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有印象開始,家裡的代步車是1996年的三菱Lancer,後來因為家裡的3個小孩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大隻)了,爸爸就在2004年以40萬元購入二手的Quest(1996年的時候好像賣百萬元以上?),還記得那時候我跟阿公還有爸爸去看車,我對於這台車裡面的高級配備感到十分好奇,還指定要坐後座靠近冷氣開關附近的位置(可能覺得坐那個座位很像總裁的感覺吧),不過車頭真的不好看...
(那時候Nissan好像沒代理這台車,應該是透過水貨購得的?)

車燈為傳統鹵素燈泡,無霧燈的配置,車牌的左右兩邊為方向燈

輪胎規格為215/70/R15,有夠大顆...,建議冷胎壓為35psi

車尾也是一樣很普通,紅色燈殼的上方為方向燈,晚上開燈會亮一段,切換方向燈則會亮一段+閃爍,燈殼下方為剎車燈,車牌兩旁為倒車燈,尾門開關在牌照上方

這台車是四門的配置,後座的左邊沒有門,全部都是手動開啟(那個時代應該也沒有電動側滑門跟尾門吧??),排氣管是單邊單出朝右排放的設計,我不知道為甚麼要這樣設計
另外,車長為4,823 mm,車寬為1,872 mm,車高為1,727 mm,軸距為2,850 mm
後輪後方的反光片晚上開燈時也會亮起,畢竟這台車大台又很暗,側面多亮個燈也比較安全,先說這是原廠就有了哦

開啟駕駛座的門可以看到一條自動安全帶,門縫裏面有一個電動滑軌,開啟門滑軌會往前移動,人員就可以進出了,副駕駛也有,熄火的時候開門一樣會移開,可是在熄火的狀態關門就不會自動繫上了。比較可惜的是自動安全帶是兩點式,所幸在椅子的左方有手動的腰間安全帶,我如果開山路或開高速公路會自己把那條再繫上,兩點式的安全帶我不敢想像萬一出了車禍會怎樣...

1.後照鏡電動調整,但是沒有電動收折,要手動去扳
2.駐車剎車是用腳踩的,據說這樣才能把車停穩,用手剎車怕手的力量不夠
3.駐車剎車的釋放紐
4.引擎室的開關
5.方向燈與雨刷的開關,這款車的雨刷開關是跟方向燈結合在一起,旋轉撥桿可以調整雨刷的快慢,按鈕則是清洗前檔玻璃的開關

值得一提的是這台車只要開小燈或大燈,打方向燈會有輔助燈亮起(小燈會變更亮),不過可惜的是這台車沒有側面方向燈的設計,有點危險...

駕駛座的椅子有八向電動調整,在那個時代應該也算是很豪華的配備吧,就連現在販售的車款,通常也要買到很頂級的車款才有電動調整的座椅,雖然我覺得不會常常調整座椅,實際用處不大,不過用起來真的就是爽而已,副駕駛座為四向電動調整,照片下方的撥桿是油箱開關(油箱在左邊C柱的下方)

1.定速系統的開關,開啟後可以在方向盤旁的按鈕做設定
2.儀表板的亮度調整,可是我昨天晚上按好像沒有用?
3.大燈自動啟閉附延時系統,只要把白點右轉到你能看見就有大燈啟閉的功能了(本來白點是左轉到底,所以看不見),白點越靠右邊延時的時間就越長,最長好像可以到3分鐘??
4.燈具的手動開關,只有OFF、小燈、大燈,沒有霧燈的開關(高級車的燈具開關好像都在這裡?)

1.後窗的玻璃清洗開關,值得一提的是水並不是像前檔用噴的,它是從後窗雨刷上面滴水出來(有點流口水的概念)
2.後窗雨刷的開關,只有一段,大概30秒刮一次,按著不放可以連續刮
3.後窗除霧線的開關
4.危險警示燈的開關
5.Power E-AT模式,基本上跟現在車子的Power按鈕原理是一樣的,變速箱會延遲換檔,原本2000轉就換檔,可能提高到3~4000轉才換檔,轉速越高自然加速力道就越強,但是相對的油耗也會提高

排檔桿為方向柱式的,排檔桿上的的按鈕為O/D off的開關,長上坡或下坡我會把OD檔關掉,市區行駛時速不超過60公里我也會關掉,減少變速箱換檔的次數,也有引擎剎車與省油的作用

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這台車的的引擎形式為3.0L VG30E V6 SOHC ,最大馬力為151hp(113kW),最大扭力為247 N⋅m(25.2kgm),變速箱為傳統四速自排,不過要推動這台重量兩噸多的怪獸,這樣的數據很顯然是不夠力,每次載全家人爬山就只能邊喘邊爬...

