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心裡一直懸著這個問題, 想著想就決定自己裝個後內鐵 , 順便拆下檢查鈑金狀況 , 於是等到網購的內鐵送達就開始DIY 安裝。原本並沒想到要寫這篇 DIY 過程 , 所以照片並未按拆裝順序拍照以及有些缺漏。

今天的主角就是淘寶網上購買的後內鐵, 號稱鋁合金的材質(我不懂材料, 這部份就不提了), 潰縮柱做成波浪狀用來吸收撞擊 , 鋁條內部有增加承受應力的結構 ,
配件包含一包螺帽螺絲、高密度泡棉與綁線。
(1) 後車燈卸下 : 可在車室後燈位置拆下蓋板, 卸下兩顆六角螺絲後 , 後燈總成往後平行推出即可。
註:螺絲卸下時請注意不要掉到蓋板內側 , 掉進去很難取出!

(2) 車燈下方保桿位置有六角螺絲與卡榫 , 左右側各一組。因沒拍到保桿還沒卸下時的位置 ,故用下圖代替; 位置在後車燈與保險桿交界處 , 車燈需拆掉才看得到:

(3) 左右輪拱內側有星形螺絲 , 一般手工具根本轉不動 , 最後用電動螺絲起才解決。

(4) 保桿左右下側有六角螺絲各一個,位置在後輪檔泥板旁邊。

(5) 下方卡榫一對卸下,位置約在後倒車雷達下方。

(6) 從左右輪拱處將保桿以斜上方外拉的方式拉起; 左右側都拉起後整隻保桿就可往外推出, 同時可以將後雷達的接頭鬆開, 整隻保桿就可卸下移除。

保桿卸下後可看到三大塊保麗龍 , 拆掉後就露出一對潰縮柱。

(7)將原有的潰縮柱拆掉。
(8)利用原有螺絲與配件包螺絲螺帽 , 鎖上相對應的孔位。
(9)再用綁線將高密度泡棉固定在內鐵上。



(10)將塑膠保桿裝回 , DIY 作業大功告成
---------------------------------------------------------------------------
後記 :
先前保桿與車身扣不起來的問題已找到, 就是當初被後車頂一下後, 其實鈑金有些微變形, 連帶支撐保麗龍的金屬條也往下傾斜, 所以保麗龍塊也往下位移 , 所以原保桿無法對到應該的位置。保麗龍移除後這問題就解決了!
除上述的配件外 , 建議再額外購買薄橡膠墊 ,用來當做車身與潰縮柱間的緩衝。我買的是2mm厚的耐油橡膠墊 ,材質有點像是輪胎皮 , 主要考量是若干年後橡膠劣化的問題; 這問題可能導致螺絲鬆脫的狀況。這問題也是我拆第二次保桿的主要原因。
2mm 耐油橡膠墊:

第二次拆保桿 , 將螺絲全部拆掉並塗上螺絲膠後再鎖回固定, 同時再用補漆筆將油漆塗佈在螺絲接合處¸ 避免螺絲鬆脫以及未來方便檢查鬆脫狀況!
整個拆卸過程耗時: 第一次邊拆邊研究, 共耗時兩個半小時; 第二次的拆裝, 時間花費將近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