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因為另一位網友的貼文重覆,因而不符合討論區規則第10點而被移動至資源回收區,我重新改了標題主旨與再擴展內容重新刊登…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5020970
也請有回應之前網友的大大們,移到這個討論串回應
針對這篇撰文者黃紹博的文章,我的觀點如下:
這篇文章發表在2016年的12月20日,即使已經日隔4個月後,對照近日改款的tiida,其觀點仍然後值得參考與反思。
自從買了tiida 4門的車後,我開始做了一些功課,對比於國外的造車理念,對人民安全的考量,發現於國內車廠說一套做一套的態度與行為,感到恨鐵不成鋼。
後來從論壇中的文章中發現,也跟許多剛好有去看車與買車的朋友們聊,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對國內車廠覺得恨鐵不成鋼,都對於國內車廠在安全的配備上的不及格感到遺憾,而轉而買進口車。
從納智捷推出後,其實可以看到許多人是願意支持國貨的,
但目前國內車廠對國產車的安全配備少、而且賣的比國外貴的態度,
更甚者政府還站在車廠的一方,沒有為民眾把關行車安全,
甚至對岸賣的車子,主被動安全配備都比台灣這邊的充足,到底那邊的政府有在照顧人民就一下子就看的出來,
如果把政府買車的預算,全部限制為只能買國產車,也許政府官員在自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才會意識到國產車的重要性。
而車廠的中高階主管,也請支持自己車廠的車子,只開沒有abs/esc/vdc 與2顆安全氣囊的車子,這樣也才有說服民眾去買你們的車。(每當台灣發生食品安全時,政府官員不是會很民粹地吃給民眾看,表示很安全嗎?)
面對這樣的政府與車廠,精打細算的民眾,只會放棄轉而支持其他能推出安全又價格合理的車廠。
『要改變台灣車廠的態度,一個人也許很難做到,但集合更多的相同的聲音就能做到。』
[轉貼]《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為何車側氣囊不能選配?防打滑也不是基本配備?
撰文者:黃紹博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77878
摘要:
『我們要如何避免台灣國產車車商,一直以來寧願給你裝3萬元的影音DVD,也不給你循跡防滑;寧願給你加裝LED空氣動力套件,也不願意給你多兩顆安全氣囊,這樣的亂象呢?
我認為消費者對於安全配備的意識也要加強,台灣現在有個進口雙達,「日系馬自達,歐系斯柯達(Skoda)」。當你準備要去買車的時候,記得去看看這兩家進口車商的車款,日系進口車馬自達全車系6顆氣囊與循跡防滑,或是斯柯達一系列歐洲五顆星碰撞成績的進口車,60萬以上80萬以下就買得到相當安全的車種,你還會想要傻傻的買2顆氣囊又沒有循跡防滑的國產車嗎?
再來就是車側氣囊,我真的建議無論如何,你最好只買有車側氣囊的車款,對於那些國產車商只提供2、4、6顆,或是低規2顆,頂規才有6顆的行為,請務必跟每一個業務表達不滿。因為氣囊不貴,車子裡面也有空間可以加裝,憑什麼你去速食店點餐只能點套餐,卻不能加點薯條或是可樂?請注意,我說的不是可有可無的配件,而是攸關你自己跟你家人安全的配件。
其實要消費者對於品牌喜好轉向我認為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也認同車商的品格有待提升,你可以就近去家裡附近展間,看看車,然後跟他們的業務說,你需要可以各車系可以選配循跡防滑跟6氣囊,然後留下資料,也不買車,車商發現成交數與來客數的比例下降,或許總有一天國產車車商會「良心發現」,你說是嗎?』
GreenForest wrote:
前一篇因為另一位網友...(恕刪)
非常的認同版大的想法。
不想買車側氣囊的就不要選嘛,個人選擇嘛,省錢嘛!沒問題。
但是國產車明明就可以選配的,為什麼氣囊不能選配呢?防打滑也不是基本配備呢?
這根本就是國產車廠無良的地方了。
如果版大想提連署,我一定支持。我還會幫忙推廣。
不過,我同樣看到國產車廠和目前代理商不思長進的做法,我提了一個方法,就是:『簡化個人進口車輛之車測檢驗程序』
國產車目前可以推這樣子的產品,除了國內消費者的特性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目前國內市場跟本相對的競爭少,是賣方市場,他想賣你什麼配備的車,就賣你什麼配備的車,他決定就好,如果你喜歡特殊款的tidda、如手排的、六安.....,那沒有,因為市場太小,。如果能能透過簡化個人進口車輛的檢驗程序,讓消費者可以進口到有相對性競爭性的車種,。是否可以刺激國內的消費市場呢?而這一切最大的障礙就是進口車的檢驗程序。
讓市場更開放,競爭更多。也讓國內車市,由賣方市場漸漸的轉型成買方市場。
連署網站去參加連署,如下:
http://join.gov.tw/idea/detail/24cdb04d-7e5e-4f12-aaa7-31dde762051b
記得最後要去收認證信哦!
我想,這也不是單戀不單戀,而是國產車都差不多的情形。
因此,假設我不買tidda(其實我也不會買),去選其它品牌的國產車,你也會發現,
大部份車款只有在最頂級有完整的安全配備。
換句話說,你要買到引擎、馬力最大、內裝、音響最棒,才有辦法買到這些安全配備。舉例說:你要買六顆安全氣囊,你得多花十幾、二十萬去加多買高一檔的引擎、內裝,你才有資格可以買六安全氣囊。
你開同款的次高級車,就買不到這些安全配備。
這是很不合理的。
這貼文章的版主,應該也是發現,tidda應該是這方面問題最嚴重吧!
mbljeff wrote:
何必單戀
這些東西其他市售量產車都有
車商為何要為少數人出選配
來增加麻煩與隱含成本
如果是自己執意單戀
就代表 它有你無法抗拒的魅力
這樣車商就更沒理由自找麻煩
只要車沒人買量出不來
別說小小選配
日產就會主動跟學三陽納智捷
用強迫推銷的方式
什麼配備都給足給滿
來達成利潤目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