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天遇到事故被擊落之前,實際擁有並駕駛4門TIIDA兩年半的我其實應該還算了解這部車了吧!!!一直以來看到許多網友認為這款車的操控性奇差,但事實上我個人主觀認為並非如此...
NISSAN與RENAULT自從2000年代建立聯盟關係之後,許多NISSAN的車系都有吃到RENAULT的血統,其中TIIDA車系就屬於此策略的代表作之一,TIIDA的底盤源自於RENAULT的B platform,該底盤同時也是Renault小鋼炮Megane所採用的平台,其實基於此平台的TIIDA底盤具有不錯的剛性與抗扭曲性,然而NISSAN賦予它舒適化的懸吊設定則或多或少稀釋了它良好的本質。

我當初會選擇四門TIIDA而非VIOS最大的原因也是這個底盤,當初買車時的我其實完全沒有在玩汽車,只是普通的駕駛者而已,但我還是能感受到...相對於VIOS較為模糊的路感與更軟調的懸吊,TIIDA的懸吊確確實實給我紮實的回饋感與安定感,因此雖然它比VIOS缺乏了ABS+三合一煞車,但我還是選了TIIDA。

後來我開始接觸到車與山路的世界,認識了形形色色的車界前輩,其中有一個前輩是對我啟蒙最深的,這位前輩開的是所有人口中操控性最低下的原廠TOYOTA VIOS(2000-2010年間的款式,實際我對此車系不熟),再配上所有人口中的普通胎(MAXXIS MAP1),卻也能夠開的出一番樂趣,甚至有時一些改裝車的車友也沒辦法做出此部VIOS所能達到的成績...

經過此番教育之後我才明白,操控車子的是駕駛人,一部普通的家用車開的好其實也能夠在山路上很順暢,當然這類家用車像我的TIIDA是絕對沒有常見改裝車那麼高強的戰鬥力(例如許多玩車人會選的HONDA喜美K6、K8車系或SUBARU硬皮鯊),但這台車還是有他好的特性:例如輕巧的車身、適中的動力與調教良好的懸吊。
1. 輕巧的車身:所謂輕量化就是最好的改裝,相對於主流中型房車多數落在1300 KG左右的重量,TIIDA僅1166 KG,面對彎道時所需處理的慣性較簡單,轉動方向盤能給予的車頭指向特性偏向中性,不會過於神經質或推頭,而四門TIIDA多一節的車尾在激烈操駕時相對於掀背沉穩,因此距離車子產生Spin前的操作空間擁有不少餘裕。
2. 適中的動力:TIIDA的109 ps、15.6 Kg-m是非常標準的1.6自然進氣動力輸出,而搭配的四速自排科技面是舊了些,但此具變速箱的可靠性還不錯,且他具有蠻順暢的換檔邏輯,一般市區在開的時候換檔細膩度讓我相當滿意,可以非常舒適而僅有微小換檔感覺奔馳於市區道路,而在山道壓榨動力時這具變速箱更可以利用排檔桿的OD、2與1檔來達成鎖定變速箱於特定檔位的目的,且退檔的反應以自排來說不算遲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2檔,2檔可以適用的速域範圍是從50-100 km/h出頭,或許如此寬的齒比爆發力不是最強,但山道駕駛時做出均速會更加順暢,不用理會排檔的駕駛者可以更專心於油門與方向盤之操作,也算某種程度上的優勢!
3. 調教良好的懸吊:車友的原廠VIOS我也駕駛它多次奔馳於山道上,該款式VIOS的原廠懸吊式真的比較軟的了,進彎時如果沒有透過重心移轉讓外側輪的懸吊壓縮得宜,則車身為一直往彎道外側外拋,這也是多數一般駕駛者開VIOS會有的第一感覺!而TIIDA原廠懸吊就好很多了,在輪胎搭配得宜的情況下可以很隨心所欲地進行重心轉移,卻不會有過度誇張的側傾(基本程度的側傾是一定有啦!這是原廠車...),Q彈的避震遇到坑洞與起伏能夠很好的吸收,路感雖然因為軟的懸吊設定比起改裝車模糊些,但也不是讓駕駛者難以與車子建立對話的程度,我覺得這樣的懸吊在兼顧市區與操控性的天秤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綜合上述的特性,4門TIIDA在不逾越物理極限的情況下,我覺得其實是一部操控性中規中矩的好車,擁有TIIDA期間我參與過許多次廠商、U-car或mobile01舉辦的網友試駕活動,活動中所開的許多車款我都覺得整體沒有TIIDA來得適中,中型房車有些我覺得頭太推太笨重,入門小型車則是懸吊在市區與操控之間沒TIIDA平衡,也可能是我太習慣於自己的車而失去了對其他車款的適應力了吧,但本篇不就是我個人的感想發文而已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