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ya試駕感想

今天去試駕Ariya,👍先說優點
1.行車質感不錯,安靜高級
2.迴轉半徑小,開起來很輕鬆
3.油門輕快,反應跟油車接近,不需學習成本
4.車子比特斯拉Y小,開起來沒壓力

👎再來說缺點
1.駕駛座左邊門扶手有點低,左右扶手不一樣高,感覺左手肘沒地方靠
2.前座椅下方被沒什麼空間,後座乘客的腳無法伸到前座下方,身高高一點坐後座腳沒地方伸
3.少了中央扶手收納空間,收納空間比較少一點
4.沒什麼特別的新科技,沒手機app 與 OTA、沒自動停車、換道,就一般現在油車的LV2功能。

我自己原來是開日系休旅,基本上開這台車完全沒有壓力,也不需適應,感覺就是馬力跟質感更進階的車子!這台車的缺點跟優點其實很像,好適應但是就是沒什麼新科技感,原來國外有的Pro pilot 2.0軟體(自動換車道、自動停車、手機app)功能都沒有,開起來質感好但是比較沒什麼新鮮感⋯⋯目前等社區開會確認可以裝充電樁,再來做最後決定😊
2024-07-30 22: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riya 試駕感
charline wrote:
今天去試駕Ariya...(恕刪)

大大您覺得電門踩起來有電車的爆發力嗎?看扭力數值30.6kg.m,以電車來看算小的了?
而後座伸腳空間不足,畢竟4米6車長略小於特斯拉等4米7是吃虧了點,不過比他牌4米4的好一些了。
我覺得propilot 1.0尚可接受,至少足level2,但閹掉app與OTA,真的沒有電車的智慧感,同廠n7今天都發表OTA新更新了,ariya賣190竟然沒有這功能,
taiwanprofessor

ARIYA 發表時候,還沒有N7名詞 , luxgen 開發速度真快,日產龜步 甚至可說蝸牛步

2024-07-31 13:58
kobe13794823

taiwanprofessor 真的,剛好趕上電車這波喪屍潮[鬼][鬼][鬼]

2024-08-07 16:47
charline wrote:
沒什麼特別的新科技,沒手機app 與 OTA、沒自動停車、換道,就一般現在油車的LV2功能。

沒手機 APP、OTA 對電動車來說真的不行~
BrilliantWing

偏偏在台灣有做得到的只有Tesla跟Luxgen...

2024-08-07 17:05
HAO_68

BrilliantWing 原廠都做得到,台灣車商不屑給罷了 [嘆氣]

2024-08-07 17:08
海外都降溫 台灣等於幫銷庫存 建議再看看吧 等車商再多給牛肉
LUXGEN n⁷ 







hsienyi1222 wrote:
LUXGEN n⁷ ...(恕刪)

尊敬luxgen在app軟體上的用心,看得出來積極整合軟硬體功能的開發。
進口車除了特斯拉與雙B有app,OTA功能,Volvo似乎也有,但是目前只有遙控開冷氣功能。日系與韓系進口電動車要加油了
<>herbkgb wrote:
大大您覺得電門踩起來...(恕刪)

回覆自己的留言,因為在看電車,所以週末也去試乘一趟,幾項心得分享如下

駕駛部分:
1.路感與我試駕過的特斯拉與volvo、Kia比相對較軟,但不是軟趴趴那種,懸吊比試駕過的日系Lexus NX200來說再硬一點,應該屬於舒適的設定,喜愛激烈操駕的車主可能會想改車,我自己是覺得可接受

2.電門加速性,與開版大大說的一樣,有電車的感覺,不過跟我試乘過的品牌比,爆發力較弱,可能是扭力只有30kg.m的關係,是今年各牌電車中扭力最弱的吧,但還是比2.0的油車引擎強了,用油車感受來形容的話,覺得像是比較有力量的CVT,加速呈線性發力,但是比油車強啦

3.e-Padal模式不能調整段數,只有啟動與關閉,是比較溫和的減速,不會不舒服

4.有完整level 2,也有Hud,但是智駕系統為Nissan的Propilot 1.0,國外是2.0,業務說差別在自動駕駛,這部份我只體驗過特斯拉,不過我是不敢放手讓車自己跑啦,所以覺得還好。然後沒有道路速限識別與提醒功能,這點在前述三品牌是有的,所以就要靠行車記錄器的功能來補足。然後業務說自動跟車功能可以跟到停,但我不敢試。在市區道路行駛,若車子壓線,方向盤會震動回饋,算優點吧,但台灣市區道路彎來歪去的,好像會一直震吧

車機軟體部分:
5.車機有原廠地圖,有整合充電樁資訊,輸入導航地點後,可以計算到目的地後的餘電量,類似volvo的車機,但問題來了,因為閹掉OTA,問業務要怎麼更新圖資?他說就要回原廠更新,我再問那要怎麼知道原廠有更新充電站圖資?他說就自己回來保養再問,.......(我想這就是傳統車廠的思維吧,但沒有OTA功能,原廠也不見得勤勞更新充電樁站址吧??)

6.沒有開發app,所以不能遙控開冷氣XD(我好喜歡這功能),但業務說沒關係有通風座椅涼很快=.=
;也無法設定充電時間、安培數、充電量等細節

車室內裝:
7.再來內裝,是我看過這幾台電車,內裝最有質感的,配置屬於電車世代產物(遙望volvo =.=),但它不是走炫炮路線,是呈現日式的寧靜與優雅,我很喜歡;各大媒體有介紹過內裝有採用觸控設計,有車媒提到不容易控制與識別,我本來也很擔心,但實際駕駛中,像冷氣觸控調整、e-padal按鈕,它是有像震動回饋的感覺,按鈕亮度也很明顯可見,我覺得操作應該可以放心

8.中央扶手可以電控前後移動,但是沒有置物收納空間,原廠有出置物配件可以加購,不過業務說他也沒看過;也因為中央扶手可以移動,所以可以從副座下車

空間:
9.車長近4米6,後座空間很足夠,椅背傾斜度滿舒服的,坐起來會有板凳感覺嗎?我覺得比特斯拉好,後座中央也沒有突起,就純電車底盤

10.沒有前置物箱(引擎蓋下),然後後車廂空間比Model Y小,比XC40大,因車格設定本就介於兩者之間,我覺得夠用了

電池容量
11.長程版有91度電,打折跑穩上400公里,比較不會焦慮,充電功率130kw,與他牌比略慢些,但原廠說8分鐘充100公里,覺得可接受了

總評心得,外觀內裝配備都喜歡,但沒有OTA與App功能不像電車,扭力稍弱,原廠看起來也不想賣電車,價格很高,只好繼續觀望。

以上是小弟的試駕心得,分享給大家,祝大家都能找到喜愛的車
charline wrote:
我自己原來是開日系休旅,基本上開這台車完全沒有壓力

我覺得這就是ARIYA最大特點
過去開傳統車的人要去轉換到電動車,除了里程焦慮的問題之外,有些確實會擔心適應上的問題,油車和電動車的科技實在差異太大
而市場上要做到比較接近油車的電動車,說實在話就是兩個日系品牌的電動車,bZ4X有點過於太早推出市場整體確實偏向油車化(續航里程低)且內裝外型也比較沒質感,ARIYA則是靠著Nissan過去打下的電動車基礎,完美兼顧兩者,既不會讓人難上手也不會覺得太科技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