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它的排氣量是1.2,三缸的引擎,動力方面在市區尚稱稱職,但因為是租賃車,所以等級應該只是初階,許多人很在意的安全氣囊,就只有兩顆,但是循跡防滑、車道偏移還有防追撞系統以及eco的模式都具備了。

它的push start,看起來很可愛

沒多久就交車上路,第一次駕駛右駕,還真有點不太習慣,就跟大家分享的經驗差不多,轉彎或切換車道時,雨刷會不情願的轉動,因為位置跟左駕剛好相反,一邊是方向燈,一邊是雨刷。不過這一切,大概上路十分鐘後就調適過來了,沒有想像中難。
順便講一下日本車用導航,也許大家都說很簡單很好用,也有中文介面。不過我發現,如果一開始的方向轉錯的話,導航系統不會像台灣的一樣,馬上要你回轉,所以很有可能你會繞遠路,因為我的方向感算是還不錯,在兩天的駕駛過程中,至少有兩次這樣的情況。有些時候它會帶你走小路,這一點跟台灣的導航很像,可能是設定的問題。(例如找最短距離)

兩天開下來的感覺,就是它的空間挺大的,後座應該跟我目前開的HONDA New Fit有的比。
變速箱的反應不會很靈敏,不確定是不是小排氣量的關係,有時候會有點鈍,不知道是不是已經習慣FIT的CVT變速箱了,FIT的感覺還滿敏銳的。另外,此車在爬坡上有時會有使不上力的感覺,引擎聲變得很大,但速度卻沒有變快很多。再說乘坐品質,大家都會說日本製的有一定的品質,也許才相處兩天,跑了約400公里,感受不是這麼深刻,不過牽車時有注意一下這輛車的里程數才4千到五千公里,但前方A柱偶爾也會傳來異音,或許是租賃車的關係,使用的駕駛不會太愛惜!我想此車如果引進台灣,裕隆大概會怕它打到Tiida或March吧(賣得真的不算好),開過此車,其實印象還頗好的,可惜了一部好車不能在台灣看到,或許結論就是台灣市場小吧!




它的空間真的沒話說,以一台1.2升的小車,我覺得蠻符合都會區的用車



外型就見仁見智,有點圓滾滾的,看久了還蠻耐看的







它的eco按鍵是在排檔桿旁,打開eco,儀錶板的燈飾會不一樣


兩天下來跑了快四百公里,加油時加了一千多塊,平均油價要三十多塊,沒細算,但是相較之下台灣便宜許多

在休息站拍一張NOTE跟FIT的外觀比較,人家都還有I-KEY,台苯你是藏到哪去了?

還有油電版的FIT屁屁,很漂亮的尾燈,可是看到一組進到台灣是天價就...無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