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日產商用車配備BREMBO四輪通風碟,但轎車休旅車卻前碟後鼓?!

注意日產的車子的發展很久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 日產的安全配備似乎.......
我的愛車2000年sentra HV 至少還有四輪碟煞加上ABS與BAS
但似乎從sentra M1開始 好像只有日產的頂級大型房車才有四輪碟煞

看看現在日產發表的L車與T車還有賣得不好的青鳥 似乎都沒有四輪碟煞

結果看到這個狀況:
http://www.nissan.com.tw/car/cabstar/index.asp?level=2&top=2
想不到最後日產竟然在新發表的商用車勁勇CABSSTAR上搭載了四輪碟煞(BREMBO系統的通風碟耶!!)
體貼這些商用的頭家的確是不錯啦
但是真的不懂裕隆日產的高層在想啥 該有的都沒有 卻把好物給了商用車?!(沒有貶低的意味 純屬比較)
看看人家TOYOTA至少連YARIS都有四輪碟煞的車款可以選
但是日產近幾年來的車子實在讓我...........
往日cefiro的榮光已不復見 但是至少請多重視消費者的權益啊!
2007-11-28 18:22 發佈
其實,青鳥也是有四輪碟煞勒,不過是在對岸,

我前一陣子才去看過,也確認過,2.0 的是四輪碟煞沒錯....

SDGE wrote:
注意日產的車子的發展...(恕刪)


新勁勇是歐洲設計的,就的勁勇是日本設計的。對岸的青鳥是對岸市場大,有本錢要求改四碟。
車商能省則省吧!

我的X-T就是四輪碟煞啊!

至於勁勇CABSSTAR搭載了四輪碟煞--應該是載貨,煞車系統比較重視吧!

可以看看福特的國產休旅車--前碟後鼓
這1~2年的幾款新車都是雷諾技術交流的共用底盤

更現實一點的說法是這就是雷諾/日產集團的成本控制方案


不過話說回來1t出頭的車體配出力不大的省油向DR/MR系引擎,煞車也不會比我的XT差

而且雷諾操刀的底盤構成確實比過往日產自家的設計強蠻多的,同樣後拖曳臂,TIIDA
的操作感跟強度就比sentra好不少



事實上是進步了,只是成本也抓的精了,在意碟煞?多掏點錢出來爬高級車吧~
其實日常用的經濟車型,用前碟後鼓很恰當.
後碟的手煞車效能比後鼓要差,
鼓式有倍力作用.

雖然鼓式煞車不夠線性,散熱不易,
但因為在後輪,一般煞車時只承受少部份減速力道,
所以感覺不明顯.

但結構堅固,耐用,價廉,再加上手煞效果好等優點,
在不是講究激烈操控或大量載重的日用車型上,
我覺得前碟後鼓配置要比四碟來得合理.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ink Floyd wrote:
其實日常用的經濟車型...(恕刪)


鼓剎不是倍力作用,而是自鎖能力。如有錯請指正
鼓剎不見得不好,優點就是可以利用自鎖的能力而使得煞車力大增,手剎車能力較好就是一個優點。但缺點就是容易過熱,長時間剎車或剎車頻率高的情況下,較碟剎容易衰退。較多成本考量的車種就有可能選用後輪鼓剎,因為已經足敷一般使用。


個人覺得碟剎還有一個優點是.....好看
Pink Floyd wrote:
其實日常用的經濟車型,用前碟後鼓很恰當.
後碟的手煞車效能比後鼓要差,
鼓式有倍力作用.

雖然鼓式煞車不夠線性,散熱不易,
但因為在後輪,一般煞車時只承受少部份減速力道,
所以感覺不明顯.

但結構堅固,耐用,價廉,再加上手煞效果好等優點,
在不是講究激烈操控或大量載重的日用車型上,
我覺得前碟後鼓配置要比四碟來得合理.


四碟的車子,手煞車一樣可以是鼓式
鼓式的問題在於無法快速點放
換句話說「ABS+鼓煞」是很沒有效率的
雖然車子有將近80%的煞車力道是決定在前輪
後輪並不是這麼重要
但是採用鼓煞的原因說穿了就是降低成本而已
lucino wrote:
四碟的車子,手煞車一...(恕刪)


這點不一定,因為我自己的車手剎車就不是鼓式。通常剎車鼓就已經佔了一定的體積,何況中央還有四到五根的螺絲要閃過,剩下外圈直到鋁圈內側一點點的空間還要放進碟剎盤有困難。通常是較大型的車,輪胎直徑較大才比較有機會配備外碟內鼓。
看到這期超越車訊
小車評比solio跟一台忘了的小車都是前碟後鼓
測試100到0
距離竟然都只要35公尺
比美保時捷跑車
不知道是不是寫錯了
但是車重輕煞車的負荷真的差很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