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也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
話說每次遇到塞車時,都不免抱怨路上休旅型的越來越多,
像一堵堵高牆擋度視線,又開不快,完全不熱血的感覺。
但當自己想買車時(當時有一個小孩),看看別人輕鬆收納+一堆溫馨家庭出遊的廣告,
嬰兒推車、腳踏車...不必喬,隨便一擠、往上堆疊就好,還是有點小羨慕。
真正看車時,發現社會/車市都開始M型化,
中價位的正統中大型房車其實包括CAMARY都賣不好,
銷量更差的也就只有進口化(TEANA/雅哥/MODEO...),
真正賣得供不應求的只有小車/休旅 & 號稱像中大型房車的1.8 + 雙B & 超跑,
簡單說選擇要嘛就是便宜要大碗,不然要嘛就是奢華,而中間的就頗雞肋。
可是我同樣的價格帶,買不到類似質感、安全的休旅車不說,隔音還得自己加錢來搞。
於是我又重回房車懷抱 (TEANA),不過心中還是隱約在想,這樣對嗎?
後來最近第二個出生,原本計畫是小孩通通坐後座,大人坐前座(浮現溫馨家庭廣告),
結果現實是新生兒哭鬧不斷需要人陪,可是我們又不想把大的趕到前座,造成感覺冷落大的,
所以就媽媽與兩個小孩都坐後座同一排(安座+提籃+1大人)。
後來發現,這還真的是最佳選擇!
安全性不說,沒有這種正統中大型房車,哪來的夠三人舒服同坐一排的空間?
如果是WISH形式的,恐怕其中一個仍得疏散到第三排或前座,不然會有車寬不夠乘坐不舒服的問題,
如果是SUV,轎式空間寬度也不足,同樣會造成必須取捨誰要離開那排的問題。
這種房車就不需要取捨了,除非我生第3個(應該不會),不過那時應該老大也能自立了吧?!
最後就是後廂空間考量,其實也夠大,只是高度不夠,放東西要小喬一下。
可是開車的俐落感與安全性,卻都是無可替代的!

(前後有堅強的緩衝區-引擎與後車箱,結構強、安靜但比起休旅又不會太耗油,
比起一堆剛性不夠卻裝有的沒的安全配備,感覺更給力)
既能感受心中一股小熱血,又能滿足家庭需求...
還是懷念那中大型房車滿街的時代。
從後視鏡看著三人一起在後座舒服地睡著,其實是滿幸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