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愛車前輩一下:我月初買了一台Big Tiida 1.6自然進氣版。裕隆公司號稱市區15 km/l,高速行駛21 km/l(小數點我就不說了)。我的平日行駛平均約在70至80公里,90%在市區中行駛,10%在高速公路行駛。然而經過調整自己駕駛習慣、不重踩油門、輕踩到可以維持我要的車速就好(一般是60或80 km/hr)後,一公升還是只能跑10.7公里。跟公司公佈的18.5公里/公升有很大的差距。
公司是說車子是新車,會有一段磨合期,所以過了5000公里後,我的車子就會更省油了。但是我認為這是推拖之詞,卻也不想要對公司有不公平的偏見。請教一下我接下來該怎麼處理才好?
我與我哥今年5月份 各買了一台大t
我住在林口,公司在台北市松山區,現在都走中山高架去三重接女王(他也在松山區上班,我倆共120公斤),轉忠孝橋接市民大道高架,雖然是高架道路,但是匯入忠孝橋與市民大道就有如夢靨般的可怕,表頭顯示平均有6.4~6.7 L/100KM(實際計算再多0.5差不多,換算=14.XX公里/公升),我哥哥與大嫂是住中和也到松山區上班(100%純市區,表頭8.1~8.3,他們兩共150公斤,實際換算應該接近12公里/公升),我測試過高速時速110~120(4個成人共約325KG,高速公路90%,平面道路10%),台中來回,表頭顯示5.7(實際計算也約是再多個0.5,換算=將近16公里/公升)。
所以應該算是經濟部的油耗值打8折差不多,展示間的業務人員也沒唬爛,他說客人說純市區約有12.XX,比我上一台車2001年的sentra 180加上我修練多年的”黃金右腳”十級,市區平均8~9還要好很多,
結論
1.當車子開一些公里後(有的說法是5000公里),會開始比較省油,我覺得應該是油耗會比較"穩定"(不會忽高忽低,我指的是真實油耗,不是表頭的,但平心而論真的會比較省一點點),我的快6000公里了,我哥的還未滿4000公里,我確定我哥的冷氣開的比我冷,他大約都24~26間,我幾乎都是25~26間,最近的一桶油,100%純上班約13.3多
2.原廠公佈的油耗數字,確實是參考用的(據說是實驗室的測試),"正常人"開在馬路上不可能有這種數據,另外表頭也是參考用,版上某品牌的油耗分享有的都在18~20之間,也沒說明是表頭的快樂表還是加油後計算的,影響油耗的條件很多,計算的方式也會影響準確度,我個人是每次加滿油後,計算跑了多少公里再除上加了多少公升,這樣都會有誤差,但是應該是比較可靠的數據了
3.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怠速開冷氣的問題,牽車後第2桶油使用中,為了買老母最愛的小吃,怠速等了約10多分鐘(老母在車上,外面32度,得罪北極熊,也不能讓老母受熱阿),那次的數據就低的可怕~~
以上
simonpchan wrote:
請教各位愛車前輩一下...(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