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海外新訊】Renault、Nissan & Mitsubishi 聯盟發佈「Alliance 2030」戰略,至 2030 年將推出 35 款電動車!

【海外新訊】Renault、Nissan & Mitsubishi 聯盟發佈「Alliance 2030」戰略,至 2030 年將推出 35 款電動車!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昨日以線上記者會方式宣布了他們最新的「Alliance 2030」全球戰略計畫,正如同所有車廠一樣,這次的戰略計畫將著重在聯盟各品牌在電動車的發展上;較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未來五年之內將投資超過230億歐元的龐大金額用於電動汽車的開發工作,並加快腳步擴大電動車陣容以提升市場競爭力。不少媒體認為,對於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而言,此等鉅額投資可說是相當大的賭注!而未來聯盟中將會陸續推出五種類型的電動車專用平台,並基於這五款平台在2030年前推出超過35款純電動車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早在多年前便發佈過他們的「Alliance 2022」市場戰略計畫,規劃將合作推出多款汽車平台包括電動車專用平台,不過在歷經前執行長高恩被逮捕去職、新冠肺炎疫情等風波後,Nissan的各項計畫也不斷被推遲,使聯盟錯失了這幾年發展迅速的電動車浪潮。2020年,聯盟又公佈了新的戰略計畫,制訂出一個全新的「領導者、追隨者」營運模式,亦即在不同的市場中,由聯盟中的「領導者」品牌來制訂戰略與方針與設計規劃新車型,「追隨者」則可得到關鍵技術的分享,並跟隨領導者所制訂的戰略來執行計畫。而日產則依舊負責聯盟中電動車平台與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工作以節省開發成本。至於昨日所宣布的「Alliance 2030」,則是由三間公司共同制訂的最新戰略計畫,聯盟將會開始共同投資包括車輛電氣化相關以及互聯網等領域,而這些都是三家公司無法單獨進行的鉅額投資,另外也預計可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另一大目標。


領導者-追隨者計劃延續
在新的戰略計畫中,聯盟確定將會延續之前的領導者-追隨者模式,這讓聯盟成員能在不同市場考慮生產平台、生產工廠、動力系統時能具備更大的彈性;聯盟成員在未來幾年,也會讓目前僅有60%的共用平台使用率大幅提高,預計在2026年時,聯盟共90種車型中,將會有80%以上是採共用平台打造。另外三菱汽車也將透過兩款新車型(包括新一代ASX)增加品牌在歐洲的佔有率。


電動車平台的鉅額投資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其實並非首次針對電動車產業進行投資,他們之前已經在電氣化領域投資了超過10億歐元,在包括歐洲、日本、美國、中國等各大主要市場,聯盟所屬的15家工廠也已經生產了10款電機、電池等的電動車零組件,至今在全球更已售出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面對全球車廠對於電動車產業的積極佈局,聯盟在「Alliance 2030」計畫中也明確表示他們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上會加緊腳步,並於電氣化相關領域投入超過230億歐元的鉅額投資,目標是在2030年前,讓聯盟旗下各品牌能有總共35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而這些全新的電動車型,將會基於五個電動車專用平台打造,以不同尺碼、價格、特性來滿足所有主要市場。這五款電動車平台則包括:

●CMF-AEV:此平台將會是集團中最經濟實惠的電動車底盤平台,雷諾去年初推出的Dacia Spring電動車即是使用此平台打造。

●KEI-EV:此為運用於都會微型車專用的小型電動車平台。

●LCV-EV:顧名思義,此平台是專為歐洲商用車市場上主流的LCV輕型商用車所設計,即為現行雷諾Kangoo與日產Town Star等商用車所使用的平台。

●CMF-EV:這將會是一個使用最靈活彈性的電動汽車平台,設計理念是為了讓電動系統發揮100%的潛能而生,此平台另包含一個全新的高性能電動馬達以及一個超薄型高壓電池組,到了2030年為止,將有超過15款車型會基於CMF-EV平台打造,每年也將會生產高達150萬輛採用CMF-EV平台的汽車;即將在幾週後上市的Nissan Ariya EV、Renault Megane E-Tech Electric等即是率先採用此平台的新車型。

●CMF-BEV:此緊湊型電動平台將於2024年推出,可讓車輛具備更佳的空氣動力學,續航里程則可達400公里;與雷諾目前在歐洲最受歡迎的電動車Zoe相較,製造成本降低了33%,耗能則降低了10%以上。包括雷諾新一代R5、以及日產用以取代Micra的新一代小型都會電動車在內,之後每年將會有25萬輛採用此平台的電動汽車於法國北部的電氣工業中心Renault ElectriCity生產。


共同的電池戰略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除了上述提及的電動車大軍之外,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也制訂了新的聯盟電池戰略,其中包括雷諾和日產在核心市場將會選擇共同的電池供應商以提升規模並降低成本,目標是在2026年時將電池成本降低50%,到了2028年則能降低65%之多,透過這種方式,到了2030年聯盟將在全球主要生產基地擁有總計220GWh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能力。

