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車是08年Altis1.8E..每次洗車後或下雨天.煞車溼了.停一晚.第二天出門.前進或倒車煞車都會響一聲.這是手煞車來令片咬死沒放開.用D檔.煞車都放開.車不動.嚴重時一定要加點油門.煞車片才衝開.這是輪胎的動力將來令片硬脫開的聲音.咬死的程度有時要加油門.手煞車來令片才脫開.車才前進.如果路邊停車.車間距太小.油門又沒控制好.此時就可能發生碰撞.回廠保修.是疑難雜症.總公司派技師來台中.將煞車分解.照相.量間隙.研究4小時.將資料帶回研究.判讀.兩個月後通知回廠,在後煞車兩來令片上加裝兩個V型回力彈簧,並告知此方法已在該廠某課長車上做實驗,已無問題,本車回裝完後,在冷車情況下,本人要求當場洗車,並親自拉上手煞車,等第二天再測試結果,第二天測試結果,煞車仍會咬死,問題無解決,一星期後又來電告知,說公司研判結果是:「來令片與碟片在潮濕的情況下拉手煞車,而煞車會咬死是氧化現象,這是正常的」廠方並告知,咬死是我洗車的習性,也就是說,我是在碟片與來令片潮濕的情況下拉手煞才會咬死,建議我洗完車後,出去跑一下,等來令片乾了,再用手煞車,我不認同,因為這種車台灣有成千上萬台,難道如此洗車習性只有我一人嗎?絕不可能,這種習性大有人在,講到洗車習性如果下雨天怎麼辦,要我如何將來令片與碟片弄乾,因為外面在下雨無法出去跑,前次總公司派工程師來,當時將煞車系統全分解,量間隙,當測量碟片平面度時,發現左碟片有不平現象,請問新車碟片為何會不平?只有用久了才會發生容許間隙,所謂“容許間隙”是對材料或配件在定期保養時,是否更換材料配件的數據,我車碟片不應有間隙不平,技師有告訴我,這車是新型的,後煞車有改良,也就是手煞車和腳煞是一體的,共用來令片,而舊型是外碟內鼓型. (手煞車是鼓煞. 腳煞是碟煞.是分開的.)以前未發生過.我是首例.是否設計有問題?請各位大大給我意見?
我之前開的MARCH也同樣發生過這問題~
我的是手排前碟後鼓~
第一次發現是開車中半路咬死~
不過原因是後輪煞車皮整個分解卡在裡面~
後來就換了煞車皮的部份~後2輪一起更換
導致後來每次洗車都會發現咬輪的狀況
還越來越嚴重~前進後退都不能動了
拉了手煞車都沒這咬的更死~
我首先試驗的是卡住的時候將輪子用千斤頂頂起來
看看是哪一輪發生咬輪的問題,後來查到了是右後輪!!鼓煞的部份~
後來技師說煞車鼓盤變形,也換了原廠盤,一段時間好了
(我在想可能第一次咬住有傷到鼓盤)
過沒多久又來了......
更扯的是我還故意洗車後~都不拉手煞車然後打空檔,前後輪用磚塊頂住
也用過上面大大的方式,洗完車就開出去,回來放到隔天還是卡,就是卡卡卡!!!!煩死了~~~~
技師看了之後又把鼓盤拆下來
把有活動到煞車的部份零件都上了油之後
就沒卡住了~撐了一段時間
現在車子已經賣掉不知道有沒有在發生過了!!
參考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