儀錶板的樣子,因為這台車是美規的關係,時速表外圈的單位是英里,內圈才是公里,里程計算也是以英里為單位,總里程139938mi= 225208.4km,22年的時間也開了22幾萬公里,順道一提是這台車真TMD耗油,加滿60公升只能開4~500公里,平均一公升只能開6~8公里,耗油就算還沒力,每次加油都很想哭啊...

方向盤為四幅式的設計,右下角的按鈕為定速裝置的設定,駕駛座有安全氣囊,這台車也有ABS防鎖死剎車系統,只是還能不能用我就不知道了

中控台,冷氣面板左邊的旋鈕控制風量,右邊的旋鈕控制冷熱,中間按鈕為出風模式的切換,質感我覺得都比現在一堆國產車最入門的規格還要好,因為這台車有前後獨立空調,下方那排就是調整後座的冷氣風量,OFF是關閉後座冷氣,REAR可以讓後座乘客自行調整,切到1~4就是由前座控制後座的風量,後座就沒有控制權了。可惜的是,自從有一次修理冷氣後,這個功能就消失了,現在前座不能調整後座的冷氣了
下方是音響,因為有換過非原廠的就不提了,原廠的音響後座一樣也能控制,下面會再提到。最下方是放CD盒的地方,因為卡榫壞掉了所以拿東西擋著

乘客座的手套箱,可以用鑰匙上鎖,裡面也有燈

照妖鏡(誤,也有燈的配置,晚上或許很好用(只是不知道會不會被自己嚇到?)

駕駛座的車窗有Auto功能(只有下降),附有手動遮陽簾,門把下方是中控鎖,按一下可以把全車鎖上

後座第二排,這兩張都可以獨立拆卸,以方便載運物品,附有三點式安全帶

靠門邊的這張座椅可以滑移,方便第三排的乘客進出,如果要先上去再從中間的走道走到後面也是可以啦

後座冷氣控制的開關,可以做風量跟溫度的調整,中間的按鈕可以選擇要從上面的出風口出風還是從腳下的出風口出風,原本黑色的飾板是音響的開關,後來因為面板塌陷就把它封了,有點可惜

中間座位的窗戶為手動向外推的設計

第三排座位,左邊有出風口,兩旁的座位附有三點式的安全帶,椅背可以躺平,椅墊也可以往上掀,把椅子往前推,後車箱的空間就變大了

第三排座位兩旁的窗戶為電動向外推的設計

前方為駕駛座與副駕駛座閱讀燈的開關,後方兩旁的按鈕控制第三座椅兩旁的窗戶開關,中間的按鈕則是控制天窗的開關

原廠標準尺寸的天窗,可以作整片開啟或向上掀的方式開啟

正七人座坐起來跟一般假七人座(5+2)就是不一樣的感受

後車箱在第三排座椅有使用的情況下,放一些東西還是可以的,如果需要更大的空間,前方的座椅也可以作變化

可以用鑰匙單獨開啟後門上方的玻璃,如果怕放的東西太多開門會倒下來,可以用這種方式拿取

千斤頂與換胎工具在後車廂右方的置物空間裡,拿取一點也不麻煩

備胎在車子底部,沒換過備胎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拿...
大致上就介紹到這裡,變速箱、冷氣壓縮機、發電機、輪胎等等消磨品,想得到的東西都換過了,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手動的大燈開關故障了,開了只有大燈亮,小燈、儀表板跟中控台的燈沒亮,前檔玻璃清洗噴水的馬達故障了,導致現在噴水跟尿尿沒兩樣...
然後剛起步的時候油門有時候踩下去沒有力,還會頓個幾下,要等熱車行駛一段時間後才能改善,行駛時也會有異音,應該是側滑門跟玻璃不知道哪裡有問題,小問題就不說了,這台車雖然爬山沒力,平路行駛還是很好坐的,我媽在後面要橫躺著睡也沒問題,可是考量到年紀大了,這台車能見度也低,零件取得越來越困難,趁舊換新的機會把它報廢了,感謝你陪伴我們那麼久

下星期三要去牽新車囉,開心~~(雖然是我爸要開的...)
以上是小弟的不專業關箱文,照片或文字有不妥的地方請跟我說哦,勿鞭太大力,謝謝各位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