除此之外,聯盟對也將投入許多車廠都在研發的全固態電池技術(ASSB),這部分將由具備創新電池技術與深厚知識經驗的「領導者」日產來負責,並將成果分享給所有聯盟成員。與目前的液態鋰離子電池相比,ASSB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增加一倍,充電時間則可大幅縮短三分之一,無疑可延長新世代電動車的行駛里程,並讓電動車使用者在長途旅行時更為輕鬆。至於聯盟的具體目標,則是在2028年中期之前能夠量產ASSB,並在未來透過將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時65美元,此時電動車將能擁有與內燃機汽車相同的成本價格,進而加速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轉變。同時聯盟也將研發電池管理系統的硬體和軟體,進而監控電池的健康狀況,並投入業界逐漸重視的電池二次應用、回收,以及在整個電池壽命期間實現高效率等相關技術。在電動車的充電部分,聯盟目前已與多間戰略合作夥伴合作,為電動車車主提供最佳的道路公共充電方案,並提供充電基礎設施的設計、安裝、維護和管理等服務。最近聯盟還提供了「Alliance Emobility」服務,與Plug Surfing、Ionity等供應商達成協議,允許旗下電動車車主以優惠價格使用歐洲的Ionity超快速充電網絡。


互聯服務與數位化體驗
在「Alliance 2030」計畫中,聯盟認為互聯移動與數位化是整個聯盟增加共享創新的一大關鍵,今日已有300萬輛汽車連接到Alliance Cloud互聯服務進行數據交換,到了2026年,每年將交付超過500萬個Alliance cloud系統,聯盟還將成為第一家在其汽車中導入Google ecosystem系統的公司。在雷諾的領導下,聯盟正在開發融合電子硬體、軟體、應用程式的全新車用電子架構,並在2025年之前推出第一款擁有完整架構的車輛,於整個車輛生命週期當中能透過OTA更新方式,提供個性化體驗、服務擴充並降低車輛維護成本,附加價值則是能夠提高車輛的轉售價格;當車輛能與其他用戶及基礎設施進行通信後,也可為聯盟開闢新的商業戰場。

而憑藉聯盟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20年的經驗,通過提供智能車輛和駕駛員輔助技術方面的創新,將不斷提高汽車的駕駛安全性、便利性和樂趣,就像是日產的ProPILOT系統一樣,借助共享平台與電子設備,到了2026年,聯盟成員預計將有超過1000萬輛搭載最新ADAS系統的汽車在道路上行駛,其中包括配備自動駕駛系統的45款聯盟車型。
2022-01-28 14:07 發佈
三人成行 必有我師
這三家不上不下的車廠一起合作
相信一定會有一番做為的
yamio25

我也非常期待其他車廠有一番作為,這樣才能避免一廠獨大後的敗壞與驕傲。希望三家彼此學習優點,讓結果變成1+1+1>3,而非三個和尚沒水喝![^++^]等有驚人的產品出來時,希望我的錢已經準備好了。

2022-01-29 12:44
ken299629

yamio25 先前Renault、Nissan聯盟的時候,Renault就提供底盤,Nissan提供引擎,資源互享的合作著,Mitsubishi的加入,四驅和重型車是強項,相信一定可以1+1+1>3

2022-01-30 1:11
三家合作資源更多
蠻令人期待的
Renault、Nissan & Mitsubishi 這三個品牌在台灣都是裕隆集團

原本裕隆底下的華創又跟鴻海合作成立 "鴻華" 專搞電動車

資源分配一定會有所取捨
在台灣全都是裕隆在掌控
完全不看好

希望日本三菱能清醒
不要再讓中華代理了.........
Rexmax

對啊 都賣萬年拉皮車

2022-01-28 16:28
HermesParis

日本三菱之恥自身難保 [拇指向下]

2022-01-28 18:53
昨天三菱也有公布預計採用 CMF-B 平台的新一代 ASX(RVR)

台灣裕隆不倒
Nissan出再好的車都沒用
BBB01 wrote:
台灣裕隆不倒
Nissan出再好的車都沒用

說實在的,雖然裕日車不怎麼樣,
但日產原廠本身也談不上有多爭氣。

三個臭皮匠是不是能成為一個諸葛亮,
讓我們拭目以待。
瓊斯 wrote: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恕刪)
希望不是三人成虎,唬爛的唬啊
瓊斯 wrote: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恕刪)

Renault、Nissan & Mitsubishi RNM電動車聯盟
裕隆中華加油呀
KAZZ.

如果這三家電動車在台灣賣得好,裕隆旗下納智捷的押寶的鴻華電動車平台的新車就變成定位尷尬了。

2022-01-30 19:52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