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謝NISSAN公司很貼心舉辦了這次,60小時創意旅行企畫試駕,很開心能入選,有機會能試駕NISSAN BIG TIIDA TURBO!報名試駕起由是因為,陪伴我六年工作,南征北討的代步車(FORD FIESTVA),即將退役養老了,在尋覓新坐駕,剛好在網路上看到新款1.6 TIIDA要上市的的消息及體驗試駕活動,剛好去年二位好朋友分別購入舊款5門-TIIDA1.8-L規(白&藍)大夥們個別,去了一趟花蓮和台東旅行,在滿載行李和4~5個乘客下,對於TIIDA的魔術大空間,和省油性和舒適度,徹底體驗了一下,因而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來預計要參加第一階段的大省油環島挑戰賽(1.6 自然進氣版),不巧因為在中部工作,時間剛好無法配合面試活動而作罷,恰巧又有第二梯次的試駕活動(1.6 TURBO版),,因此又燃起了心中的"小惡魔


至台中裕民汽車市政店取車,感謝吳經理的幫忙,很快速的取到車


新款BIG TIIDA主打-1.6NA自然進氣版(大省油),1.6TURBO版(大馬力,此次試駕的主角)

試駕版本-1.6 TURBO SV規-萊茵藍(特仕車)加裝空力套件組&日型燈,外表看起來殺氣十足,之前2013台中車展活動,發表會之展示試乘車就是這一台,經理還特別交代要好好對待它...


藍天白雲,伴隨著好心情,展開60小時試駕...GO...GO...GO...,本次試駕隨車共有3個人,我和太太跟朋友,三天兩夜試駕旅程中,我負責開第一天和第三天,第二天朋友開我則來感受一下乘坐的感受!

試駕路線安排-台中出發,走南迴公路進台東,轉玉長公路到花蓮,再沿著中橫公路&埔霧公路,回到台中,路線規劃爬坡路段40%,高速路段30%,平面路段30%,希望藉由不同的道路需求和環境,測試出BIG TIIDA的"大馬力"性能和油耗!領車里程,1020KM,電腦顯示,油耗15.1(1/100KM)油表剩一格,還車時里程-1818KM,油耗10.7(1/100KM),油表剩一格,試駕總里程-798KM,加油95無鉛,兩次(1)42.57公升(2)23.44公升,共66.01公升,全程恆溫空調全開23度-25度切換!
創意試駕路線圖


出發里程


國道1號→彰化-初步的感受(速度跟隨著踩踏油門的力道深淺,馬力即刻湧現,沒有半點停滯跟頓挫,順順的很舒服,沒有暴衝的感覺,但又有著加速的快感


彰化小弟的故鄉,交流道果菜市場旁新落成的景觀橋"洋仔厝溪彩虹橋",在此做第一站停留,順便來摸索一下科技的輔助配備,因為小弟的代步車沒傻科技配備





第一次加油-彰化-(1)42.57公升


國道1號→國道8號→國道3號(高速路段),這一段測試路段,是用來測試展現BIG TIIDA馬力&速度的最好路段,在速限許可內,我都是盡情踩踏,引擎轉速在1200轉上~1800轉下,馬力有被壓抑束賦住的感覺,悶悶的,有股氣被壓抑住,吐不出來,但只要你肯加足油門一踩,引擎轉速上至2200轉~2500轉,這顆DIG TURBO引擎 185PS馬力,24.5 KG/M的扭力,在這時就能完全的展現出它的POWER性能,你會發現周遭的車輛,一一被你拋在腦後







路過屏東吃中餐,順路拜訪好友,請他帶我們去品嚐了我朝思暮想的"里港餛飩豬腳"也讓他們體驗一下這台BIG TIIDA TURBO MAGIC!
好友男友:不錯開,馬力充足,加速順,方向盤較輕盈,內部空間大,能滿足大部分的駕駛人
好友:型較上一代好看,上一代較方正,這一代較年輕動感,空間大,後坐空間大坐三個還不會太擠
豬腳店有分店,是兄弟姊妹分出來開的,好友是在地人推薦一旁的分店(口味較適中)





屏鵝公路→南迴公路,(爬坡路段),進入了南迴,正是開始考驗這具,"1.6雙CVIC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的時候了,馬力的輸出隨著南迴的地勢高低起伏,這一代搭配的"X-RONIC CVT變速箱"升降檔速間檔位的接合還算流暢,短直線道超車的瞬間引擎加速也夠力,即踩即出轉速在2500轉~3500轉上下交錯,對於常跑山路的用車者,這台車馬力上絕對能滿足需求,但也發現了這台車的懸吊系統設定偏軟,原廠設計,前"麥花臣",後"扭力桿",設定取向為舒適避震,在1.6NA自然進氣版或許還夠用,但以TURBO版,著重大馬力&運動風格取向來講,是不夠的







大武彩虹街&大武濱海公園





原住民文化會館



第一天油耗&里程數-9.9(1/100KM),-取車時電腦顯示15.1<不知道他是怎開的,太神了>


台東濱海公園-第二天換朋友駕駛,我就剛好體驗一下他的科技輔助配備,和外型&內部空間



DGI TURBO 身分識別

車頭造型,前氣壩&進氣口

自動啟閉魚眼HID光感應式頭燈&霧燈&日型燈(特仕車加裝)-自動開啟很方便,白晝光亮度充足,搭配日型燈安全度更升級

全車FSK隔熱紙(特仕車加裝)

17吋普利司通跑車造型鋁圈-安靜不吵雜

DGI TURBO引擎-BIG TILLDA TURBO的心臟,此款車的核心,引擎室線路排列和線材包附有點亂


後行李廂空間-跟前一代比變小了,這次出遊3個人行李和裝備就顯得空間有點不足


前座主駕&副駕空間視野

方向盤-輕巧靈活好上手,但配置單調少了些操控性按鈕,少了些運動科技感和價值,因為沒有音響控制鈕&定速控制按鈕有些不便利,操控音響還要伸手不太方便,少了定速設定在筆直馬路上常常一不小心就超速了!


