車主, 一驚之下馬
上跑去房間量體重... 挖勒...馬上多了3kg... 我胖了...

哈...說了這麼多, 廢話不多說還是來看圖吧!!

1.在營業所外我的New RAV4靜靜地等著我

2.這個角度看起來真的粉霸氣, 聽說這叫Keen look design, 是TOYOTA新世代的家族特徵!

3. 聽說這是本市第一台掛牌的4WD車型


4.車頭與左右腰線的線條真的完全看不出跟上一代RAV4的關聯,既然豐田願意做出改變, 我就給你機會!


5.本車的配胎很幸運的是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6.延續車側線條的側踏板, 質感真的很不錯!

7.交車隔天馬上跑去隔熱紙店家施工, 不要問我是哪一間, 就是天空很藍那一間!

車身我用業代送我的FSK 180, 前檔則是用FSK冰鑽F30

8.施工的時候店家很仔細的套上防塵布, 以免弄髒內裝!

9.施工完畢, 黑色隔熱紙配上白色車身, 質感真的不錯!




10.至於大家最關心的產地問題, 在此提供一份本車文件證明車子的確是日本原裝進口, 而且是田原廠組裝
的, 在徒的右上方可以看到受渡(意指組裝交貨工廠)下面寫這田原二字, 所以不用再瞎猜了!

心得感想:
對於New RAV4的進化, 無論內外裝都打破我過去對豐田的偏見, 對於底盤與懸吊的部分, 以原廠來說算是略為偏硬, 不太像其他試車評論所說的太軟, 在彎道中雖仍會側傾, 但側傾到一定程度便會撐住, 類似歐洲車的調性, 後輪雙A臂對於坑洞彈跳的處理雖稱不上細膩,但也決不至於帶來過多碎震或彈跳的不適感, 而前輪的指向性, 在一般模式下算是中規中矩, 但若是開啟Power模式, 藉由這套與全球同步的主動式4WD系統,會將最少10%的動力分配給後輪,且會隨著路況與彎道的變化逐漸增加分配的比例以提升轉向的精準性, 在彎道中絕對有與CRV4一拚的本錢!
而動力部分由於尚在訓車期, 黃金右腳得收斂一點, 因此還無法深刻的評論, 但以展示車試乘的經驗, 2.5升的Dual VVT-i引擎相較於CRV4少了揚程可變的機構, 但多了排氣端的可變正時, 再加上6速手自排調校適宜的齒比搭配下, 我相信絕對可以滿足各種路況所需! 關於油耗與其他的部份等之後有時間再來跟大家分享心得! 感謝大家的收看!

後記:寫完這篇開箱文, 腦海中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傳來一陣謎之音... 就是洛基第四集結尾比賽結束後, 洛
基發表的一句感言..." if I can change and you can change, everybody can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