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點是,
1,每個人買的價錢都不透明不統一,而且差距從1萬到數萬。
這點讓我很不高興,其實我也不喜歡上網問單,問那裡有業代。
只是誰叫你們業界要這樣玩,見人報價擺明吃老實人,
要麻就統一價錢,或縮短價差不超過1萬元。
2,入社會第一台新車到現在,交車之後業代還真的沒碰過第二次面,
續保也是電話傳真,現在更方便用line,保養也是自己回原廠。
其實續保我自上網就可以了,給業代是讓他不無小補,反正他只要收mail報件。
以上,我還真不知道業代想多賺錢是要憑什麼服務?
說實在,在中華電信辦隻手機,在百貨公司買個鞋,
有時候用到的服務都比汽車業代多。
價錢被殺見骨是因為業界自己不統一價錢,誰想當白痴被宰?
加上有業代自己想衝量賺台數獎金,自己扯自己人後腿。
一點想法,你參考參考。
Nissan汽車業代 wrote:
各位好小弟我是NIS...(恕刪)
業代生涯二年半等於有30個月,平均每月賣6~7台車,等於在N牌至少賣了超過180台車,這如不算是超級業代,一定也是頂尖業代了....現在至少是課長級的吧…...
賣車沒接網路所謂神單能持續這麼厲害一個月賣有6~7台車,老實說所有業代都要拜他為師了...汽車公司應該也會聘任為專業銷售講師才對......
應該沒必要浪費花時間在網上討論網路單賺不到錢的理論了...
因為頂尖業代月賣平均6~7台車,至今30個月,一定真的非常厲害才對...
所有業代都是在這樣的產業打滾啊
個人唯一的經歷, 可能我比較衰
我爸德訂保時捷2013的凱彥..
業代年紀頗輕 大概25~30
配單真的是亂給一通, 騙我爸不懂這些科技配備...(我今年夏天才看到單)
我那時也才剛上大學, 車都不會開根本也不懂
該交代的東西只要拿紙筆記下來的也能忘
連錢都沒關係的...
好比說 要把代理貼紙撕掉, 因為我爸嫌醜
交車的時候, 我爸很興奮地帶我一起去
結果沒撕!! 已經把跟業代買的5萬元隔熱紙貼上去囉...
老爸看在我們妻小在旁邊
決定就算啦!
最後業代也是今年離職
我爸跟我說他絕對不會再回去那間
剩下所有其他服務, 他自己找比較放心
最後還是服務品質取勝吧..
連不在乎價格的客人都可以流失的業代都存在
這真的無解啊, 你要慶幸有這種產業風氣
不然你跟我遇到這種低端的差別在哪?
穆穆 wrote:
當初買車也是沒殺到...(恕刪)
沒有錯。就是這樣,所以賣車的人才會被大家看低,或是說見不得他們賺大錢的樣子。重點不是他們賺了大錢,是他們"怎樣"賺到那些錢,以及賺了那些錢後是否還是正直地做事。
我也和你一樣有過類似的經驗,所以我也是能壓就壓,壓不了無所謂。那就拿其他的福利。都不敢那我就換一家看。都不好那我就換一州看。
我買車兩次都是去隔壁州買,因為隔壁州不像我住的這一州一樣誇張地收費用。台灣不知道是全國統一的稅物價,還是說有分居住的地方而有不一樣的私人財產稅額度。美國因為是以住的州來算私人財產稅,所以買車不必在自己州買,只要選到最合理和最低價的就好,哪裡都可以買車。你可以住在東邊跑去西邊買車也沒問題,只要價格你滿意就好。
Nissan汽車業代 wrote:
各位好小弟我是NISSAN...(恕刪)
別把自己講的委屈
如同各位大大強調的一句話 賠錢生意沒人做
先捫心自問 您對消費者坦白嗎?
