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Prius C 試駕心得分享....親身體驗PriusC循跡與動態穩定作動(與Yairs比較分析)文長請小心!!!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電話說試乘車到了! 聽說只會停留一個禮拜,之後又要轉往其他展示間。二話不說下班後馬上衝去試乘,雖然是晚上加上剛下完雨,請熱心的業代安排試車,印完駕照後立即出發。

分享試駕 TOYOTA Prius C 心得(我目前是Yaris車主)

一剛始我先做副駕駛座,由業代先開並講解路線及油電運作模式,由於今天有下雨地面有水,下雨天測試車內隔音最好時機,隔音比起Yaris 好非常多,但還是沒Camry HB來的好,畢竟一分錢一分貨,業代說車剛到他也第一次開,順便體驗一下,我們選一個沒車的路口,測試下雨天濕地高速左轉(叔叔有練過千萬別學,以安全為前提)順便測試Prius C循跡防滑系統和動態穩定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到底有沒有用,時速大約60左右不煞車左轉彎,聽到輪胎尖叫的聲音,我看著儀表循跡燈號閃爍,車子本來要划出去的感覺瞬間被扯回來,電腦馬上介入控制車身,第一次親身體驗循跡作用是這次最值回票價的地方(朋友阿! 真的要買有ESP的車阿!真的會救你一命阿!)。


體驗完循跡後換我試駕開始,一切從頭開始,PUSH START跟小鴨一樣,但完全聽不到引擎發動的聲音,只有儀表燈亮"READY" ,當油門踩下時不刻意重踩油門,真的已完全電動車模式行駛,引擎都還沒啟動,車內會聽到馬達運作的聲音不過要很仔細聽才有,先體驗 EV模式 ,但前提是電池要有3格電以上才能使用或者時速不超過50KM或者由門不能採過深三個前提,真的受純電動車行駛超安靜。接下來換 ECO模式 油門反應感覺變慢,引擎出力也明顯變弱,也因為利用電腦控制你的油耗,中間會依你油門深淺會自動調配馬達和引擎介入,切換過程中完全感覺不出來。最後把ECO關掉,測試直線加速,當重踩時引擎馬達同時出力,雖然無法向大馬力車讓輪胎尖叫,但前段有貼被感加速力道比我的小鴨還要好,果然靠馬達的高扭力雖然綜合馬力比Yaris低但加速性能比Yaris還要強,不過重踩時引擎聲音也會傳到車內,但是PriusC 防火牆隔音筆Yaris好,沒有像Yaris拉轉時引擎尖叫身會直接傳入車內,在時速大約6、70KM四門隔音還不錯,輪胎滾動的聲音抑制都比Yaris好很多,可能因為Prius C輪胎配置175且配低阻力胎輪胎噪音也小很多。


另一個體驗到Prius C的底盤和避震,遇到路面不平的坑洞不會像Yaris彈跳那麼明顯,避震抑制蠻有歐洲車的特性,但沒有歐洲車的好,比起TOYOTA以往的感覺真的差很大,我也試座前座(去程)和後座(回程),真的比起Yaris真的舒適很多,另一方面,因為Prius C重心比較低,在過高速灣的時候車身側傾也小很多,不會像Yaris過彎側傾嚴重,讓車內乘客座起來不舒服。原本我的小鴨是配185的胎但高速食的穩定性和側傾幅度也比較大,我把輪胎換成195的胎寬,明顯穩定很多只是方向盤變比較重,但煞車也變好一些,原本擔心Prius C配175的胎超控和抓地力不好,但我開完發現完全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反而比我的小鴨現在的配置還要好,而且同樣前碟後股的煞車,PC的煞車比Yaris還要好,這些是我體會到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前座和後座皮椅材質比Yaris軟也比較舒適但不至於支撐性不佳包覆性反而覺得比Yaris好一些。唯一缺點就是如果後座座中間的乘客身高比較高的話,受限車高流線頭部壓迫感比較重,因為中間的座椅沒有下凹的關係,不過左右後座因為座墊有下凹且椅背和座墊比較有人體工學設計,乘坐舒適度不錯,且後行李箱和後門隔音不算差,坐後座還蠻舒服的。
我身高170cm,前副駕駛座調到具前面一個半拳頭的距離,同樣我坐後座,距離前座椅背大約快要有兩個拳頭的距離。後座椅墊長度比Yaris長所以後座乘客大腿支撐性也比Yaris好。
頭部空間駕駛座調到最低還有接近兩個拳頭距離,我坐後座大約剩一個拳頭距離,我座後座中間大約剩兩個指頭。給大家做個參考。

