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發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296396&p=40
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我以前實驗數據
我個人兩年前新車有做過類似的傻實驗
只看 高速情況 比較 因為接近車測中心條件 誤差情況比較少 但是 只考驗汽車高速油耗 非全面性
當時自己留下筆記記錄 大致條件與結論如下
tiida 1.8 4D 車輛里程數6000km~8000km 測試
空車重: 1199 kg 滿油約多 52kg = 約1251kg
國道三號: (中油加油站)
單純高速 不休息 不停車 沒遇到塞車 車況良好 不大腳油門 駕駛一名 無乘客 (82kg +/- 1 kg )
估計總重約: 1333kg
清水服務區~關西服務區 (97.2km/ 96.8km) 中油加油站 95無鉛 加滿(自動跳停 要求同一個加油槍)
avg speed: 110~120 km/hr (about 2500~2600 rpm)
ETC / air conditioning 25度 ;一段/ 晚上 20:00~21:50/ 霧燈 off /音響 音量 7
共有類似相同情況 2 次
1.
油量消耗 6.48L => 97.2/6.48=15.00 km/L
2.
油量消耗 6.54L => 96.8/6.54=14.80 km/L
另外 兩次的隔天回程
avg speed: 100~110 km/hr (about 2400~2500 rpm)
ETC / air conditioning 25度 ;一段/ 上午 09:30:00~11:00/ 不開燈/音響 音量 7
關西服務區~清水服務區 (97.1km/ 97.3km) 中油加油站 95無鉛 加滿(自動跳停 要求同一個加油槍)
1.
油量消耗 6.12L => 97.1/6.12=15.87 km/L
2.
油量消耗 6.24L => 97.3/6.24=15.59 km/L
國道一號: (台朔加油站)
泰安服務區~中壢服務區 (103.5/ 104.1km) 台朔加油站 95無鉛 加滿(自動跳停 要求同一個加油槍)
avg speed: 100~110 km/hr (about 2300~2400 rpm)
ETC / air conditioning 25度 ;一段/ 晚上 20:00~21:50/ 霧燈 off /音響 音量 7
共有類似相同情況 2 次
1.
油量消耗 7.11L => 103.5/7.11=14.56 km/L
2.
油量消耗 7.03L => 104.1/7.03=14.81 km/L
另外 兩次的隔天回程
avg speed: 95~105 km/hr (about 2200~2300 rpm)
ETC / air conditioning 25度 ;一段/ 上午 09:30:00~11:00/ 不開燈/音響 音量 7
中壢服務區~泰安服務區 (102.7 / 103.4km) 台朔加油站 95無鉛 加滿(自動跳停 要求同一個加油槍)
1.
油量消耗 6.67L => 102.7/6.67=15.40 km/L
2.
油量消耗 6.63L => 103.4/6.68=15.47km/L
上述情況 都是 我自己的刻意控制實驗條件下結果數據
發現 差異不大 不像 樓主 比較差異兩者有那麼大
比較結論式 引擎轉速跟負荷與駕駛習慣 遠比 兩者 油品品質來的重要
引擎轉速跟負荷 一旦 降低 油耗情況馬上 變好 差異來比較大
當時自己為了驗證 到底駕駛情況 因素影響了多少 又做一次 隨個人駕駛習慣 比對後 得出下列數據
(就是說想看大腳油門跟 出收費站後 急加速 情況下差多少)
國道三號: (中油加油站)
單純高速 不休息 不停車 沒遇到塞車 車況良好 大腳油門 小飆一下
駕駛一名 無乘客 (82kg +/- 1 kg )
估計總重約: 1333kg
清水服務區~關西服務區 (97.9km/ 97.8km) 中油加油站 95無鉛 加滿(自動跳停 要求同一個加油槍)
avg speed: 120~160 km/hr (about 2600~3700 rpm)
ETC / air conditioning 25~21度 ;二段/ 晚上 21:00~21:50/ 霧燈 on/音響 音量 8~10
共有類似相同情況 2 次
1.
油量消耗 8.78L => 97.9/8.78=11.15 km/L
2.
油量消耗 8.91L => 97.8/8.91=10.98 km/L
國道一號 因為 條子太多 無法以類似條件測試 所以不行
我個人結論是 開燈 就會有差 加霧燈會差更多 引擎轉速與 空調 也會形成差異表現
至於 台朔與中油 差異我自己看來是不大
Johnston wrote:
至於 台朔與中油 差異我自己看來是不大
我雖然不是nissan,我是加全國的台塑98 vs.中油直營98
我的台塑平均還比中油直營多跑3%里程.....但是3%應該算是誤差範圍
所以我認同你說的差異不大...
加什麼油自己爽就好了....我是覺得台塑加速比較爽,我現在都加台塑啦

springfo888 wrote:
因為台塑和中油的98...(恕刪)
不知大大的消息來源為何??