N牌業務賣車模式我聊若指掌
台數.配件績效.保險績效.台數壘跳(獎金更多)
基本都對客人先洗個雙套餐
目前智能板業代價2萬(對客人開價3-4萬)
主打影音系統 DA影音(對客人5萬)其實不到2萬
然後直接灌在車價裡就成了所謂的精裝車
配件沒洗到一定金額業務會被扣錢
保險未保到全險扣錢
我很常看到業務來交車中心自帶配件請技師裝或著把車開出去裝完配件再開回來
需要我PO出套餐內部通路實際金額跟車子基本獎金.配件獎金.搶訂紅包...等等嗎?
一PO出去應該買N牌的消費者會抓狂了
小弟我受益良多
很多人問到說買完車業務可以提供甚麼服務
這真的很難去解釋
首先會這樣問的人
要嘛業務沒在服務
要嘛蠻獨立的 甚麼事都自己處理
"業務沒在服務"這點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業務真的太爛
另一種就是 "我賣你車都虧錢了 還服務你幹嘛?"的心態 (虧錢的事情下面會再說明)
服務的範圍其實每個人界定的都不同
有些人認為定期關心 噓寒問暖 等等就叫服務
有些人認為保養通知 續保通知 牽送車叫服務
有些人認為這些都不叫服務 所以不需要服務
我突然想到
我有個同事的客人就是踩著「我不需要服務 把你的西底給我」
為了成交也是遍體麟傷
交車後客人有操作上的問題想問業代 業代指回了他"你不是不需要服務?"
客人超生氣就跑去客訴了XD
分享這個小故事也不是贊同那位業代的做法
只是想表示"服務"這兩個字太難定義了
------------------------------------------------------------------------
再來談到虧錢的問題
每個人一定都會說
"虧錢為什麼要賣?"
"唉唷!少年仔!賺少一點啦!"
"你沒虧啦!只是少賺而已!"
我在沒有進入車業之前 真的跟你們想的一樣 所以我能理解
但各位版友知道嗎
一般車種非特殊規格車子的"新車空車折價"只有三萬多~五萬多 (看車型)
動不動就空車折八萬 十萬 或是打九折的很多都是包裝出來的
用甚麼包裝 就是經銷商的特仕版 精裝版 影音版
至於怎麼包裝就不多贅述 相信各位版友研究得都很透徹
不信下次有問到空車折價像我上面說的那種
直接跟那位業代下訂了 然後他要招攬任何汽車用品 貸款 保險 都說自己做
我不信這樣他會賣你們
空車折成這樣能賣 不是靠後面汽車用品 保險 貸款來灌水上來 就是真的做慈善事業虧錢賣車
所以各位真的別傻了
回到正題"虧錢賣車"
虧錢為什麼要賣?
業績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啊 有時候也很不得已
業績難看 主管照三餐定爆你
而且從小學教育就開始了的"成績" "排名"
這讓人無形中想分出高低 (互相競爭是會進步沒錯啦 但是拓海 你要贏的是你自己啊~~~)
此時業代A就想說 "那賺少一點好了"
這個價格就被傳開後 台灣人不服輸的天性又再次被激發 為什麼他可以買到比我便宜一點的價格
於是比價開始
之後業代B想 "恩..那我再賺少一點好了"
業代C "那我不賺錢 做業績就好!!!"
業代D "虧一點錢買業績好像還能接受的樣子"
雪球越滾越大
當然業代又不是白癡 簽虧錢單後一定要把傷害降到最低啊
副廠用品 保險灌水這些就開始了
這些都是我身旁看到的實例
我是不曾做過啦 我不賣虧錢車的
------------------------------------------------------------------------
看到某樓的回文說業務員是多餘的 直接網路下單就好
真的超級問號
那超商也都不用請人了 直接網路下單吧
加油站也是 全部改自助加油吧
餐廳 郵局 銀行 全部都自動化
反正我網路上資料填一填 就全部都好了
真是個完美世界
偉大的思想家 希望您的構想可以成功
內文搜尋

X