至於外觀、內裝美感見仁見智....所以要能接受那台車的優缺點才是你真正所要的車!
(不管別人意見、前是你花的也是你賺的,不後悔才是真的)

以上是我今天試價心得,整體而言CP值的確優於Yaris,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多二十幾萬價差,不過換來是,日本組裝品質、安全配配、油電系統和油錢,對我而言很划算,大家有機會可以去體驗,一些油電問題也要親身去體驗才知道,不要以偏概全,柴油車的確省油但實際保養費也比汽油車高,親身體驗比較過才是真正的答案。

順便給小鴨車主換車的心得分享。我個人統計我的小鴨(輪胎195/55R15)年平均油耗是12KM/L,以PC取平均22KM/L,95每公升33元(我在還沒漲價前統計的),一年跑一樣的公里數,油錢一年就差大約一萬九,一台車我算五年就快十萬塊的油錢(以現在油價可能不只),所以我個人是覺得我多花十萬多買安全配備、油電性統、等等都划算,反正油錢都是要花的,生命安全比較重要,買不請歐洲進口車的安全,花85幾萬讓安全更上一層樓。

本次唯一遺憾沒有體驗到高速公路的情形,希望還有機會!

文長希望不傷害大大們的眼睛!!!



Prius C 試駕心得分享....親身體驗PriusC循跡與動態穩定作動(與Yairs比較分析)文長請小心!!!
Prius C 試駕心得分享....親身體驗PriusC循跡與動態穩定作動(與Yairs比較分析)文長請小心!!!
Prius C 試駕心得分享....親身體驗PriusC循跡與動態穩定作動(與Yairs比較分析)文長請小心!!!
Prius C 試駕心得分享....親身體驗PriusC循跡與動態穩定作動(與Yairs比較分析)文長請小心!!!
2012-04-18 23:11 發佈
BMW5828 wrote: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電話...(恕刪)



感謝分享 !! 很詳細

版主應該是個細心的人 ~~

優良的操控 跟 過彎
我想跟500- 980mpa+ 的鋼應該有強相關~~~
(不能跟BMW比..不然...福特 福斯 也是船)

7氣囊+ESP TRC 優秀的煞車 + 車身剛性
前後保桿+四個門都有加強防撞鋼
這些其實才是賣點 ~ 省油只是附加的~~

(那個車牌號碼...748..666 真特別 = ='')

metta-sati wrote:
那個車牌號碼...748..666 真特別 = =''


是有特別去X吧啦啦啦,
罵人還不帶髒字,這車牌還真XXX

我也是去試乘過
不過我有開上國道10一小段(約3-5公里上下)
前面的平面道路感想跟您相去無幾
高速公路的感受令我覺得驚艷
prius c的加速感比我想像中的強
超車也沒有感受到"喘"...
放膽大腳踩油門
有聽到一丁點引擎傳來的聲浪
很俐落的在內側車道跑上120km/h
打方向燈快速的轉入外側車道
而且高速下的穩定度頗好,不會有浮浮的感覺
變換車道時從方向盤傳來的手感更加清晰
也試用到了定速裝置~真好玩阿!!
腳都完全離開油門車子都以一定速度前進(第一次玩到這種裝置)

總結:
完全不像99匹綜效馬力的小車阿!!
有接近1.8中型房車的感覺...
跨殺小?沒看過窮人喔?