X-RONIC CVT 6段手自排 無段式變速箱系統-新款BIG TIIDA的兩大核心之一,也是他省油的秘密武器呦

中控台-下方有一12V電源孔&零錢小物盒,置物空間充足

SUPER MEDIA 超級多媒體影音系統-整合了包含導航.行車記錄器(SV款無),三環表,音樂,上網,撥號....等,在這次試駕中,導航圖資簡單明瞭,店家資訊小圖示很清楚方便,車〉車載式導航最怕變"圖資孤兒",原廠在圖資更新速率如能做得更攜帶式各廠一樣,在原廠的保固基礎下,這套系統CP5值個人認為不錯,只是這次試駕車款無配備倒車影像顯示,如果能加入在倒車時,後方死角的安全性就完美了!



外拉式音樂USB播放插槽-很貼心的將線路,隱藏在副手套箱肉,美觀加分,再加個AUX IN會更好(原廠
USB碟只放一首歌,3天來反覆聽同一首歌超過50次吧...哈哈


雙區獨立恆溫空調-第二天台東大艷陽,後座的老婆覺得有點熱,但我們雙區都調到23度了耶!看以後有沒可能來個後座出風口,應該是最直接方便的

前座閱讀燈&車頂燈&後照鏡-後照鏡視野較小,我是拿自己車上廣角鏡裝上

前座乘坐空間-椅子舒適柔軟好坐,不會因為陽光照射過熱不舒服,但在山區或比較激烈駕駛下,人員和乘客因為座椅包覆性沒完全,容易晃動!椅子材質較不好清理!

後座空間-這真的是BIG TIIDA獨步同級房車的大優勢之一,膝部距離座椅大概2-2.5個拳頭寬,比上一代還大,長途旅型中完全不會有一絲壓迫感不適,更能讓身體伸展放鬆,我超愛這點!




台東濱海公園


美麗灣-真的美呆了,最近因為飯店的興建吵得沸沸揚揚的








東河橋-東河衝浪者的天堂,愛吃肉包的人的最愛



















ECO節能系統-台11線/海岸公路這一段路程88分,為此次試駕中最高分

成功花海










海岸公路風情


宜灣卡片教堂


玉長公路-(爬坡路段),此段路程是朋友駕駛體驗,我從車內去感受它車體隔音和引擎的噪靜度,行駛中在車內感受蠻安靜的,跟上一代比也很明顯進步,但從車外聆聽渦輪引擎的作動聲響,就明顯較大聲,但屬於可接受的範圍



第二次加油-花蓮-(2)23.44公升


楓林步道-能欣賞整個花蓮從山脈俯瞰海岸的風情,也是欣賞夜景的好地方










吉安慶修院









吉安花海



佳興冰果室&新城照相館-一直以為他只有檸檬汁好喝,點了一份炒麵發現也超讚的"料多味美一碗滿滿"好吃,一旁的照相館是電影"盛夏的光年"拍攝場景之一





中橫公路-(爬坡路段)-由花蓮往武嶺這一段爬坡路程,BIG TIIDA TURBO馬力輸出,不論是跟車或超車馬力&檔位間變換一樣順暢,即踩即出沒有馬力不足的問題,跟之前開自己的車走過一次中橫遇到大爬坡就必需以二檔&爬坡檔切換,整個是一番不同的感受,像在開平路一樣輕鬆不費力,大馬力在此時完全的戰露無遺,一路都是打自動檔,開起來輕鬆愜意!












西寶國小-中橫公路&埔霧公路沿路上櫻花盛開,美不勝收阿




道路坍塌-邊坡有落石,清理路面耽擱了40分鐘,真是辛苦維護的工程單位和施工人員,像你們致上最高敬意



埔霧公路-(爬坡路段)由合歡山往埔里方向下滑,此段下坡路段居多,為避免剎車過熱,沿路一直下滑到埔里接國道6號,因此車為CVT無段變速箱,因此沿路下坡都改以手動降換檔,跟車下滑!




結束里程

試駕感想-3天試駕下來,對BIG TIIDA TURBO的馬力有了一番體驗,相信對一般用車大眾185PS的大馬力,絕對是足夠的!造型上這一代TIIDA更年輕化取向,圓滑動感的造型設計更加討喜,油耗也在可接受的範圍,畢竟大馬力大油耗,必需有所取捨!但懸吊系統因為舒適導向偏軟,在激烈路段或山路駕駛下,顯得較不足夠,有升級的空間!方向盤上如果能再加搭定速系統對駕駛者會更貼心便手!<第一次發文,如有不足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