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自已去看車,雖然在網路上看了很多資料做工課,感覺還是在狀況外 ="=
除旗艦版標配外,加了以下:
1.影音+到車顯影+前後行車紀錄器+導行+數位電視
2.原廠八合一防盜器
3.原廠前置雷達
4.原廠LED迎賓踏板
5.原廠平衡桿
6.FSK全車隔熱紙
7.原廠晴雨窗4片
8.短天線
9.LED後視鏡+自動收褶
10.I-key多一付
11.避光墊
12.防水腳踏墊(含行李箱)
13.後懸吊防水蓋
14.引擎蓋隔熱棉
15.引擎室下護板
16.檔泥板*4
17.行李箱層板
18.行李箱置物盒
19 廣角鏡
20.後車箱內飾板
21.輪胎換195
以上含丙式保險,不含規費,風扇折1.5萬,30期零利率 65.5萬
辦到好應該萬要67-68吧?
請問各位大大這單是否還有1-2萬的空間?
以新車、非領牌車來說(包含領牌費用、動保費、丙式全險以$1.7萬元估算~多退少補,更換輪胎195排除估算,Dyson、萬元配件金、PM2.5濾網5片三項折現於車價內),大台北地區的成交價大約$64.5萬元左右。($65萬元~$65.5萬元尙可接受,遇到缺業績的業代可以$64萬元左右,甚至更低價格也有可能。)⋯⋯⋯⋯其他縣市平均大約會再貴了$5仟天~$1萬元左右。
現在都已經12月份下旬了,業代正積極的衝刺業績,因此此時的價格也會比較好談,想要買比較滿意的價格,建議貨比三家(最好是~多家)不吃虧是不二法門!
回來發表個感想做個結論:
跑了幾家後雖然還是沒達到預期的目標,最終換了個方式,以空車下去談折現的空間,
因為有幾項配件其實不是很符合想要的規格,像是行車記錄是外掛式,非整合式的,加後行車記錄又要等‧‧‧‧
,隔熱紙前擋的規格談不攏,有些小東西(事先查過價,幾百塊錢的價位),送是送了就是送的有點不太乾脆,始終沒一家能突破64萬這個關卡,甚至有些還要扣掉一些配件勉強突破65這個關卡,只能說每家都有誠意,就是略顯不足,雖然是有一家有談到64這個關鍵點(差個一塊錢就突破囉 哈),這真的要要好好說個抱欠,本來是該在這下定的…
不過有時後買車就是要一點緣份跟感覺,該給的給的乾脆、要折價的一次折到位,如果還要客戶很客氣的去提點,感覺自然就不同了,雖然最後價錢確實比較優惠,但畢竟買車還是想找個較可靠可信度多點的會比較站在客戶角度看的,才不用把自已逼的像偵探科南一樣,之後的交車、維護也可多放點心。
以上純屬個人觀感,純記錄,給像我這樣第一次買車的人參考看看 ^^"
感謝網路上前輩提供的參考和用車分享,才能在短短幾天內把事情敲定,感謝各位業務大哥辛苦陪小弟這樣看車,畢竟大家都是工作討生活,說起來真的都很有誠意,可能我也把條件開到門檻了。
最後也不確定這樣比原先要的是不是有比較好?看車也夠累人的了,還要上班趕案子…感覺不錯就下定了:
空車折八萬五下定了,當然那個清淨機是折掉了… 還滿想要的說,最近天氣確實冷了
+隔熱紙(原廠提供前擋+車身)
+防水墊(含後行李廂)
+晴雨窗*4
+短天線
繼續感案子去 >"< 午休沒休息到…好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