ROCKMANX wrote:
我也是去試乘過不過我...(恕刪)


恩 反T 已經不能拿船來吐槽了

其實船 的設定反而賣得好
一般人根本不會時速60過彎 ...只是要舒適

若要玩操控 硬底盤 T牌都在歐洲賣這種車
不然就上LEXUS GS

-------------------------
賓士 LEXUS BMW 雨天賽道

操控實力比擬BMW

終於來到各家媒體試乘的階段,從稍早記者會上公佈資料來看,不難想像GS 350 F Sport必然不差,實際駕駛過後,動態反應表現更是令我驚豔。首先就操控靈活度來說,當天彎道速度並不快,不過在幾個S彎區段中,GS 350 F Sport在Turn-in初期反應比起另外二位對手還要好,即便是在濕地輕微積水路面,方向盤轉動瞬間,車頭能夠立即反應出方向,營造出俐落的轉向特質,這點連BMW也無法完全做到,當然輪胎扁平比會有些許影響,不過AVS可變阻尼避震器亦功不可沒,賦予GS 350 F Sport在轉向初期有較佳的支撐性,連帶前輪的循跡性也較為明確,至於強調均衡性的Mercedes-Benz則是中規中矩,在濕地彎道中明顯居於下風。


總結報告

這次相當可惜試駕環境僅侷限在雨天的龍潭賽車場,事實上對於GS 350 F Sport來說,我更想了解的是一般道路駕駛感受,這點留待日後另找機會體驗。不過從今天的操控感想來說,你會發現不斷進化的Lexus GS車系,簡直比上一代還要優秀太多,直逼過去的操控王者BMW,進步幅度只要親身試駕過必能體會,而且BMW雖然較具駕駛樂趣,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並非時常追求操控極限,綜合各層面考量之後,GS 350 F Sport的產品實力無庸置疑!

http://www.kumotor.com/article_page.php?owt01=20120316062259260


metta-sati wrote:
恩 反T 已經不能拿...(恕刪)

說T是船的設定 應該是指國產的部份居多吧
進口的 不會太差才是
下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或是紅燈右轉專用道很容易 就會達到60過彎
有開過長輩的T牌2.0 40過彎 都怕怕的說



skyjohnny wrote:
說T是船的設定 應該...(恕刪)



軟懸吊的車 適合慢慢開的老年人

我母親就超愛 以前的歐洲車 V & B反而不愛...
非常棒的試駕文
去試乘沒有體驗到急轉彎
沈穩度跟寧靜度真的感受很深

yaris的C/p值比altis還低
我覺得prius C應該要拿來和10.5代的altis比較

雖然我已有10.5代的altis,但我還是好想換prius C啊!
小弟分享此篇心得
並非倡導去試乘急轉彎等高危險駕駛測試
我們必非專業測試人員
只是剛好遇到熱心的業代加上我們兩個心臟算大顆
並選在場地安全且無人的狀態
體驗到主動安全 VSC 和 TRC 作動
一生中當你使用的一次這些主被動安全配備
你會覺得花在多前都值得

國外很多車廠,在當地也算是國產車,就算配備在簡單但安全配備也不會少
感覺我們人命不比國外
除了靠政府安全法規
車廠不要為了省成本而省略安全配備。把重點放在其他配備
我們大家也要改變觀念,多花點預算重視安全配備
車雖然是鐵包肉,但沒有更完善的安全配備保護,人命一樣沒保障
安全配備其實就像買保險一樣,多花點保障自我和乘客的安全
讓我們一同使我們國產車安全更上一層樓

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我們國產車還有進步的空間
如果國產車也能追上國外對於安全的重視像歐洲和美國對於車輛安全測試的要求品質
同樣花錢我也會選擇 "MIT"

期望大家一同為未來國產車實力及品質的提升加油!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