以下是台塑石油官網的產品簡介:
汽油
汽油主要提供推動車輛等機械之動力燃料,本公司汽油的主要摻配成分為--裂解汽油、烷化汽油、含氧汽油等,其特點如下:
1.具有高辛烷值外,更具有極小之辛烷值敏感度,使車輛無論在高速或在低速行駛,皆能得到極佳之抗爆震性。
2.揮發度佳可完全氣化,與空氣充分混合,燃燒較完全,廢氣排放污染較低,同時可降低耗油量。
3.汽油分佈性良好,冷車起動會較容易。
4.芳香烴成份低可避免引擎燃燒室積污發生。
5.致癌芳香烴成份低,可避免空氣污染發生。
6.具有加速性佳、動力性迅速及引擎運轉平穩等特性。
7.95年8月、10月兩套汽油加氫脫硫單元分別完工後,汽油硫含量可降至 50 / 10 ppm,符合民國96年起國內汽油規範。
產品規格:
◆ 92無鉛汽油
◆ 95無鉛汽油
◆ 98無鉛汽油
物質安全資料表:
◆ 92無鉛汽油
◆ 95無鉛汽油
◆ 98無鉛汽油
top
柴油(Diesel )
柴油主要提供推動車輛等機械之動力燃料用及動力發電機發電用,本公司柴油的特性如下:
1.十六烷值(Cetane Number)約在50~55之間:代表本柴油之著火性極佳,自動著火點低,著火延遲時間短,燃燒最為平順,發生震爆情形最低。
2.黏度適中潤滑性:噴油嘴噴出之油霧體積適中,燃燒最為完全,可避免產生濃煙現象;同時可對噴油系統提供極佳之潤滑效果,避免噴油系統之機件發生磨損現象,延長噴油泵之使用壽命。
3.流動點低:對車輛引擎之冷車起動及管線泵送入引擎效率極佳,油嘴噴油特性有相當圓滿之效應。
4.殘碳量低:可避免引擎燃燒室內發生積碳現象,造成噴油孔阻塞及排氣管冒煙。
5.揮發度、氣化程度佳:燃燒最為完全,可避免產生濃煙現象。
6.含硫份低:含量在10ppm以下,可避免產生高腐蝕性的硫酸類物質,腐蝕機件表面。
產品規格:
◆ 環保柴油規範
物質安全資料表:
◆ 環保柴油
液化石油氣(Liquefied Petroleum Gas)
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包括丙烷、丁烷、或兩者之混合物,在常溫常壓下雖為氣體,但加壓後即可液化成液體,在鋼瓶中儲存之液化氣均為在高壓下壓縮而成之液體,液化石油氣之來源有二,一為由天然氣中分離製造者,另一為由煉油廠中煉製產生之副產品,主要作為家庭燃料及工業用燃料。本公司所生產之LPG成分如下:
LPG=50%丙烷(C3)+50%丁烷(C4)
國內液化石油氣市場自88年開放, 計有本公司、台灣中油、李長榮及民興等四家公司進口或自產液化石油氣供應國內,其中本公司與台灣中油均有能力進口冷凍丙丁烷(液態),可氣化後混合自產石油氣銷售 ,其他業者則係視國際價格行情,不定期進口高壓氣銷售 。
航空燃油(Jet Fuel) /煤油(Kerosene)
航空燃油係提供飛機等之動力燃料用,而煤油主要提供加熱用燃料、工業及發電用燃料, 國內大小機場共計19座,但主要人貨運輸仍集中於中正、小港及松山等三座機場,本公司目前於前述三座主要機場均提供 供油服務 。
燃料油(Fuel Oil)
主要用於工商業、發電及航運等用途,國內市場可去化本公司煉油廠的產量 。
輕油(Naphtha)又稱石油腦
主要作為輕油裂解廠及芳香烴工廠之原料,以產製下游石化工業所需之乙烯、丙烯、芳香烴等原料。
相較於輕油作為麥寮輕油裂解廠(Naphtha Cracking Plant)的主要原料投入,其它油品大多只能視為煉油廠的副產品,可見輕油在煉油廠產品中的重要性。
當初本公司決定投資興建煉油廠也是基於整個化學工業的垂直整合,以自行生產輕油達到節省裂解廠入料成本的目的。
乙烯(Ethylene)
化學式為C2H4,為石油化學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是衡量石化工業規模的重要指標。
為產製:聚乙烯、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乙二醇等塑膠原料、人造纖維及其他石化品之主要原料。
丙烯(Propylene)
化學式為C3H6,亦為石油化學領域極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
為製造:聚丙烯、丙烯酸酯、環氧氯丙烷、異辛醇等塑膠原料及聚丙烯等人造纖維或其他石化品之主要原料。
丁二烯(1,3 Butadiene)
為製造:ABS等工程塑膠、聚丁二烯合成橡膠、耐隆66及1,4丁二醇等之主要原料。
丁二烯萃餘油
主要成份包括1-丁烯、2-丁烯、異丁烯及丁烷混合物,提供石化下游生產 MTBE及1-丁烯。
硫磺(Sulfur)
硫磺為煉油廠脫硫設備的副產品,為無機化學原料之母—硫酸的主要原料,硫酸的用途頗為廣泛,可作為肥料、漂白或電子材料洗滌之用,本公司煉油廠由於脫硫設備較先進,所以硫磺產量較高 。
柏油(Asphalt)
柏油是原油蒸餾塔所剩的塔底油,主要用於鋪路、屋頂與防水之用。
稀乙烯(Dilute Ethylene)
生產乙基苯之原料 。
硫酸(Sulfuric Acid)
用途頗為廣泛,可作為肥料、漂白或電子材料洗滌及調節水質之酸鹼值用 。
潤滑油(Engine Oil)
本公司與日本第一品牌的出光石油公司,進行共同合作與策略聯盟,希望藉由出光公司領先的技術配方與製造能力,協助台塑生產符合世界品質規範的潤滑油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